逍遥谈--色戒,乱世下挣扎的生命!
<P>http://images.blogcn.com/2007/9/7/10/jingao47,20070907223926571.jpg
战争年代,生命会如何毁灭呢?战斗,是的,一块指头大的金属片就足够射杀一个生灵;饥荒,当然,在一个连泥土都会用来充饥的年代,它的杀伤力丝毫不亚于武器;还有屠杀,南京大屠杀馆壁上的6位数字永远向我们昭示着它的血腥。而今天的色戒又展示了战争中生命的另一条毁灭之路―――人性的觉醒! </P>
<P>
王佳芝,一个岭南大学的大一女生,一个心中充满朴素民族救亡意识的女孩,她会因为抗日话剧的成功与同学们高唱“毕业歌”,也会迫于基本的生存去学校接受日本教育。在她心中,救亡的命题让她热血沸腾,但远走英伦,逃离现实的残酷也让她无法割舍。然而同学们抗日锄奸的热情与民族救亡的时代背景最终让她决定为革命献身,以“美人计”谋杀汪伪政府特务头子,而在离成功一步之遥时,因为爱情的萌动,让目标逃出生天,最后自己被捕身死;易先生,一个侵略者扶持下的傀儡政府特务头子,一个始终生活在黑暗中又始终畏惧黑暗的男人,他渴望信任,但却无法信任任何人,这令他感到绝望般的孤独。后来,他发现了王佳芝,一个可以寄托信任的女人。从最初的发泄对象,到后来的精神归宿,易先生逐渐爱上了她,一个冷血的特务头子在一个敌人的间谍身上找回了自己的存在,但当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圈套时,他亲手批准了王佳芝的死刑,同时也泯灭了自己躯壳中最后一丝人性之光,重归黑暗。他,还活着,但也已经死了。
http://photocdn.sohu.com/20070905/Img251972545.jpg
相对于原著的短短两万字,李安将故事扩展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叙事架构,并通过这一架构,在原著中张爱玲对于敌我斗争下人性彷徨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探讨战争对于人性的抹杀这一主题。本是敌我的两个人,为了毁灭对方走到一起,最终却又都因为自己内心深处人性的觉醒而双双自我毁灭,这是战争造就的悲剧,更是人类自己的悲哀。
《色戒》从威尼斯现身至今,争议不绝。首先是李安大胆的通过性爱场面反映影片人物内心情感的处理手法,异议之士大都指责李安此举颇有利用情色噱头进行商业炒作之嫌,由于内地版将影片的“关键”片断一剪而光,传说中的神秘七分钟到底对影片整体叙事有多大的影响,还是更多的卖弄情色,无法而知。但是就观影效果来看,第一段性爱场景应该是王佳芝尚在香港时,为了靠近易先生而被迫积攒性经验,与刺杀小组的同学所为;第二三段则是她到上海继续试图接近易先生时发生的。这三场戏中,后两场对于展现易先生内心世界和二人关系的状态变化有较大意义,这在内地版中由于叙事缺失,对于易先生这个人物的塑造有不小影响,对后来二人关系的微妙变化也让人感觉铺垫不足。但终究属于臆测,暂且按下不论。其次,较大的争议集中在李安处理敌我关系不明这一问题上。异议者多指责该片对革命志士与汪伪汉奸感情的去政治化处理有失立场,就像当年人们指责张爱玲与汉奸胡兰成的感情问题一样。关于这一点,个人看法,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特定的意识形态话语情境中去评判一部艺术作品,习惯了艺术或者说叙事的二元价值判断,故事中的人物不是坏人就是好人,上演的永远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似乎这样才能彰显立场,才是正确的政治态度。而往往我们却又都忽略了对最本质的人之所以为人这一主题的关注。其实一个故事并不只有一个叙事角度可供观照,我们可以从政治社会角度审视历史,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发展规律;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纯净的人性角度品读历史,以一种普世的人文价值来审视我们过往的足迹,以超越民族国家的视角去关爱人本身的发展与感受。
http://img.67.com/picdb/2007/10/9/d099a108-cea3-4991-9d36-5d10779f17c5_4.jpg
色戒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它力图以一种全新的人文视角来展现那个民族战争年代中,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这里面不讨论对错黑白,只关乎个体命运。易先生在我们眼里纵然是十恶不赦的汉奸国贼,但这并不能抹杀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是人他就会有情感,就会感受情感带给他的温暖,就像他在日本饭店听到王佳芝一曲“天涯歌女”而感动落泪一般,那情感的流露是真实的,也是令人动容的。王佳芝因为对易先生朦胧的爱放走了他,虽然是纵敌叛国,但是从人的角度来看,难道这不也正彰显了爱的伟大的吗?因为爱,不顾自己的生死而保全对方,只不过这个保全的对象是易先生,一个卖国求荣的汉奸。所以,在影片已经撇开政治评判讲故事的情况下,一味的上纲上线未免显得矫情了。换个角度来说,李安以一种普世价值来叙述一个发生在中国抗日时期的间谍故事,即以一种更广泛更容易接受的角度让全世界的人们来关注那个中华民族深处危亡的时代,这对于提高世界看待战争带给中国无穷苦难的认识难道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吗?
在人物方面,汤唯确实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作为一个初登荧幕的新人,能如此准确把握王佳芝这个心灵始终属于矛盾状态下的人物,确实非常难得。其中在王佳芝电话得知易太太要离开香港返回上海的那场戏中,由于剧情设定是王佳芝接听易太太的电话,这其实就意味着汤唯在这一幕中是一个人演两个人的戏,既要流露王佳芝的惊讶,又要将易太太电话那头的匆忙与不容置疑加以表现,难度很大,但是汤唯的演绎却显得收放自如,游刃有余,令人赞叹。梁朝伟饰演的易先生,在全片中虽贵为主角,但由于特定的身份,台词不多,更多的需要眼神与表情来传达人物感情,李安为了表现易先生的内心世界,更是运用色彩的变换来加以诠释――前期易先生身处的环境与色调都是冷色调,非夜即雨,凸显人物内心的黑暗阴郁,到了后来与王佳芝心生感触,色调逐渐明朗,珠宝店二人镶钻戒一段,更是全片色彩最温暖的片断,但当王佳芝身份曝光后,易先生又重归黑暗,尤其是影片结尾,易先生呆在王佳芝生前房间中,全屋一片黑暗,只因房门打开,走廊的灯光照进一隅,易先生深处这黑暗中唯一的光明下,深思良久,最后离开这一片光亮重归黑暗,意味深长。但由于情爱戏的裁减,易先生的人物形象失去一个重要的叙事支撑,总体来看,不如王佳芝一角丰满,当然,这只是就内地剪辑版而言。王力宏扮演的邝裕民,设置较单薄,影片对其与王佳芝间的爱情着墨不多,总体给人印象一般,王力宏的表演中规中矩,还算正常。
最后还是想谈一谈电影分级。记得去年看黄金甲时,面对银幕上的波涛汹涌,看着身边翘首顾盼的小学生,心中甚是复杂。小小年纪,连孰是孰非的价值判断尚且拿捏不准,就要面对无数半裸女人和宫廷厮杀的视觉轰炸,真不知对他们的心灵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记得小时候,稍有限制级的情节设置,“少儿不宜”的免看牌就会高高挂起,然而时至今日,面对越穿越少的电影演员,小孩子却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赦免,捧着薯片,喝着可乐,悠闲的嬉笑于电影的视觉刺激。但讽刺的是,与对未成年人的开明相反,对成年人,相关部门却似乎深怕有损诸君身心健康、立场坚定,对敏感镜头决不姑息,毫不手软,轻则剪刀伺候,重则封条打理。管你想不想看,愿不愿看,反正“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先拿剪刀来。”一边用成年人的心理标准放纵未成年人,一边用未成年人的管理标准来限制成年人,好好的一部艺术作品被剪的七零八落,一地鸡毛。最后电影没人看了,市场萎缩了,盗版横行了,召集一批专家指责观众缺少观影热情,没有民族保护意识。观众们花了包子价买来的却是馒头,你还真当观众是二啊!为什么管理部门自己的不作为与职能缺失要观众来埋单?这样蛮横的替无数观众做决定的一刀切什么时候才能放下“屠刀”?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对制作者艺术构想的野蛮阉割?一个简单的分级,既保全了电影的艺术完整,又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利,难道就真的那么难吗?!
http://ent.shangdu.com/11201/2007/07/24/images/11202_20070724_863.jpg
逍遥十一月七日忽悠于湘潭</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5:33:20编辑过]
好帖坐个沙发慢慢看...............想沙发坐得稳,看完再来顶一顶....
剪与不剪都会遭人诟病,,,我还是支持剪的,,,毕竟不剪的还存在,,想看不剪和能看不剪的人总能找得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9:44:39编辑过]
<P>那个时候的女人,审美观太封建了</P> 嗯,看完评论再去看电影。。。 看完电影再看评论....听说不错..有戏 <P>人都是这样的~~~~~~~~~~~~~~~~~~~~~~~~~~~~~~~~~~~~~~~~~~~~~~~~~~</P><P>我们不也是么</P><P>电影也只是集中体现而已</P> <P>他们都说,汤唯的LU头是黑的</P><P>我啊,还是相信群众</P> LU头?????????? <P>先看电影,再看评论。</P><P>哪里有完整版的下载?</P> <B>以下是引用<I>蓝黑我的生命</I>在2007-11-7 10:27:05的发言:</B>
<P>他们都说,汤唯的LU头是黑的</P>
<P>我啊,还是相信群众</P>
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