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
标题: 卑劣的出师表 [打印本页]
作者: 冠军 时间: 2004-8-30 18:06:00 标题: 卑劣的出师表
以下节选自畅三论坛:黑白鲸的《诸葛亮的政治表演术》
(三)从《出师表》看潜台词
古人说,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为不忠。这一句话,便剥夺了读书人的思想自由。
《出师表》作为中国文学的名篇,被历朝历代列入启蒙课本中,我们中国人都被要求在没有丝毫判断能力的年龄背熟了《出师表》,按照老师教授的意思理解《出师表》。所以,很少有人细究《出师表》中一些微妙的东西。
本人认为,《出师表》有丰富的含义,既是诸葛亮控制刘禅的手段之一,也是诸葛亮心声的流露;是诸葛亮面对蜀国政坛全体观众的一场表演,也是能从“字缝”中洞见其中潜台词的珍贵脚本。
《出师表》中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先帝”。在全760字中,“先帝”竟有13个之多。正文第一个词就是“先帝”,最前面几句话中,几乎句句都有“先帝”。诸葛亮把“先帝”挂在嘴边上,随时提醒刘禅,你老子说了:“汝与丞相从事,事之若父”。通过打这张万无一失的“先帝牌”,诸葛亮才能独揽蜀汉军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除“先帝”外,出师表中另外两个出现最词是“宜”和“不宜”。“……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全然一副爸爸教训儿子的口气,看来诸葛亮“相父”当得确实理直气壮。
而最能体现诸葛亮的大权独揽的还是这句话:“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如此霸道的言辞,何忠之有?恐怕连被人称为“奸佞”的曹操,都说不出这样露骨的话来?
诸葛亮反反复复地教育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而且在《出师表》中列举了几位“贤臣”,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以及将军向宠。这些人“忠心”与否暂且不论,但都是在整个三国史中名气不大,可见能力最多为中流。所谓“贤臣”,必须是德才兼备,按照这个标准,上面这些中资之才很难称为一流“贤臣”。但为什么诸葛亮要提这几个人呢?很难不令人怀疑诸葛亮不是在拢络亲信。
而诸葛亮不仅要刘禅“亲”这些人,甚至明目张目地要求刘禅听这些人的话。“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从《三中志》中了解这些人的底细:董允,本是刘禅身边的“太子舍人”、“洗马”出身,诸葛亮亲自提拔,成为嫡系,将其“迁为待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掌管御林军。
向宠,诸葛亮“老同学”向朗的侄子(所以诸葛亮把作为“重点推荐对象”,不是与前面三位放在一起,而是单独拿出来称赞),当时也是“典宿卫兵”。
让一个皇帝“事无大小”都要向由诸葛亮安插在身边的、掌握大内兵权的近臣们请示汇报,“悉以咨之”,听上去似乎已经不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那个诸葛亮了,到是更象一位篡逆之臣。
而诸葛亮《出师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显然是配合第一次北伐所做的意识形态攻势。《出师表》作为“政府行文”、“红头文件”,肯定要将一系列政治信号传达给朝臣们。诸葛亮的北伐是顶着益州土著集团和刘璋东州集团的压力进行的,他要借《出师表》来告诉朝臣们,他已经控制了刘后主,不听他的是没有好结果的。
不过,诸葛亮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为了北伐,为了向政治上的对立面证面他有“讨贼兴复”的能力,诸葛亮不得不立下了“军令状”,而且郭攸之、费依、董允等也成了和他拴在一条线上的蚂蚱。爱诸葛亮的人,常常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挥泪折马谡”、自贬三级而感激涕零。实际上,诸葛亮是已经立了“军令状”;是乘着南征的胜利,意气风发、满怀信心地去北伐的;是做了无数铺垫、虚张了无数声势而北伐的。北伐浅尝则败,最下不来台的是诸葛亮自己。而诸葛亮请罚的结果只是名义上贬为“右将军”,实际上还是“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也许,换一个角度说,凡仁人志士,读《出师表》真的应该落泪。是为一个情愿守着一尊神像,而不敢正视自己历史的民族而落泪。
[em03][em03][em03]
作者: ilim 时间: 2004-8-30 19:23:00
<P>恩</P><P>诸葛亮不愧为三国最阴得人</P>
作者: Nerazzurri 时间: 2004-8-30 19:34:00
量诸葛之才,欲谋逆甚易,穷阿斗之力,亡国如覆手耳,如此庸才焉用丞相劳心费力作此出师表乎。
作者: 灵蛇国米 时间: 2004-8-30 21:53:00
你们没听过攻心为上吗??小阿斗那么无能有什么办法呢????
作者: 一洗尘心 时间: 2004-8-30 22:11:00
<P>如果我是小亮同学,绝对不会受制于刘备这个流氓的托孤诡计,鞠躬尽瘁,愚忠到死……阿斗可是弱智啊,光复汉室丫阿斗也不是正宗的种儿……等时机成熟,随便找个台阶就把丫阿斗弄下去……</P><P>不过小亮要是像我说的那样的话,就不是小亮了……在封建意识形态下的古今第一人臣……带着些许的悲情色彩……蛮让人感动……</P><P>小亮在西蜀最大的失误就是培养后备人才和用人的问题……刘备临死前已经找了他功高盖主的折了……他还不长记性……哎……还了刘氏政权2代,一辈子的知遇之恩……</P>
作者: 灵蛇国米 时间: 2004-8-31 09:03:00
哎~~~要是阿斗没摔坏脑的话孔明可能都会成为他的刀下鬼啊~当初算到刘价得不到天下本就不该来~
作者: 绿色奇迹 时间: 2004-9-1 21:23:00
忠孝仁义是古人信守的人臣之道,孔明也不例外,我们还是应该站在他那个时代看问题。
作者: 玛西莫 时间: 2004-9-2 08:37:00
<B>以下是引用<I>ilim</I>在2004-8-30 19:23:00的发言:</B>
<P>恩</P>
<P>诸葛亮不愧为三国最阴得人</P>
真阴啊~~~~~~~~
作者: lqceo 时间: 2004-9-4 21:32:00
刘备对孔明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出师表》中有这么多的“先帝”表现了孔明对先帝的和感激和忠诚,后主,孔明早知没有能力,孔明是以先帝警世后主,而他也必须事事注意,否则一有闪失,大难临头。蜀的人才本来就不多,恐怕也难找出强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人的人。你又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作者: 西甘 时间: 2004-9-5 12:18:00
诸葛亮 作风有点太格式化了
作者: 冠军 时间: 2004-9-5 19:20:00
<B>以下是引用<I>lqceo</I>在2004-9-4 21:32:00的发言:</B>
刘备对孔明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出师表》中有这么多的“先帝”表现了孔明对先帝的和感激和忠诚,后主,孔明早知没有能力,孔明是以先帝警世后主,而他也必须事事注意,否则一有闪失,大难临头。蜀的人才本来就不多,恐怕也难找出强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人的人。你又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知道蜀国的人才为什么会少吗?
翻开三国志看看吧,
有点才学的基本上都被诸葛亮杀光了。
剩下的要么是其亲信,要么就是甘心做诸葛亮的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5 19:20:41编辑过]
作者: 江阔云低 时间: 2004-9-6 14:12:00
冠军兄的见解的确独到啊,佩服!
作者: 红尘一笑 时间: 2004-9-6 15:0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冠军 时间: 2004-9-6 18:10:00
<B>以下是引用<I>红尘一笑</I>在2004-9-6 15:02:00的发言:</B>
<P>那你说说,诸葛亮大权独揽又得到了什么好处,鞠躬尽萃,死而后已吗</P>
那我也问你,曹操也独揽大权,“鞠躬尽萃,死而后已”啊,他也没称帝啊,
最起码他还没逼献帝叫他干爹啊,为什么他就要被人骂?
诸葛亮要怪就怪自个的儿子比起司马兄弟和曹丕,实在太不争气了~
作者: 阿枫 时间: 2004-9-7 09:15:00
<B>以下是引用<i>绿色奇迹</i>在2004-9-1 21:23:00的发言:</B>
忠孝仁义是古人信守的人臣之道,孔明也不例外,我们还是应该站在他那个时代看问题。
<p>
作者: 红尘一笑 时间: 2004-9-14 13:1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香寒 时间: 2004-9-14 14:31:00
<P>语不惊人死不休,最后只能把古人搬出来作践一番才能表明他们的大功德,这在中国文化的角落倒是该有人流泪才是</P><P>如果要说阴和厚黑,从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泣泪迸流的那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P><P>而在刘备而言也无可厚非,为关羽起大军复仇直至火烧连营元气再不复,他遵循的也是自己的信条,义,司马徽那句话就是对三国后半段的奠定,“卧龙得其主,惜不得时矣”</P><P>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P><P>此诚然大英雄,后世小子向你跪拜</P>
作者: 冠军 时间: 2004-9-14 17:57:00
<B>以下是引用<I>香寒</I>在2004-9-14 14:31:00的发言:</B>
<P>语不惊人死不休,最后只能把古人搬出来作践一番才能表明他们的大功德,这在中国文化的角落倒是该有人流泪才是</P>
<P>如果要说阴和厚黑,从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泣泪迸流的那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P>
<P>而在刘备而言也无可厚非,为关羽起大军复仇直至火烧连营元气再不复,他遵循的也是自己的信条,义,司马徽那句话就是对三国后半段的奠定,“卧龙得其主,惜不得时矣”</P>
<P>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P>
<P>此诚然大英雄,后世小子向你跪拜</P>
子美诗里的最后一联正表明了猪哥亮是个带兵的庸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4 17:57:53编辑过]
作者: 香寒 时间: 2004-9-14 21:36:00
<P>呵呵,刘备为了义把80万军队葬送,蜀元气大伤再难恢复,古人之所有逐鹿中原之说,是皆因以山东、河南以下的地带为王土,民多丰饶,是以得中原者得天下,诸葛亮明知事不可行仍强为之,他一死蜀国必亡,仅以二川之地和中原千万虎狼之师抗争,他的外在条件已被堵死,再有战争才能也无计可施,为了忠义,义无反顾,此诚然英雄之行径,照你的理论,拿破仑更该去自杀才是</P><P>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俺这是无话可说</P>
作者: 冠军 时间: 2004-9-14 22:18:00
<B>以下是引用<I>香寒</I>在2004-9-14 21:36:00的发言:</B>
<P>呵呵,刘备为了义把80万军队葬送,蜀元气大伤再难恢复,古人之所有逐鹿中原之说,是皆因以山东、河南以下的地带为王土,民多丰饶,是以得中原者得天下,诸葛亮明知事不可行仍强为之,他一死蜀国必亡,仅以二川之地和中原千万虎狼之师抗争,他的外在条件已被堵死,再有战争才能也无计可施,为了忠义,义无反顾,此诚然英雄之行径,照你的理论,拿破仑更该去自杀才是</P>
<P>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俺这是无话可说</P>
帮阁下补补历史先——
1 刘备东征是在关羽死去3年后,
学者一般认为其主要目的在荆州不在关羽。
具体情况偶一位朋友写了篇很经典的帖子以后偶会转过来。
此外刘备建国不久,哪来80W兵?
以前某大学教授说20W,事实上应该只有10W,
个人认为与东吴军相差不多。
诸葛亮没能劝戒(甚至可以说支持)刘备东征,
本身已经是失职(只在事后追悼法正掩饰过去)。
2 诸葛亮穷兵黩武征讨曹魏,
其本质跟长平之战的赵恬没啥区别。
(人家赵恬被围时还曾带精锐突围10余次表现出点英雄气概),
诸葛亮5次出兵北伐只有2次打到祁山,
基本上可以说是寸功未立。
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被其后辈姜维继承,
导致蜀国先亡吴国16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4 22:20:34编辑过]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4-9-14 22:54:00
暂且不论文章如何,虽然能从文章中看出是转帖,不过还是请楼主在标题注明,规矩不能坏了,谢谢
作者: 米兰丫头 时间: 2004-9-15 20:24:00
<P>看三国的时候,也想过为何孔明一定要如此尽忠,鞠躬尽瘁以报知遇之恩,如果他取刘禅而代之,蜀国早就并吞三国了,就算不是秦始皇,也是一代名君。然而,诸葛亮就是诸葛亮,在那个时代,忠义为本,“愚忠”是近代人的想法。封建社会造就的观念,仍是君纲,父纲,夫纲,“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侍二夫”。这是大多数人的道德准则,一个社会的产物吧</P><P>就现代的观念来说,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制度,谁当权不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效忠的是整个国家,不是某个人。与旧时狭隘的君国主义太不一样了</P><P>《出师表》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存在于相应的时代,就是忠孝的楷模,各人的理解不同,正所谓包容百家之所长,有容乃大,还是欣赏孔明and《出师表》~~</P>
作者: sadanshi 时间: 2004-9-16 17:46:00
靠!!我强烈推荐小亮同学去打CS,一定很牛B的,因为大家都说他阴!
作者: zaiwen1998 时间: 2004-9-18 01:52:00
<P>呵呵 现在的人真是很无聊,总是奢望用愚蠢卑鄙的叛逆吸引那饱受如此诸般折磨的痛苦不堪的世人的眼球,是其可叹乎,是其行悲耶??</P>
作者: 真心国米 时间: 2004-9-18 10:13:00
如果偶是什么什么亮的,对不起了,刘什么什么斗的,给俺当老大吧,你来给俺擦鼻涕!!~~`
作者: 暗蓝金属 时间: 2004-9-18 15:19:00
诸葛亮,多智近妖,刘老大为了防他,临终在白帝城提升李严都军事,后来李严还不是被诸葛老二找个理由废了逐了?
作者: yangyue0 时间: 2004-9-18 19:10:00
<P>诸葛村夫的确不善于挖掘人才就看好一个马谡,还那么愚蠢,姜为也是志大才疏的人</P><P>但是楼主说他不够忠诚,这我反对</P>
作者: 冠军 时间: 2004-9-19 19:07:00
<B>以下是引用<I>yangyue0</I>在2004-9-18 19:10:00的发言:</B>
<P>诸葛村夫的确不善于挖掘人才就看好一个马谡,还那么愚蠢,姜为也是志大才疏的人</P>
<P>但是楼主说他不够忠诚,这我反对</P>
其实对比曹操跟诸葛亮就能发现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样是丞相,一样打着“兴复汉室”的名号到处出兵,
一样把皇帝老儿当傀儡一样供奉着。
为什么前者就要挨批,后者就被当忠臣呢?
作者: 蓝黑印记 时间: 2004-9-19 19:24:00
<P>其实现在我们大多谈论的三国历史已经是被演义了的 总所周知 在历史上曹操并不象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卑鄙 而诸葛亮同样也不是那个已经被神化了的诸葛亮 没必要在具体细节上争论不休 毫无意义....</P>
作者: 々天使之翼 时间: 2004-9-30 09:59:00
<P>楼主为什么不想想诸葛亮给蜀中带来得益处呢</P><P>其实只有站在历史中才会了解诸葛亮</P>
作者: 紫茎则兰 时间: 2004-10-27 15:35:00
孔明圣人,只是受刘备小人虚情假义所蒙蔽,过于重情重义,可列愚忠,有武穆之痛也,我想也不应深疚他的过错呀
作者: nxxusheng 时间: 2005-4-11 19:35:00
<P>谈三国还是谈三国演义。要分清楚。</P><P>有一点很不明白。很多人说蜀国到了后期后备人才不足,只剩下个姜维,而魏国起码还可以找出钟会和邓艾这2个和姜维不相上下的人。不过三国演义的重点是在前面部分,大部分人才都是在前面讲到的。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张松,张松在出使魏国的时候表现出的那种气质以及他对杨修的讲话可以得出,益州之地,并不缺乏有识之士。而张飞在打东川的时候对一个老头颜严都没有十足的胜算,能说东川缺乏将才吗?所以我觉得,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虽然号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但我觉得,名过其实,在很多细节方面是经不起推敲的,特别是涉及到时间和年代的推算,更是错误百出(以前见过有人讨论过)</P><P> 不过,我个人还是最喜欢看三国演义的</P>
作者: 一把菜刀 时间: 2005-4-11 19:47:00
<P>分析得有见地,很独到,权当搞笑篇看了,可乐</P>
作者: 卡里尼 时间: 2005-4-13 21:13:00
<P>楼住很有想法嘛!!</P><P>连这么经典的巨著都。。。。</P>
作者: loyu 时间: 2005-4-14 00:51:00
<P>楼主很要显示自己的叛逆吗?</P>
作者: 蓝非虹 时间: 2005-4-16 09:00:00
<P>非常支持楼主!</P><P>三国演义是一场造神运动,把诸葛和五虎将过分神话。</P><P>特别是诸葛,那丫跟AV差不多,一副救世主的模样,忒讨厌。</P>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5-4-16 09:02:00
<B>以下是引用<I>蓝非虹</I>在2005-4-16 9:00:00的发言:</B>
<P>非常支持楼主!</P>
<P>三国演义是一场造神运动,把诸葛和五虎将过分神话。</P>
<P>特别是诸葛,那丫跟AV差不多,一副救世主的模样,忒讨厌。</P>
<P>对啊,罗灌水都是乱写,玩游戏里大耳贼和村夫我抓来就杀,哈哈</P>
作者: chw615 时间: 2005-4-16 11:39:00
<P>兄弟。。。</P><P>不错的思维啊!!!</P>
作者: cheetah90 时间: 2005-4-16 17:35:00
<P>这个 ……… EN…… </P><P>怎么说呢,我一直认为刘备是三国中最阴的人,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得一者可安天下”的谋士,而且让他这么忠心耿耿的为刘备服务且从不想夺权。</P><P>个人认为诸葛亮提出先帝一词是为了对刘禅有所触动,有,你老子打下的天下到你这辈子可不能毁了的隐喻,毕竟能做到鞠躬精粹的人还是不多的阿~~</P><P>OVER</P>
欢迎光临 国际米兰 (http://bbs.inte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