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ent14 发表于 2009-5-2 22:30:28

我眼中的《南京!南京!》

决定看之前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去面对血淋淋的历史和惨痛,但是走出影院的时候依然觉得无比沉重,因为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力图将自己置身于1937年12月的南京中去,去思考在那种环境下的自己应该如何选择生命的尊严。但遗憾的是,我在影片中看到的大多数同胞在面对日本人的枪口时更多的是麻木和绝望。我当时一直在想,自己身处那样的时空又会怎样?是绝望地死亡还是挣扎地抵抗呢?尽管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我只知道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铭记这段历史,铭记无辜死去的30多万同胞。     
     回到影片本身,我个人觉得还是同类题材中难得的震撼人心的佳作。影片没有用狭隘的民族观来斥责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兽行径,而是尽量通过客观冷静的视角来还原历史、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去判断。但是我的民族感情又会在这段血淋淋的历史前激发出来——日本人选择大规模屠杀的方式之多样也是让我触目惊心的。当然,这样的视角又会让我们觉得情感得不到彻底的宣泄,看完之后的压抑在所难免。但我认为这段历史的压抑感才是给后人的价值,这样才会让我们牢记的更加刻骨铭心。
    关于人物设置,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要完全展现不同身份、不同背景下众多人物的命运、刻画其性格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导演在这点上不能算很成功,但还是有个别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小豆子、比如角川。关于角川最后选择自杀的情节,会有情绪激烈的观众认为这是在美化日本侵略者。但是请不要忘记他死之前说过活着比死去更难,说明身处这样的人间地狱之中,人性的天平早已失衡,对于天皇的信仰的忠贞和血流成河的现实所形成的巨大冲突早已让他的心灵趋近崩溃。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导演用日本人的视角来表现这场屠杀的恐怖性,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日本人对这场战争的反思。不过遗憾的是,这种反思是不能由导演来代替的,而且这样的反思在现实的日本社会中太稀缺了。
    关于角川还要多说一句,作为影片中日军的主要人物,其中还穿插了他的情感经历,作者试图以此来表现在严苛的战争环境下爱情对于一个情感细腻、丰富的个体(确切地说是在野兽和人之间徘徊的动物)的重要性,这样的视角是相当新颖而独特的,但在我看来却稍显荒诞,尤其是当他爱上一个慰安妇时,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压抑情感的释放。但是从整个这个人物的刻画来看,他是众多日军禽兽中少数良知尚未泯灭的“人”,其表现的种种行为决定了他最后的结局。这一人物的设置无论是出于平衡市场的需求出发,还是从另一种角度反思战争也罢,我觉得并未影响本片的主题——冷静的回顾历史。
     总体来看,我觉得本片让我在重新解读历史、不忘国耻的同时,能够在走出影院时唤起更多关于人性的思考,就此来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也是一次很宝贵的情感体验。

mafengxiang 发表于 2009-5-3 00:14:00

本来不想看的,听楼主这么说还得看看去!

流水落花 发表于 2009-5-4 11:14:55

什么片子,第一次听说

蓝黑我的生命 发表于 2009-5-4 11:55:21

说实话,看这片子,我内心被 角川君 带动了,很沉重,唉

帮姜老师杀掉她自己,最后放走小豆子、老赵他们,自杀……

[ 本帖最后由 蓝黑我的生命 于 2009-5-4 11:57 编辑 ]

gbwinter 发表于 2009-5-4 13:04:34

原帖由 蓝黑我的生命 于 2009-5-4 11:55 发表 http://bbs.inter.net.cn/images/common/back.gif
说实话,看这片子,我内心被 角川君 带动了,很沉重,唉

帮姜老师杀掉她自己,最后放走小豆子、老赵他们,自杀……
我不认为当年鬼子军中有这样的人。

我喜欢inter 发表于 2009-5-4 13:27:30

有时间的话得去看看~~~~~

smile2005 发表于 2009-5-4 14:01:48

同类题材中?
是指《辛德勒名单》,还是《《屠城血证》?
导演陆川自己说了:《南京》比《集结号》的战争场面还要多,希望“越多人来看越好,这片就是部商业片”。
基于1937年的南京,现行的政治TIZHI下中国人是无法用电影等艺术载体表现出来的
太多的政治考量因素,陆大导演也是有心无力,所以这只能是2009年的商业片,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1937年南京。

aicbgyihai 发表于 2009-5-4 14:28:58

我看完之后一直在想,随处都是人,但是人性却不是随处都存在的

流水落花 发表于 2009-5-4 15:44:19

原帖由 gbwinter 于 2009-5-4 13:04 发表 http://bbs.inter.net.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认为当年鬼子军中有这样的人。

SM的目标就做那样的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眼中的《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