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huan
发表于 2005-11-10 12:46:52
<P>我以前先是被别人打,后来我打别人象是在报复,一般要进医院</P>
chenhan0323
发表于 2005-11-10 12:47:30
呵呵!好久没有打架了啊!老了没有激情了!小时候整天和小伙伴打架!还真怀念啊!
一把菜刀
发表于 2005-11-10 12:48:59
<P>
第八手 偷袭(二)
偷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到某一种地形,某一种时机,就会有相应的最有效的方法。这里介绍一种当乙在前面行走时甲方采取的偷袭方法。
乙在行走时或静立不动时,是完全不相同的两种形态。静止时乙容易发现甲方,主要从声音、光线或其它感觉上判断。而在行走时由于其本身发出声响又有移动距离,不容易发觉甲方。
当乙静立时甲方容易进攻得手,因为乙形态固定不变。当乙行走时甲方不易在距离上、目标上达到精确程度,特别是攻击乙双脚时,更不易掌握准确。
甲如何准确地击中乙行走中的双脚?
我们知道,人的行走是两脚交替向前迈进的;一脚落地,另一脚提起向前迈步……这时,如果甲方迅捷攻乙的前脚,往往很奏效。
①敌人在前行走,我(甲)方悄然跟上,寻找最佳进攻时机。
②甲方突然发动进攻,垫左脚,出右脚狠踹敌人的右膝弯,力量要重而且突然性强,作用力延长到地面。
这样,甲方的踹腿可使敌人膝盖跪地,轻者全腿无力,重者膝盖破裂。
③踹腿同时,甲方右手大小臂折成90°角,打出右平勾拳动作,但发力点是不是拳面而是右小臂,用右小臂向我左后方猛然回勾敌人头面部。
上下交攻,使敌后仰倒地。
④敌虽已倒地,甲仍需毫不留情,用右膝狠跪乙之腹部,再次重击敌人。
⑤动作不停,甲再起右脚猛烈下蹬敌心窝。
以上一个动作节奏要连贯,速度要快,一秒钟内完成。力量要重,达到击毙敌人的目的。
</P>
一把菜刀
发表于 2005-11-10 12:49:41
第九手 偷袭(三)
偷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再介绍一招,用抱双腿毙敌的方法。
“抱双腿”这个技击动作,本身并不具备特别的杀伤力,而具有摔倒敌人使其失去平衡,失去格斗优势的特点,因此很受公平竞赛赛场上的青睐。
在武术界,被动倒地总是一件不很光彩的事,所以倒地与否成了双方谁胜谁负的依据。
但是在实战中,被动倒地不过是处于劣势的一种状态,并不意味着倒地者已经告输,或者已经毫无反抗之力,站立者也不会因对方倒地而拍手庆贺,停止进攻。双方优劣之势可能瞬息互变,倒地者也许立即反败为胜,而站立者也许因一时疏忽而败北。
因此,在江湖打斗中,双方充满杀气,如果甲方致乙方倒地后,会毫不停留、毫不犹豫地实施连攻,必须处于劣势的乙方一直重击到无反抗之力为止!
在江湖上看来,摔倒对方是一种手段,制服对方才是目的。故江湖打斗中绝不会在格斗时因摔倒对方而沾沾自喜地收手。
①乙方无论静立或向前行,甲方都可用此招。
②甲方悄悄接近敌人,毫无声息。到位后,甲双手向前环抱,抱的高度与敌两大腿同平,用这个高度去环抱,甲方绝不至于失手抱空。
③上动不述,甲方双手沿敌两腿下滑滑到膝盖以下胫骨处,即向上向后提拉,同时,用右肩或左肩向前猛力顶击乙方臀部或腰部。乙上下反向受击,必定向前仆倒。
④将乙摔倒是手段不是目的,现在乙前仆倒地,处于劣势,甲绝不可放松,为达目的应紧紧追击。甲随即提起左脚向前迈一大步,将身体重心移到迈出去的左脚上,把全身的重量绩注在这只脚上,向下猛踩乙方的后脑或后颈。这一脚踩下去,乙一定再也不能动弹了。
动作就这么简单,实际运用时,这一招绝不需要一秒钟时间,就可将敌制服。
一把菜刀
发表于 2005-11-10 12:50:18
第十手 脑后一棍(一)
少林武僧特别喜欢用长棍击敌。长棍在群斗时易于发挥其威力,有“棍扫一大片”之说。在南方,长棍(指齐眉棍)并不崇尚“扫一大片”,而主张以枪法作棍法,以戳、刺、盖、挑等玲珑小巧的动作来击敌。这种打法大约是因为南方多弄堂小巷的缘故,所以称“弄堂棍”。
长棍都有“过老”之嫌。怕的是近身搏斗,双方一旦近身,长棍不但无法施展,更有碍于拳脚威力的发挥。在江湖打斗中,长棍的携带多少有些不便,而带短棍则简便易行,无论追击,还是逃跑都极为方便。所以,短棍的打法便渐渐被纳入江湖打斗技法之中。
不要轻看这小小的一根短棍,实践证明,它的威力非同小可。在大规模的江湖斗殴中,尺刀(西瓜刀)比匕首威力大,而短棍的杀伤力比尺刀还大。因为匕首短小,不易近身,且刺杀时我对着敌人胸腹。尺刀虽长,但分量偏轻,力点停留在浅表,曾有身中上百刀而未倒地,依然奋力拚搏之例。短棍多击打头部,分量又重,一旦击中,多数倒地不能再战,确有不少一棍而毙的例子。
短棍的握法是“留一手”,即,右手不是握在棍尾,而是握在离棍尾一握的地方(即空一手掌的距离),留一手至棍尾就可以了。这种握法,即能使打出去的棍沉重有力,也能使棍法迅速变化,优点较多。
“脑后一棍”就是根据短棍“一击而毙”的杀伤威力,对人体后脑进行猛烈击打的招式。招式简而又简,只有一击,但这一击却有巨大威力!所以在江湖打斗中,常施短棍偷袭的,就用这一招。这一招的成功率很高,有不少人在这一招的偷袭中倒下。
招式虽只一击,但具体运用也得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变化,这里介绍的是在小巷转角中偷袭的例子:
①甲方躲在小巷的转角处。躲藏的时候,将身微下蹲,缩紧身体,背*墙壁。身体微微下蹲不易被敌人发觉,因为人的视线总有水平而视的习惯,另外也是为了便于行动。在躲藏时不要因为紧张发出声音,也不要因大意而将衣物暴露在外,而遭对方猛击。
②偷袭时双脚不要踩在滑动的石块上,以免突然失控滑倒跌地,不能击中对方。双脚保持起动前状态,有猛然跳起的架势。这样,便于突然发动攻击。
③右手握棍,不能过于紧张,棍可放于右肩上方,不要将棍远远伸出,以免被对方及时发觉而先发制人,夺走短棍。注意力要集中,要有突然出击的意念。右手握短棍左手护在胸前。
④以上是一个外静内动“狸猫捕鼠”前的准备姿势,此动作做得好者,能在极短时间内发出极强的爆发力,身棍合一,一触而发。
⑤以待敌姿势待机。听到脚步声,待敌渐近时,绝不动弹,唯深长细吸气一口,准备突袭。
⑥就在乙刚过转角的一瞬间,甲飞身而起,扑出,在空中,将棍猛然挥出,狠击对方后脑或后颈。
⑦乙方受击,一定立刻倒地。运用此招,非死即残,人命关天,非敌莫使!
chenhan0323
发表于 2005-11-10 12:50:49
还有,真厉害,。打架也是一门艺术的说!
一把菜刀
发表于 2005-11-10 12:51:04
第十一手 脑后一棍(二)
“脑后一棍”是指打斗双方,一方持棍对另一方后脑要害部位猛然一击的棍法。此棍法并非一定要从其背后猛击后脑,在特殊情况下,从正面用棍也可击打对方的后脑。
从防护系统来说,人的身体动作姿势可分为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两类。正常状态指的是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所保有的姿势,如散打中的预备式。非正常状态指人体在被动状况下露出不应有的破绽并无法弥补,无法保护自己的姿势。这种姿势常见于打斗中被击中的瞬间。如:被摆拳击中时头部被迫扭转的瞬间;被踹腿击中胸部时后倒的瞬间;被勾拳击中腹部时收腹的瞬间等等。
非正常状态常常出现在失利、被动的时候,如果进攻者能抓住这个时机进行追打,效果是极为理想的。但中国人在“仁”的传统思想束缚下,极少对失败者再行追击,并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宏量”。孰不知这是最佳的击打机会,是江湖打斗者绝不会失去的良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从正面击打对手后脑的例子。
①乙手持匕首,对甲蠢蠢欲动,因依仗凶器,变得气焰嚣张。
②甲右手持棍(注意短棍的正确握法,以使短棍灵活变化),右脚在前,左手略前伸,右手将棍放在右肩前。
③甲不要忽略左手的作用,不要过于重视右手棍的作用,在徒手格斗中,左手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器械格斗中,有时左手能在适当的机会出乎意料地杀击乙。相反地,乙与甲相峙,一定非常注意甲的右手棍,乙一定设法进身,用左手缠住甲的右手棍。所以,甲方要尽可能发挥右手棍的威力,同时发挥左手的作用,不要将左手置闲不顾。
④乙在运用引诱、挑逗、虚晃等手段之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上步用匕首向甲左胸心脏部位刺击,以达到一击而毙的效果。此时,乙来势必然凶猛,下手一定狠毒。
⑤面对乙的嚣张气焰,甲方绝不可退缩,一退缩,甲就有被刺死、刺伤的危险。这时,甲以荆轲之勇,向乙迎去,用左手臂对准乙手臂,猛然上架。
与此同时,甲的右手棍猛然从下向前用棍头顶击乙小腹,或从下向上撩击乙裆部。注意甲右手并未过于前伸,而是以步带身,用爆发力击乙。
⑥乙受棍击,一定疼痛难忍,身向前弯,头向前低,出现了难得的机会--非正常状态,暴露出后脑的机会。
⑦甲把握住此机会,略退后脚以拉开与乙的距离,同时右手棍从后向上向前、向下猛然击打乙的后脑。只要击打落点准确,乙即应声倒地!
特别告诫:棍击后脑是江湖打斗中**团伙互相撕杀的招法,或死或残,如今此招在公民正当防卫中能够不用还是不用为妙,以免防卫过当闹出人命要负法律责任。
chenhan0323
发表于 2005-11-10 12:52:43
<P>还有啊?菜刀 I 服了you </P>
一把菜刀
发表于 2005-11-10 12:54:03
第十二手 边风棍
金华南山半溪村的村民,以善棍法而闻名四乡。笔者闻名其曾先后在3年内多次前往拜访求技,观其棍式,古拙朴素。其中有一想法,名叫边风棍,是从右下方向左上方拨击的棍法,实战时硬打硬拨,以力取胜。历史上,曾有单独一人用此棍法拨倒7、8条大汉之例。
无独有偶,在江湖打斗中也有这一棍法,也称边风棍,也是横击敌人侧面的技法,只有劲力不同而已(长短棍的发劲本身就不相同)。其招式从实践效果来看,威力巨大,而且招式可散可合,可拆可组,运用非常灵活。
此棍法在实战格斗中,有一类比较特别的打法,即攻击敌人的四肢。这种特别的打法优点有二:一是以攻对攻,抢占先机;二是击伤四肢,使敌人进攻能力丧失。本招“边风棍”的第一式即是以攻对抢夺先机的打肢法。
①乙右手持匕首,用的是持剑式握法,知道这种握法的人,一定也懂得一些匕首击刺法,乙持此法,多向我腹肋刺击,防守颇难。一旦刺中,刀尖由下向上穿入心脏,易造成死亡。1991年,金华有两人斗殴,一人用匕首刺中对方腹部,穿入肺部,结果对方抢救无效而亡!所以,对这种持匕首法者,应小心应付,不得马虎。
②甲右手持棍,放于右肩前,密切注意乙的全身。无论乙用何种引诱、虚晃动作,甲都用步法、身法周旋,而不轻易出棍。
③在乙认为甲已经上当之时,突用匕首猛然向甲的腹部;甲看准乙是用实力猛刺时,便用右手棍对着敌人的右肘弯部,从上向下猛击!此击不但可破坏乙的进攻,而且可使乙右臂失去再次进攻的能力。
④甲用右手棍击中对方右肘弯后,再次将棍从左下向右上横扫乙的太阳穴或头颈。这一动作就是“边风棍”法名称的由来。
⑤为了达到一招毙敌的效果,甲可再次提棍,从右上向下斜劈乙的左腰肋,将乙的肋骨打断,或将乙的后腰击伤。
一把菜刀
发表于 2005-11-10 12:54:28
第十三手 抹脖子
抹脖子是江湖打斗中用匕首攻击对手的招法。
匕首是江湖斗殴时**团伙常用的短器械。匕首携带方便,杀伤力强,在近战中有出其不意之效。
持匕首时,较常用的是握剑式正握法,这种握法威胁性强。如果双方都用右手正握法持匕首,这时,双方都会密切注意对方的匕首动向,并力求发挥各自左手的作用。
①双方都右手正握持匕首对峙,并用各种步法、身法周旋,用各种手段诈骗对方上当。
②乙突然上右步,用匕首向甲腹部直刺,欲致甲于死地。
③甲向左偏身,同时用左手由内向外拦压乙的右手腕,使其匕首向外偏离。同时,甲右手扬起匕首,由右向左前方抹刺乙的右颈动脉。
④甲的抹颈动作应该快速,且与左拦手同时进行,在乙还没有明白过来的时候将乙击杀。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