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

标题: 一个偏见 [打印本页]

作者: 行在阳秋    时间: 2008-8-13 00:21:17     标题: 一个偏见

偏见有时也是美丽的花朵,是思想的放假,假若一个人终日持论只是公正严肃正儿八经,这就犹如足球比赛中没有乌龙球、日常生活中没有星期天一样乏味无聊。偏见虽不能长存于理论之大雅之堂,犹可以存于理论世界之旮旯角中,或博人一笑,或自觉不自觉地对所谓“真理”做出某种意义的修正和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不可无偏见。

     最近中华民族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会激战正酣,开幕式震惊世界誉满全球,截止到廖辉力拔山兮,现在中国军团已经盘下13块金灿灿的金牌。此时此刻,民族自豪感无限上升的我,一个偏见油然而生:设若西方文明没有在近代征服世界并秩序于全人类,而由中华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作为世界的统治秩序,人类的发展是不是会更顺利,人类文明的前景会不会更好?

     诚如英国史学家诺曼戴维斯所言,西方文明是一个笼统而不精确的概念,但大概而言,西方文明的主体是欧洲,外延扩大到大洋洲、美洲、非洲。另外,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是绝对互相外在的,自近代、甚至可以说自1840年以前,东西方是几乎相互隔绝的。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抑或可以说东亚文化圈是最外在于西方的,是和西方文明最相异的。所以我想大概可以说,除却玛雅、印第安文明和非洲原始文明等中断夭折的文明,世界文明只有这两大体系:西方的、中国(东方)的。我们可以举出很多非西方的古老文明,例如埃及、波斯、印度,但是它们不一样,他们很早就和西方糅合在一起,唯有中华文明和其连带的朝鲜、日本等周围地区,是自古与西方几乎无涉的,两种文明和文化的差异最大。

     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文明的呢?他们始终以“西方中心论”自居,西方文化自古是有上帝的,现在中国那么一大块地方,那么大而富强,却不归上帝管,圣经没有说过,上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么一个中国往哪里摆,成了问题。西方人聪明,黑格尔有一本书叫《历史哲学》,这本书第一章就是中国,他论述说最前面、最古老的就是最低级的、最差的,这样一来,西方中心论就站住了脚。后来西方文明自工业革命以降,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即坚船利炮,征服乃至于统治着全世界,直至现在仍然是世界文明的主宰。

    西方文明是什么?全面的概括恐怕要写一本书。我的感觉,西方文明就是以宗教、血腥、弱肉强食、竞争、“适者生存”等理念和概念的集合。在西方文明中,充斥着征服、决斗这样表示人与人之间激烈冲突的字眼。整个西方文明,就是人类互相争斗、互相竞争的写照。自古以降,西方的历史就是断裂的、不连续的,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分裂、部族的灭亡、语言文字的嬗变,西方文明在血与火中不断涅槃生长,人与人之间的征服,乃至于人试图征服自然,到了近代终于以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征服世界。而中华文化呢?宽容、包容、“和为贵”、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内圣外王、天人合一。我以为中华民族最大的可贵就在于包容,就在于和谐,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更是人与天的和谐。独特的儒家文化倡导的一系列文化特性和民族特性,早已深深植入中国人骨髓。中华文化以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为特点,从不以宗教为主导,虽然竞争、流血很难避免,但中华文化从不以流血冲突和残酷竞争为主导,中华文明从来不醉心于所谓“征服”。我们用象形文字和非常自由松散的语法包容各个民族,凡使用汉字为书面语言者就是中华民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熔炉。西方是民族征服、灭绝,我国是民族融合。西方信奉统一的宗教,后来对宗教的不同理解导致各种极端主义和血腥战争。而我们中国是世俗社会,不允许宗教支配国家、支配政府,故能包容各种宗教、任其发展。宗教和语言是民族国家的基础,如果用彼此相异的文字来拼读各地的方言,如果大家为神的教义争执不休,中国会分裂成多少个彼此仇视的国家?相比国学宣扬的仁爱文化和中庸之道,西方极端的民族主义、宗教主义和帝国主义岂不是野蛮?

    正如奥运开幕式展现的一样一个“和”字,我以为中华文化,始终是一种和谐的文化,是一种最适合人类之间发展、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文明。不错,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的确比较先进,也的确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档次和水平,但它造成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之间更深更远的冲突,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的严重对立,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或许,人类将因西方文明而走向灭亡。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为世界唯一延续至今不中断的文明,自有其特性决定:那就是和谐、宽容、开放。历史上中华文化虽历经血火,却始终绵延,就是有这种内在的文化体系在。我们看到,不论是北魏还是辽金元清等外族,他们总是自动地融入中华文化体系中,这就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开放、宽容的特性决定的。

    自清末以降,西风日盛,西学日盛。与此同时,国学见弃,国学式微。中华文明大有全盘西化之虞。然而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将西方奉为圭臬,正确地认识和阅读西方,发现我们自己文化的特有魅力,才是如今文化取向的正道。我这个偏见以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必有其特殊价值,将来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必将执其牛耳。
作者: 115960452    时间: 2008-8-13 01:17:47

..国学...哎...................
作者: DJTAOTAO    时间: 2008-8-13 09:22:28

自近代、甚至可以说自1840年以前,东西方是几乎相互隔绝的
这句话不敢苟同,班超经营西域时,部分罗马雇佣兵住在西域是一种交流,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张骞的丝绸之路,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直以来,波斯和阿拉伯两大帝国,由于地理位置处于欧亚大陆交界处,成为了欧亚交流的中介,后来奥斯曼帝国壮大,向商人征高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亚文明的交融[ecms10]
作者: DJTAOTAO    时间: 2008-8-13 09:40:05

下面的话楼主说的很好,中国有太极,讲究厚积薄发,这是中华文明的特色,也是主线,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是先勤劳,在财富上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是勇敢,诚如唐朝国力鼎盛,包罗万象,已所不欲,勿施与人,但是有一点也确实要指出,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中华文明内部一直有两股势力,一股是农耕文明,一股是草原文明,两者之间发生了好几次重大交锋,各有胜负,至少现在看来清朝的灭亡,昭示着农耕文明的胜利,不过物极必反,我们讲究阴阳互调,草原文明在文化上有其独特性,疆域的辽阔,常年征战,导致其自身文明未取得重大的进步,在其统一中国后,往往为了压制儒士的反抗,采取高压政策,诸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元朝的等级制度,清朝的文字狱,可见一斑,这在很大程度上中断了文明的互通和前进的道路,另一方面草原文明的狼性是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缺少的,即是血性,看见一件事情,总是以中庸之道论之,全无半点子反抗精神,这个看一下现在的文艺界,即可知晓,一片的沉寂,前阵子国家提出要有正义感,我觉得是狼性,看见一个人在杀戮,你是挺身而救,还是避而讳之?
作者: DJTAOTAO    时间: 2008-8-13 10:17:22

经济决定政治,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欧洲文明的扩张性,是由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因素造成的,一般的欧洲国家只有我们国家的一个省一样大,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佛罗伦萨开出绚丽的花朵,随后波及整个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欧洲中世纪国家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原材料的匮乏,导致其寻求海外市场,开拓殖民地,在这当中欧洲国家之间也爆发了两次重大利益的交锋,英荷战争,英法战争,最后英国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打败了海上马车夫和傲慢的法兰克人,但是欧洲在政治上其实也是追求博弈的,即相对平衡,记得法国将军有一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最好的写照,当英国逐渐强大的时候,德意志和俄国也在悄然升起,而英国也不想置法国荷兰于死地,以此来牵制德意志和俄国,只要经济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在政治上仍然寻求欧洲大陆的平衡,其实在和中国爆发鸦片战争之前,英国本不想唤醒中国这头沉睡了百年的雄狮,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其与华贸易中断,贸易出现逆差,即英国的银子哗啦啦的藏进清政府口袋里,只剩广州十三行作为门户,这对迫切寻求海外市场的英国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数的国家,市场也应该最大,可是中国的自耕自足,加上极其严重的赋税,极大的打压了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而英国人固执的认为是我们的港口开放的不够多,最终引发八国联军侵华

[ 本帖最后由 DJTAOTAO 于 2008-8-21 08:57 编辑 ]
作者: 行在阳秋    时间: 2008-8-14 21:17:50     标题: 回复 银牌 的帖子

诚然有很多人在研究中西文明交往史或所谓交通史,但我想中国人和西方的联系还是很贫乏的,很有限的,很间接的联系,谈不上充分的互相影响~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8-8-16 19:34:55

当代中国给我感觉就是,人才很多,数不胜数,但是拧不成一股绳~
作者: zhengmiao9    时间: 2008-8-16 19:36:16

拧成一股绳的。。。。就全给一刀子给全杀了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8-8-16 19:38:20

大不敬呐~~~~~~
作者: P_Prince    时间: 2008-8-17 09:57:46

何谓中庸?
车子开得快了,会提醒你——开慢点。
车子开得慢了,会鞭策你——是不是可以开快点?

中庸讲的就是控制论的内容,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任何想消灭矛盾一方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没有矛盾事物就不能发展,即使消灭了这一形态的矛盾,另一种矛盾又会自动生成。

天气热了,蚊子多了,真恨不得把蚊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x死,可是蚊子会灭亡吗?如果蚊子灭亡了,相关的生物链出毛病了,是否会爆发一个又一个非典,禽流感?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8-8-17 11:06:51

平衡是在有意识之前就存在了的,不是想怎样就怎样
作者: huyuemilan    时间: 2008-8-19 03:39:59

又见LZ的大作了~~[ecms3]
作者: darcy27    时间: 2008-8-19 15:51:04

文章很有意思 赞。
作者: sjz风之子    时间: 2008-8-20 12:21:12

我对一些东东有偏见[w020]
作者: 蓝黑de永恒    时间: 2008-9-5 18:39:04

太 长了~没看完~!![ecms2]
作者: 如是闲    时间: 2008-9-12 23:15:26

我的学年论文写的是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其中一个观点中文翻过来就是偏见,或者前理解。
作者: sjz风之子    时间: 2008-9-30 22:43:21

高深理论啊[ecms9] [ecms9]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8-10-1 22:14:12

原帖由 如是闲 于 2008-9-12 23:15 发表
我的学年论文写的是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其中一个观点中文翻过来就是偏见,或者前理解。


分享一下,给我们学习学习
作者: 足球浪子    时间: 2008-10-9 17:31:36

我们都是中国人
作者: 如是闲    时间: 2008-10-10 15:47:45

原帖由 流水落花 于 2008-10-1 22:14 发表
分享一下,给我们学习学习

电子版不见了。
作者: 小李子    时间: 2008-10-14 14:07:06

貌似只有北魏是主动改汉姓融入汉文化体系的,元朝的时候汉人没有名字 结婚时媳妇的初夜权都被蒙古人霸占了。清朝好像最后一个皇帝还是姓爱新觉罗吧 至于辽金之流好像是民族灭亡了 没听说过融入汉族。一个不自卑的民族 好像不会拼了命的为自己面子摸金而不顾及事实吧。老北京是是么?元大都 欺负孤儿寡母的燕王府 还是清帝国的另一个奉天?抑或是北平。。。。。。。。。。
作者: 小李子    时间: 2008-10-14 14:14:18

历史不忍细读 每一次的改朝换代 中国都要损失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 所谓的和难道就是灭点不动意见的 不要乱讲和 和的太不容易了
作者: Dracul    时间: 2008-10-14 15:44:56

“自清末以降,西风日盛,西学日盛。与此同时,国学见弃,国学式微。”楼主说的对,现在的情形确实如此。提倡国学,古风,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开始,我相信,未来是属于我们华夏文明的!
作者: kinggod444    时间: 2010-6-25 17:16:33

太长了  没耐心看下去
就只是看了下下面的话
同意楼主  赞一个
作者: hezhou    时间: 2010-8-5 00:08:48

钱钟书有篇文章也叫<一个偏见>,开头一句就是,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他是没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欢迎光临 国际米兰 (http://bbs.inte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