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
标题: [转帖]《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林夕词作文学性探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12:42 标题: [转帖]《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林夕词作文学性探析
摘 要
在依谱填词的限制下,在被阿多诺视为“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唱片工业的钳制下,林夕一次次被旋律的魅惑与功利拖着走。他那“以诗入词”的创作理念,他试图以文字提升流行音乐境界的努力,使他戴着镣铐还想起舞。本文通过对林夕创作历程中最有成绩的一系列作品的解读,探析其词作的文学性含量。从中我们应该能够看到这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填词人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又是如何与自己的理想擦肩而过的。
关键词:流行歌词; 林夕; 文学性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tral Lyrics constraints in the Adorno as “standardized”and “pseudo-individuality”of the record industry has suppressed, and again by Melody Lin match the animal with a tail to gain. His “poetry into words” creative ideas, he attempted to upgrade the language of the realm of pop music, so that he would welcome wearing shackles. The journey through Linxi most creative works in a series of interpretation for the word Tanxi its literary content. We should be able to see this from a poet——the author is how to achieve his own thoughts and wishes, and how he is the ideal past.
Key words :
Pop Lyrics; Linxi; Literature
前言
文学是什么,何谓文学性?这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既可以用一句话解释,也可以是一个博士论文的题目。在雅俗之界日益模糊的所谓后现代,在大众文化浪潮翻涌、影响至巨的今天,如何给文学以全新的定义,又成了新一轮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虽然文学的概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改,但它也总有其不可动摇的的根基所在。依照我个人的理解,文学首先不是自身,它更多的是文化的承载和生存的观照,但同时它又是自身,它有自己独特的观照方式,必得以形象的文字、审美的意象诉诸读者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或遐思。这也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性。那么在当代,优秀的中文流行歌词算不算文学作品,具不具备文学性呢?对此,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描述:“这里有被当代文学史粗暴忽略的汉语黄金。可以说,歌词从来未进入过正统文学史的残缺视野,但其中的精华部分绝不逊色于任一种现代文学的典范作品。它的光辉不在人们的视野之外,而在人们的意识之外,它是我们视而不见的一束强光。”尽管近年来有陈思和先生将崔健的歌词收入当代文学史,算是向前迈出了一步,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学界对歌词评选的标准尚停留在从词作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出发,注重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社会性功能上,对其文学性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本文试以香港填词人林夕的创作为个案,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词作在语言机智和文化内涵上所达到的高度。
林夕,原名梁伟文,1961年生于香港,1980年考入香港大学中文系,1982年加入香港业余填词人协会,1984年在香港大学攻读中国现代新诗的硕士学位。1986年成为职业填词人。九十年代初期兢兢业业,中期便成为香港乐坛首席词人。其后,大举转战国语填词界,成为当今华语词坛的抗鼎人物。
为了分析上的便利,本文将粗略地把林夕的创作分成三个阶段,并以每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最能体现词人创新精神的作品为例,“挂一漏万”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一、站在新诗与歌词的临界线上
八十年代中后期,在Raidas乐队的《吸烟的女人》、《传说》等专辑中,林夕开创了他早期词作的“都市触觉系列”。他一方面为当时香港受压抑的一代青年造像——他们被现实所压制,与社会对峙,不肯融入规范却又找不到出路,只能在种种虚幻中消耗人生(如《杯中冷巷》),一方面又义无返顾地去表现当代都市人内心的寂寞(如《吸烟的女人》)、生活的公式化(如《某月某日》)以及人际关系的飘忽无定(如《热闹过后》)。词中主人公大多孤独而自闭,对现代爱情的绝望使他们只能“寄情戏曲与文字”(《传说》)。内心渴望交流,但又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刻意“营造脆薄的低调感觉”(《低调感觉》),总是在选择与逃避之间摇摆不定。
八十年代前期,林夕曾在香港业余填词人协会的会刊上发表过多首旧曲新词。这些词作多偏于哲理,密度很高,每个字的意思都几乎超载。林夕入行后的首本名作《吸烟的女人》便是他早年这种写作风格的延续:
“独自驾车与寂寥随处荡,她惯了靠吸烟,替代独自谈话。墨绿眼镜隔绝阳光,不想远望,不需暖光,因她拒绝期望。就让一支烟,点起一张很想见的脸,冷冷车厢里,只得这口烟。让上升的烟,遮掩窗边不想见的路,模糊的故事,倒映倒后镜内。
就让一支烟,烧出一早封锁了的梦,最理想的戏,车厢里上演。……不断吐烟,因她一早已习惯,将冷却了的烟,去用力弄熄。不断吐烟,因她不想去习惯,剥去了镜框,看命运在转弯,拼命循环……”①
《吸烟的女人》可以视为林夕早年引进新诗笔法入词的例证。在这首描绘现代人自我封闭、拒绝沟通的作品中,“烟”、“墨镜”、“车厢”、“街灯”、“倒后镜”等一系列错综的事物在词人的笔下呈现出诗化的意象联想。虽然整首作品看来并没有特别难懂的字词或艰涩的意象,但部分段落仍给人一种难明所以之感。例如“让上升的烟,织出一张很想见的脸。谁人想发现,身边满是告示”,以及“不断驾车,因她一心要遇到,可以变化的街,永没路牌”。这些句子如果不放在整首词中来体会,就很难发现它们的好处。
其实,无论是“烟”、“墨镜”还是“车厢”都是一种自困,是拒绝沟通的表现。而满街的“告示”和“路牌”则是现实世界之牢笼的表征。“不断驾车”则暗示了主人公逃避现实、冲出现实的内心渴望。而像“淡绿衬衫,映着红黄灯号,车里暗笑的她,会淡没在长路。艳丽眼睛,看着红灯三种抉择,偏偏要等灯光变换迷阵”这样的句子,则更是林夕最擅长的写法,即以敏锐的城市生活触觉,从“小眉小目”2的身体语言和生活琐事出发,捕捉客观事物的特征和外延意义,并以之作为主角内心世界复杂变化的折射。
林夕在他早年写的词评中曾经说过:“不要低估听众的主导权,不要高估听众的鉴赏力。”3然而,初出茅庐的他在迫切想表达自我的现实操作中,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也许正是广大听众那喧天的“不懂”之声开始让他反思,以至于在随后的创作谈中发出了“写一首好词比写一首好诗还要费力”的感慨。在那篇名为《一场误会:关于歌词与诗的隔膜》的文章中,林夕将歌词与新诗的“隔与不隔”作了一番精辟的论述:
“……至于正统的文学创作,形式例如诗,对象是肯付出和付得出咀嚼耐力的一批,而歌词的听众却是广泛全面。各写各的,本来无需比较,但我有时觉得写一首好词比写一首好诗还要费力。好的意思,是要假设的读者满意。这样说好像有点市侩,但写歌词的难处正在于兼顾,讨好听众,又要讨好自己的艺术良心。而写诗的相对易处,便是可以豁出去,不顾一切追求心目中的表达形式。当一个人了无牵挂,举步自然更轻松自如。”
在文章的最后,他这样总结道:
“诗:诗人是唯一控制人,诗有很多词不能拥有的描写利器,以读者为主,可作理智冷静的观察,可插入人名地名……词:要随曲而定,讲究抑扬顿挫,不能左穿右插,起码字面意义要连贯,以听众为主,感情要较直接,不宜加入太多硬性资料。”4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13:45
<P>以上这些林夕写于二十年前的文字,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极具参考价值。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词人于探索初期在创作态度上及时跟进的自省与自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此后他一直坚持的“以诗入词”的创作理念。
在1987年推出的《传说》专辑中,林夕的词风已经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与《吸烟的女人》相比,变得疏宕了一点,容易让听众明白了一点,但浅中仍见深。专辑中除了《别人的歌》、《再见朋友》之外,其它词作依然保持了以往高密度的语意风格,只不过这一次林夕开始注意了做“点题”的工夫。例如这首写现代社会中传统爱情观念崩溃的《传说》: </P><P>
“俗世的爱侣,谁可永相恋?谈情游戏,我早厌倦。如果这刹那时空,随着我的书本扭转,那痛快故事,必定尝夙愿。
小玉典珠钗,铅华求长埋。祝君把新欢,乘龙投豪门。我要是变心,有谁为我尽情骂?小玉休相逼,檀唐勿忘情,三载失钗风,瑶台求重逢。我叫天抢地,谁过问?……庵内孤清清,长平难逃情。交杯饮砒霜,泉台谐盟约。我散心解闷,谁作伴?……”② </P><P> 八十年代中期,在欧美风和日本风劲吹的香港乐坛,Raidas乐队的这首《传说》的确是一个异数。林夕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古老的粤剧故事,显得颇有新意。其中,文言与白话的并置,使整首词在古代与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的交替中呈现出一种开阖有致的矛盾张力,引人深思。词作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大量用典。在这里,林夕打破了歌词这种文体短小篇幅的限制,让霍小玉、长平公主、梁山伯、祝英台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古代人物在词作中纷纷登场,上演一幕幕至死不渝的爱情传奇。作品精心塑造了两个相反相对的世界,带出一种“台上台下”、“文本套文本”的戏剧效果。
也许是出于让不同层次的听众理解词义的考虑,在几段高度概括的文言段落之后,林夕在反复咏唱的副歌部分不忘为词作点题: </P><P> “重合剑钗,修补破镜,只有寄情戏曲与文字。盟誓永守,地老天荒,以身盼待,早已变成绝世传奇事。” </P><P> 《传说》是林夕早期词作中“文字运用”的典范(文言白话皆运用自如),而这首作品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最终还是源自词人对永恒爱情传说的深深绝望。在香港世界的现实生存中,传统的情操观念、历史的风物文化都已经永远消失了。那种因爱付出、等待、牺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早已成为绝世的传奇。人们追求真爱却只能“寄情戏曲与文字”以及“化蝶躲入传说内”。这种无奈与反讽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现代人生存的困惑以及身份的尴尬。
纵观林夕早期的创作,你会发现他很少触及家国情怀或社会写实方面的宏大叙事,却喜欢从小眉目处着手,抒写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而这种题材上的壁垒,直到九十年代初他加入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后才被完全打破。随后,林夕在“社会写实类”词作上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也印证了此前黄志华先生评价他的一句话“不是不能,不为罢了。”5
二、古典诗情的当代实践 </P><P> 加入“音乐工厂”是林夕填词生涯的转折点。林夕这一时期的词作取材范围之广,在他之前抑或之后的创作中都没有出现过。这里有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的《皇后大道东》、《首都》、《飞车》,有细刻亲子关系的《母亲》、《赤子》,还有深蕴人文关怀的《女人心》、《四季歌》等等,几乎首首都是歌词创作最出色的范文。与音乐工厂的这段合作(1990-1994年)使他彻底摆脱了香港本土气息的情爱、励志等简单框架,拥有了更为深广的历史视界,此后驾御各种题材举重若轻。
基于流行歌曲的商品本质,香港七八十年代的写实作品往往只限于罗列现象,步入讽刺层面的很少,而具批判性的就更少。从这一点看林夕写于九十年代初的一系列政治讽喻词作,不愧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典范。《皇后大道东》是林夕为“音乐工厂”打响头炮的成功之作。词人以泼辣的漫画式讽刺,道尽了香港这个身处中英之间的殖民地怪状: </P><P> “……有个贵族朋友在硬币背后,青春不变,名字叫做皇后。每次买卖,随我到处去奔走,脸上没有表情,却汇聚成就。
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照买照卖楼花,处处有单位,但是旺角可能要换换名字。
这个正义朋友面善又友善,因此批准马匹一周跑两天。百姓自然也要斗快过终点,若作大国公民只需身有钱……”③ </P><P> 词人以“皇后大道”作为香港殖民地年代的表征,借硬币背后的英女王头像(皇后)喻英国的殖民统治,借中国大陆人与人之间的常用称呼“同志”喻中央政权,并由此带出香港将要面临“皇后拜拜”、“同志来临”年代前的光怪陆离。词人在表现香港微妙的政治处境的同时,也已漫画式的讽刺手法暴露了“九七”前香港的末世投机心态:赌马、炒楼、炒股。这是一个金钱挂帅的社会,因为“若作大国公民只需身有钱”。而作为背景音乐在词中反复穿插的独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则构成了对香港社会实际状况的绝妙反讽。
音乐工厂为林夕提供的广阔的填词空间使他仿佛又回到了Raidas时的“孩童时代”,寻回了失去的敏锐触觉,写出了一大批带有中国传统诗人情怀的杰作。勿庸置疑,林夕这一阶段的词风受到了早期罗大佑的影响。对此,最鲜明的力证莫过于上面提到的“批判时事”和“政治讽喻”这类他此前绝少写过的题材。然而,林夕那时的代表作却不仅仅限于某一类,而是广泛触及不同题材的。他在努力撑开新的创作空间的同时不忘融入和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像《似是故人来》、《赤子》等细腻到极致的词,还是十分林夕化的。
《似是故人来》是电影《双镯》的主题曲,写的是岁月流逝中一段真挚的感情以及爱人分手的无奈。题材本身并无新意,但林夕却把这篇命题作文写得情真意切,非一般流行情词可比。这首词也是林夕践行“以诗入词”创作理念的成功范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词人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 </P><P> “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前世故人,忘忧的你,可曾记得起?欢喜伤悲,老病生死,说不上传奇。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俗尘渺渺,天意茫茫,将你共我分开。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⑤ </P><P> 歌名《似是故人来》取之于《诗经·郑风》中那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以恍惚中的“喜”来衬托现世中的“愁”。从“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转身到“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一时间恍如隔世。而“断肠字点点”和“天意茫茫”又不禁使人想起陆游写给唐婉的那句“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⑥遗憾的是,书信还在,但已物是人非,此情只待梦中追忆。 </P><P> “何日再在,何地再聚,说今夜真暖。无份有缘,回忆不断,生命却苦短。一种相思,两段苦恋,半生说没完。在年月深渊,望明月远远,想象你忧怨……” </P><P> “一种相思,两段苦恋”源自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再添上“半生说没完”,其悲苦足可让冬雷震震夏雨雪。然而,爱情的悖论却恰恰在于“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词末的一句“执子之手,却又分手,爱得有还无”,则是将《诗经·邶风》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反其意而用之,以切合词作本身所流露出来的“人生无常”的基调。
</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15:59
<P>林夕在随笔中谈到《似是故人来》的创作时说,尽管曲子的结构很容易诱人填出套句,但他警惕着自己不要填上复杂的文言。7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人最终选择的语言策略就是用一些浅近的文言(如“终老”、“苦短”),将文言句式翻新(如“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和运用叠句(如“何日再在,何地再聚”)。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他早期的代表作《传说》。如果说林夕在《传说》中还仅仅限于“用典”的话,那么这首《似是故人来》则充分体现了他“精典”和“化典”的功力。词人在运用那些脱胎自古典诗词的修辞时,不但没有给人半点堆砌的感觉,还使词境因此而变得更为深远动人。诚如有论者所言,《似是故人来》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国诗词传统其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技巧,而运用这些技巧是否成功,就有赖于填词人的功力了。8
和《似是故人来》写于同一年的《赤子》是林夕的另一首深情隽永的词作。与前者不同的是,《赤子》并不重于“修辞与文采”,而是以“情与质”取胜。 </P><P> “远远近近里,城市高高低低间,沿路断断折折哪有终站?跌跌碰碰里,投进声声色色间,谁伴你看长夜变蓝?” </P><P> 初听《赤子》,犹如惊闻杜鹃啼血,苍凉之风穿心而过,让人半晌不能言。这首词写于1991年,收录在同年出版的合辑《皇后大道东》中。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处于回归前的混沌期,愈演愈烈的移民大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民的恐慌心理。家国梦,末日情,纠缠难了。林夕的这首《赤子》有着别样的情意结。 </P><P> “笑笑喊喊里,情绪仿仿佛佛间,谁愿永永远远变得短暂?冷冷暖暖里,情意亲亲疏疏间,人大了,要长聚更难。” </P><P> 词人以母亲立言,为稚子远行而歌,其怜也哀,其情也深!词中叠字的运用相当醒目,不仅切合曲中延绵的韵调,更像丝缠柳绕、抑郁难抒,写尽疏离之愁、恍惚之境,颇有易安之风。“世界太冷了,谁会伸出一双手,围住你再营造暖流?”这一句与其说是母亲的表白,不如说是儿子的自问。“世界太阔了,由你出生当天起,童稚已每年渐远离。”相离渐多,童稚渐少,也许彼此无力相通,也许彼此渐行渐远,但永远割不断的仍是母子间的如斯深情。
正如词中所写:“一生人只一个血脉跳得那样近,相处如同陌生,阔别却又觉得亲”。词人用他惯常的细腻笔触写出了普天之下人与人之间一种共通情感的不同层次,虽是诉说时日消减了亲情的悲哀,但又能让词作在灰暗的调子中透出一丝丝暖意。林夕在《赤子》中的温凉叙述让人惊觉:原来,香港文化也能孕育出这种平和中透出大气的情怀。 </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16:56
<P>三、意识流、蒙太奇和拼贴画 </P><P> 从林夕前期和中期的诸多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词人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洗礼,并且在写法上有颇多借鉴。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林夕的创新之处则体现在:他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技巧,并将它与中国传统的、古典的文化积累进行整合。在他后期的许多词作中都体现出一种诗性的、意识流的创作概念。这既是对他早年“以诗入词”的创作理念的延续,也是在写作方法上所做的新的拓展和尝试。这一点在林夕写给王菲的一系列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1995年,林夕为王菲的《Di—Dar》专辑创作了九首粤语词作。其中《迷路》、《我想》、《无题》、《假期》等作品都是以意识流为主导。他在后来的访谈中亦证实了该专辑的创作灵感源自中国长篇意识流小说第一人——刘以鬯的代表作《酒徒》。下面,试将《迷路》与《酒徒》的片段作一次对比: </P><P> “长针追求短针于无望之中……生锈的感情又逢雨天,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推开窗,雨滴在窗外的树枝上眨眼。雨,似舞蹈者的脚步,从叶瓣上滑落。打开收音机,忽然传来上帝的声音,我知道应该出去走走了。”
——《酒徒》9 </P><P> “黄,像雨后黄昏。蓝,像世上男人。携同着前尘一起远行,红灯,绿灯,红灯。面前是你面庞,绝色,绝色。回头但觉剧情,褪色,褪色。沉沦在茫茫思想旅程,为何是非黑白,绝不分明?……情,是往日情感。时,是昨日时针。携同着前尘一起远行,困在记忆的森林。”
——《迷路》
《酒徒》中,作者为了表现主人公心绪的烦闷、飘忽和失意,选择了“雨”、“烟圈”、“时针”、“舞者”等意象。“在烟圈里捉迷藏”也是隐喻,喻思想的迷茫、找不到精神寄托。《迷路》中,林夕同样采取了第一人称的自叙视角,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用“我”的心灵去感受,而非纯客观的叙述。词作取一个“追忆”的视角,在表现主人公于爱情中迷失的感受时,选择了“雨”、“红灯”、“时针”、“森林”等意象,并以“黄”、“蓝”“红”、“绿”等浓烈的色调带动情感,给人带来一种“浓情化不开”的感受。词人将“记忆”比作“森林”,不仅呼应了前面“在茫茫思想旅程”中的“沉沦”,也隐喻了情感的失落和寻不到出路。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林夕在词中秉承了刘以鬯高度的想象力,经过了个人的再创造,用意象跳跃和自由联想表明意识流动的节奏,在意识无次序流动的描写中,在这些寓意繁多的意象里,强化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当然,词人抛掉了《酒徒》“潮湿记忆”背后的痛苦性、现实性与时代性。这和词作这个载体的指向有关,我们大可不必吹毛求疵,毕竟小说与流行歌词所肩负的文学使命是不同的。
在林夕后期意识流化的作品中,最知名的当属1998年获“台湾金曲奖最佳填词”的《脸》。词作将诗性内蕴潜身其中,同样给人带来了类似意识流小说的观感: </P><P> “呼吸,是你的脸,你曲线在蔓延。不断演变那海岸线,长出了最哀艳的水仙。攀过你的脸,想不到那么蜿蜒。在你左边的容颜,我搁浅,我却要继续冒险。……湿湿的汗水,不只一点点,你眉头是否碰上黄梅天?来吧,滋润我的沧海桑田,你每一脸,是我一年,已好久不见……” </P><P> 此词收录在同年王菲推出的国语专辑《唱游》中。一向惯写粤语歌词的林夕在填国语词的时候显得更为抽象,比兴手法的运用也更为密集。对此,曾有不少人试图在词义上加以解释,例如“以呼吸流过脸庞,联想到海岸曲线,因迷恋之深,固得出‘水仙’意象”等等。确有合理成分,只是诗性不耐解释,正所谓“诗作而不释”,任何望文生义只能敲破词作形式上的美感,而沦为注者的游戏。这首作品除了给人们的解读提供了乐趣以外,其用词的想象力和流畅美感也折服了所谓专业人士,获得最佳填词奖,可谓实至名归。
然而,在《脸》这首作品中,最容易让人忽略的是作为歌曲的变奏部分在词中穿插的一段: </P><P> “最好没有人会明白我说什么,只有你听懂我想什么。没有,没有一脸沉默。什么?我没说什么,我没说什么。” </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17:43
<P>在这里,林夕采用了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间离化”处理,打断了主人公喃喃自语式的内心独白,让她突然面向观众开口说话,并对那些听得一脸茫然或沉默的观众进行了一番调笑戏谑。这种对意义的消解所带来的陌生化效果,也使读者的心灵跳出了上下文所营造的扑朔迷离的情境幻觉,由美感中心返归以理智为主导的物性轨道,颇具后现代色彩。
1999年收录在《只爱陌生人》专辑中的《催眠》堪称林夕后期意识流词作的经典: </P><P>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第一件玩具带来的安慰,太阳上山,太阳下山,冰淇凌流泪。第二口蛋糕的滋味,第二件玩具带来的安慰,大风吹,大风吹,爆米花好美。……忽然天亮,忽然天黑,诸如此类,远走高飞。一二三岁,四五六岁,千秋万岁……” </P><P> 在《只爱陌生人》这张专辑的部分作品中(如《开到荼靡》、《百年孤寂》),由于林夕尝试着用佛家精神去解决情感问题,导致了许多人诟评其词作晦深,更有人指摘《催眠》一类歌词全无意义,违背了“形散神不散”的文学精髓。事实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催眠》一类歌词的内容?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能指”和“所指”的概念,而只有在“能指”中认知“所指”,方可把握意识流作品的内涵。
《催眠》中,词人以一系列简单跳脱的意象(“蛋糕”、“玩具”、“太阳”、“冰激凌”、“大风”、“爆米花”、“药水”)描绘了个人对生命中所遭遇的几段不同感情的体悟(“蛋糕”的甜与“药水”的苦;“冰激凌”的泪与“爆米花”的美;“太阳”的温暖与“大风”的寒冷),带出一种时间流逝、空间变动的“千帆过尽”的况味。这一点和他在《不夜情》中所写的“一弯身躯,多少过客”的感慨相似。
以“时光”为主题,原本就是意识流小说的主旨意象,像《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都有相当著名的时间性的切入。而在《只爱陌生人》这张专辑里,除了《催眠》外,同样出自林夕之手的《当时的月亮》、《百年孤寂》、《守望麦田》等词作也都在诉求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概念。若潜心细味,应该不难发现词人的良苦用心。 </P><P> 九十年代中后期,林夕对西方现代手法与技巧的吸纳更鲜明地体现在了他的文字运用上。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这种不可复制的个人语感从以下例子中便可见一斑。先看这首写于1996年的《红》: </P><P> “红,像蔷薇任性的结局。红,像唇上滴血般怨毒。从晦暗里漆黑中那个美梦,从镜里看不到的一份阵痛,你像红尘掠过一样,沉重。……红,像年华盛放的气焰。红,像斜阳渐远的纪念。是你与我纷飞的那副笑脸,如你与我掌心的生命伏线,也像红尘泛过一样,明艳。” </P><P> 如果把“比喻”看成是林夕后期词汇广场中一座颇为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那么《红》就是它顶端最亮的那盏明灯。有人把这首词比作是一座迷宫,说它有很多很多的入口,但进去之后却找不到出路。其实“红”本身就是一个蕴涵丰富的象征符号,从中国传统习俗看,它代表着“喜气洋洋”、“大富大贵”、“功成名就”……但在林夕的眼里,“红”同样可以走向它自身的对立面。在“明艳”与“沉重”、“美梦”与“阵痛”、“绝色”与“伤口”等一系列的两两相对中,词人写出了滚滚红尘中“功利”本身的虚空本质。
在表现手法上,则明显借鉴了现代电影和绘画的技巧。从整体上用类似蒙太奇的镜头组接使词作投射出影像般的魅惑神韵,具有极强烈的视觉感与现代色彩。而这种视觉感之所以能带出立体透视的效果,则源自在细节上对“拼贴”手法的运用。“拼贴”意为托裱与粘贴,一组概念同时拼贴于一个平面,一个拼块与另一个拼块间似乎没有什么必然关联,但通过一组语符的排列,构成特殊的时空、特殊的互动。不仅具有巧妙的隐喻作用,而且在平面上构成三维空间感,即法国画家塞尚所说的“视觉立体透视效果”。10这一点在词中表现为“蔷薇”与“任性”、“唇”与“怨毒”、“年华”与“气焰”、“斜阳”与“纪念”的两两结合。此种抽象的风格的确带有立体画的现代感。</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19:12
<P>结语 </P><P> 朱耀伟所提出的论点为我们分阶段总结林夕的词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他从当代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出发,将流行歌词的赏析角度分为四种,即:作者(词人背景、心理、风格)——文本(修辞、意象、场景、布局)——读者(实用效果、是否切中读者心声)——文化(身份认同、性别、城市空间)。13综合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简略地概括出林夕三个阶段的创作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1.(1986年—1989年):探索期。以内心烛照客观世界,关注自我生存处境。词作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尚未鲜明地独立出来,处于混沌期。
从“文本”和“读者”这两个角度看林夕早期的创作,往往显得文学性有余而流行性不足。但如果从“作者”的视角出发,这一切却又显得有理可寻。这一时期,林夕经历了由词评人到创作人的转变(1982—1986年,在业余词会写专栏词评),同时又肩负着词人和诗人的双重身份(1986—1990年,与洛枫等人合办《九分一》诗刊)。从理论到实践,从新诗到歌词,这些身份的转换使得他在这一阶段的艺术探索上呈现出变动不居的驳杂状态。所以说,Raidas时期的林夕更像是一个率性徘徊在时代边缘的游吟诗人,“我手写我心”,而城市空间的文化想象则在他的作品中缺席。着重细节、偏爱哲理、学院派气息浓重是林夕早期词作的显著特点。幸而,唱片工业的现实运作使他的认识逐步深化,“以诗入词”的创作理念也由早年纸上谈兵式的单向构想变成了在实践的不断矫正中逐渐成熟的创作路标。
2.(1990年—1994年):转型期。向外转,有了对大时代的凝视、反思和起立。艺术性和思想性二者得兼,从整体上看,偏重思想性的传达。
加入音乐工厂可以看作是早期那位孤独少年的成人礼。林氏词风也由早年怨而带怒式的冷峻孤绝,变成了以诉求心灵沉思为旨归的古典主义的静穆和深远。词人豁然开朗的历史视野也促成了作品题材上的百花齐放。林夕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即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解读(如政治讽喻和写实类作品中所表现的香港的城市空间和港人的身份认同),又能经得起“文本”细读式的推敲。这不仅体现在词人在象征、隐喻、反讽、悖论等修辞技巧上的进一步纯熟,还体现在有的作品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含有意义、评价和阐释的结构。例如在1994年的《愿》中,最为人称道的最后一句——“当结局未揭穿”。词人的巧妙布局使得这最后六个字具有了“四两拨千斤”的份量,刹时将前文的美好全部推翻,给人一种由高峰而跌落的巨大心理落差。所以说作品结构本身便传达出了“愿望常自失落”的人生主题。
3.(1995年—2003年):成熟期。向内转,再次返归个人内心。在文学性与意象性的结合上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从整体上看,侧重艺术性经营。
从文本中心论的视角出发,我们也可以把林夕后两个阶段的创作视为“转喻”和“隐喻”的两极。他在音乐工厂时期的作品多偏向现实主义(其中渗入了诸多古典主义的因素),转喻结构占支配地位。这类作品注重情节的叙述、环境的描写,通过转喻来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指向环境(例如《皇后大道东》和《首都》专辑)。而他后期的作品则偏向浪漫主义(其中渗入了更多现代主义的因素),以隐喻为主导。它们一般很少通过清楚地描写事物的外在具体环境,来表述某种意义,而是尽可能的把意义隐含在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去品味(例如将魔幻、象征、隐喻发挥到极致的《寓言》专辑)。
毋庸置疑,在隐喻类的文学作品中诗性功能较强,因而文学性也就较强。而文学性赖以生存的结构是语言,雅各布森说,诗歌的诗性功能越强,语言就越少指向外在环境,越偏离实用目的,而指向自身14(即指向语言本身的形式因素,如音韵、词语、句法等)。前文提到的林夕后期词作的语言风格恰恰切中此点。然而,仅仅有华丽的修辞与文采终究不能算是一首好词,“情与质”才是最重要的。诚如林夕自己所言,流行歌词运用修辞不代表一定是文学作品,写作也不是为了能成为文学作品而写,那样会失去真诚。好的作品必须出自真感受,而不是让读者觉得词人在炫耀自己的功力。15 </P><P> 法国作家莫洛亚曾经说过:“时间是唯一的批评家,它有着无可争辩的权威,它可以使当时看来是坚实牢靠的荣誉化为泡影,也可以使人们曾经觉得是脆弱的声望巩固下来。”16我们将静待时间对林夕作出的判断。
</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19:58
<P>注释 </P><P>① Raidas:EP专辑《吸烟的女人》,香港,艺视唱片公司,1986。
② Raidas:专辑《传说》,香港,艺视唱片公司,1987。
③ ⑤合辑《皇后大道东》,音乐工厂,1991。
④ 合辑《首都》,音乐工厂,1992。
⑥ 陆游与唐婉无奈分手后,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心中对已逝爱人的眷恋。在他67岁时,重游曾与唐婉邂逅的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诗人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
⑦ 黄耀明:专辑《风月宝鉴》,香港,正东唱片公司,1997。
⑧ 张国荣:专辑《一切随风》,香港,环球唱片公司,2003。
⑨ 梅艳芳:专辑《With》,香港,正东唱片公司,2002。
⑩ 王菲:专辑《只爱陌生人》,香港,百代唱片公司,1999。 </P><P>参考文献 </P><P>1. 阿多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转引自童庆炳、曹卫东:《西方文论专题十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P><P>2. 黄志华:《粤语流行曲四十年》,香港,三联书店,1991。 </P><P>3. 林夕:《黄沾给我们的启示》,香港业余填词人协会会刊《词汇》之林夕专栏《九流十家集谈》,1985。转引自黄志华《香港词人词话》,香港,三联书店,2003。 </P><P>4. 林夕:《一场误会:关于歌词与诗的隔膜》,香港大学学生会《文与艺特刊——中文歌词在香港》,1986。转引自黄志华《香港词人词话》,香港,三联书店,2003。 </P><P>5.同2。 </P><P>6.晴朗:《再谈罗大佑的粤语歌词》,网上乐评,罗大佑音乐联盟网,2002。 </P><P>7.林夕:《诗是自主,词要配合构架》,转引自《香港词人词话》,香港,三联书店,2003。 </P><P>8.朱耀伟:《香港流行歌词研究——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香港,三联书店,1998。 </P><P>9.《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刘以鬯《酒徒》,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P><P>10.第一影响力艺术宝库丛书:《现代绘画奠基者——塞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P><P>11.《张爱玲典藏全集6——散文卷四(1952年以后作品)》,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P><P>12.《JET 当代词典》林夕专访,香港,2004年3月刊。 </P><P>13.《雅俗之间:流行曲与香港文化》系列专题讲座之《中文流行歌词的文学性》,2006年2月,主讲:(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朱耀伟、(著名填词人)林夕。 </P><P>14.《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转引自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P><P>15. 同13。 </P><P>16. [法]莫洛亚:《生活的智慧》,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P><P>17. 五饼二鱼,《从刘以鬯的意识流小说看林夕后期词作》,网上乐评。 </P><P>18.《林夕 赤子三叠》(《母亲》、《赤子》、《Shall We Talk》),网上乐评。
</P>
作者: 汉寿亭侯 时间: 2007-2-7 14:22:44
<P>占个楼,这个一定要好好看看</P><P>我特别喜欢《只爱陌生人》,里面很多歌的意境实在是美</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42:39
<P>最好的林夕给了谁?——王菲?陈奕迅?张国荣?黄耀明?粱汉文?</P><P>至少我是觉得这五者之中。</P><P>多得他……最爱最爱的林dada……</P>
作者: 汉寿亭侯 时间: 2007-2-7 14:48:29
<P>看完了,纯粹的词还是不太欣赏的来</P><P>不过《只爱陌生人》里面的词确实印象很深刻</P><P>嘴唇还没张开来
已经互相伤害
约会不曾定下来
就不想期待
电话还没挂起来
感情已经腐坏
恨不得你是一只蝴蝶
来得快也去得快
给我一双手
对你倚赖
给我一双眼
看你离开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
没有谁忍心责怪
给我一刹那
对你宠爱
给我一辈子
送你离开
等不到天亮
美梦就醒来
我们都自由自在
回忆还没变黑白
已经置身事外
承诺不曾说出来
关系已不再
眼泪还没掉下来
已经忘了感慨
就像一碗热汤的关怀
不可能随身携带</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4:49:17
<P></P><P> 华语乐坛词神,流行乐操盘情圣,香港乐坛首席词人,支撑起华语歌坛半匹江山的作词天皇
张国荣,黄耀明,天后王菲的“御用词人”
被歌迷尊称为“夕爷”
罗兰-巴特说:“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哀不是一场幻觉。”这句话反复被林夕提及。</P><P>他说自己再没有投入情感的资格;他说无论谁给他全世界他都会怀疑;他说哪怕在心花怒放的瞬间,也只是开到荼靡。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身上永远烙下了悲哀的后遗症。因此,他写出的歌词,妖魅横生句句致命伤人伤已滴血的红唇。</P><P>因为他是林夕,所以他永远不会像黄伟文那样,用“今天淌血是我心,明日即将痛在你心”如此赤裸裸怨毒的诅咒去释放情绪。因为他是林夕,所以他只学会用“让这口烟跳升,我身躯下沉”这般自甘沉沦的愁情烦绪来困扰自己。因为他是林夕,所以他的末世纪情怀不依不饶不眠不休,最终在张国荣死后的悼文上用“散聚有时,风光无限”此等悲喜难辨的宣言来告慰心灵。</P><P>所有热恋中的男女,听林夕的歌词并无感觉;所有失恋中的男女,听林夕的歌词要慎之又慎。他就是一把贴胸而藏的利刃,随时能在言谈举止间伤了自己。</P><P>香港乐坛对林夕的评价是——他的词作即性感又感性,快乐中带有颓废,悲哀中略有残忍,解读中总有悲念。他那岌岌可危的“理想”,心甘情愿的“自毁”,让人胆战心惊。</P><P>这,就是妖魅横生的林夕。不断成长,只是为了遗忘。</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5:03:33
前林夕也为王菲写过《无奈那天》这样流畅细腻的作品,但在潘源良、陈少琪等一干词人中间未见特出。直到93年为王菲填了改编自TORIAMOS的作品《冷战》、94年填了改编自COCTEAU TWINS的《知己知彼》《胡思乱想》,再为王菲精心创作《梦游》《纯情》《蓝色时分》等一干作品之后,今时今日所称之所谓“林夕风格”才逐渐成型。<P> 94年王菲出版了《胡思乱想》《讨好自己》《迷》《天空》《盒装精选》《DISC EP》《诱僧OST》等多张专辑,最终以高产优质的大热姿态夺得年度香港最佳女歌手奖,已成为王菲御用词人的林夕可谓功不可没。他为王菲写的《知己知彼》(《胡思乱想》专辑)、《蜜月期》《背影》《我怕》《飘》(《讨好自己》专辑)等作品,都令人拍案叫绝。《知己知彼》里“红裙属我/蓝筹属你/事业陪着你/衣服缠着我”把爱情自私颓靡无望物欲的一面描画得淋漓尽致,《背影》则就是一出凄美的独幕剧,“要是你感到难过/我不会快乐/如形和影做那相同动作/完全来自直觉/接近/但却比你慢了/早了先了后了一步/始终都背着阳光”能把盲目爱情用如此缠绵细腻的笔触摩状出来,恐怕整个中文词坛都无人能望林夕项背。《我怕》一开头就是脆弱而执着的絮语“我怕到再见那一天降临/你与我已化作岩石满布裂痕/更怕我会吻到你的皱纹/宁可相信世上有不死永生”在王菲甜蜜而忐忑的声线里爱情的瞬间永恒让人窒息。</P><P> 95年王菲产出不多,仅一张TRIBUIT的国语翻唱专辑《菲靡靡之音》和一张粤语专辑《DI-DAR》,个人以为两张都是王菲的杰作。林夕包办了《DI-DAR》专辑的九首粤语词作(国语歌《流星》由周耀辉操刀),其中《我想》、《DI-DAR》、《迷路》、《无题》、《假期》都是优秀之作。尤其一首张亚东谱曲的《我想》,唱作俱佳,“可能是/但是未成事/几乎是/但是未成事”林夕在GRUNGE的和弦下利用中文的音节音韵,创造了仿如古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感情心事。《无题》更是用了几近堆切的词汇累叠,把在爱情中心与心磨折消耗的情境推到了极至。《DI-DAR》专辑的词汇已不似《讨好自己》中的沉溺,更多的是一种爱过以后的冷峻观望,带着一些对爱情的不确定甚至微弱的痛恨心态,边缘于爱与痛的夹缝。</P><P> 96年王菲推出了个人创作集《浮躁》,林夕与黄伟文各填了一首作品,余者王菲包办。这是迄今王菲最成功的专辑。全面展现了王菲的创作才华。林夕与黄伟文在专辑中的作品《分裂》《扫兴》俱为保持水准之作。倒是王菲自己填的《堕落》《末日》颇为出彩。值得注意的是,《分裂》是林夕替王菲写的第一首国语词。而年底王菲推出的EP《玩具》,林夕又交了一份完美的成绩单。“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愈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暗涌》中这宿命的一句,端的让人在爱过痛过以后唏嘘不已。“一起渴睡一起醉/不高兴一起去空虚”《玩具》则在BRITPOP清爽的乐音下上演纯情的一幕。“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沧海桑田的《约定》在97年夺得香港电台的最佳词作奖,也不知唱醉了多少痴缠在爱情中的怨女痴男。97年王菲转投EMI,旧东家新艺宝当年推出的《自便EP》《菲卖品》都是96年灌录的旧作。《自便EP》中的《守时》又让人回到了《我怕》悱恻缠绵的状态。“可以/如果你愿意/让我欣赏一遍/纯真少年/成熟后那张动人笑脸/怎样发展/眉目如何变迁”,林夕是不缺好词的,这样的神来之笔在王菲演绎的作品里俯拾皆是。《守护天使》又在音节上玩起了游戏“也许这天使不够好/时刻靠在你路途/路过了但你未必知道/只要天空未老”林夕在前后句的衔接上叠用了同音词,王菲用两个声部演绎副歌,在一个声部唱到前后句的同音词时,第二声部立刻接上,听来啮齿叮咛,回味无穷。精选集《菲卖品》中首次发表的作品《不得了》林夕将王菲特立独行的个性拿捏的恰倒好处,“别人没有的快乐痛苦/我却放大来看仿佛切肤/别人绝对的爱恶好与差/我却偏偏可以置之不顾”作品恍若音乐版的《重庆森林》,让人立时想起王菲在大床上用放大镜找头发的样子,俏皮可爱。
同年百代发行王菲加盟后的首张专辑《王菲》,林夕再次为其创作了绝大部分词作。其中《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风行一时,成为流行语。林夕写到“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依然是迷失在爱情中无法自拔的女子心态,却又不似《背影》中完全的绝望与无望,情绪相类却天地差别,让你不得不佩服词人的功力。林夕在《麻醉》里填“喝醉/我想喝醉/不管爱是一杯开水”,又在《娱乐场》里写“那双人床/解决不了太多欲望”,而在煽情情歌《我也不想这样》中更在“假如世界一瞬间结束/假如你退出/”这样灰色的假设之后,温柔的加上一句“我只是说假如”,王菲此时低吟浅唱,让人恍如见着一个绝色女子缓缓背转身去,天地大翕。97年是林夕第一次大批量创作王菲国语专辑词作,惯写粤语歌词的林夕在填国语歌词的时候显得更为抽象。比兴、排比等手法的运用较为普遍,这一特点在次年王菲推出的年度大碟《唱游》中更为突出。</P><P> 《唱游》中林夕一口气创作7首国粤语词作,其中几乎所有作品都运用了排比句势描摹爱情。《感情生活》里“你很爱我/你只爱我/听得不好意思寂寞”,是痴语也是情语,《情戒》里“不要迷信情变等于灯灭/不要含泪直到与他肯定不再相见”“不要迷信汗腺渗出的绮丽/不要虔信直到懂得怎样去爱魔鬼”,百代在宣传此歌时用了“警世”一词,当是恰如其分,可谓情歌里的箴言。该专辑中不得不提的作品还有一首让人听得死去活来的情歌《红豆》,林夕在个中极大渲染了词作的古典主义色彩,诸如“还没未你把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云云,如同美伦美焕的水晶,惕透晶莹,纤尘不染。而一首王菲亲自谱曲的《脸》,林夕则实实在在后现代了一把,“呼吸/是你的脸/你曲线/在蔓延”“攀过你的脸/想不到那么蜿蜒/在你左边的容颜/我搁浅我却要/继续冒险”。林夕还凭借该作获得当年台湾金曲奖的“最佳词人”奖,可谓名至实归。</P><P> 99年王菲经历婚变,其后的专辑《只爱陌生人》,林夕含蓄隐晦的体达王菲的心态。《当时的月亮》称得上个中翘楚。“当时我们听着音乐/还好我忘了是谁唱/当时桌上有一杯茶/还好我没将它喝完”,恰是因为忘了歌者,才在冥想中留下遗憾之美,恰是因为没有喝完,才给回味预留宽阔空间,偏还要执着,“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而“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这般过尽千帆的醒悟只有真性情的人才能在这样的迂回婉转中如此的咄咄逼人。民谣风格的《当时的月亮》在王菲的演绎下如锃亮的银器,在黄昏的雾气中闪烁光芒,缅怀逝去年华。专辑开首的《开到荼蘼》则别有寓意,“每只蚂蚁都有眼睛鼻子/它美不美丽/偏差有没有一毫厘/有何关系”有乐评当其为情事的隐喻,我却更愿意将它看作是讽喻乐坛明星机制的作品,“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谁曾伤天害理/谁又是上帝/我们在等待什么奇迹”。标题曲《只爱陌生人》先声夺人“我爱上一道疤痕/我爱上一盏灯/我爱倾听转动的秒针/不爱其他可能”温馨况味扑面。CYKONG作曲的《百年孤寂》林夕漂亮的当诗就词:“心属于你的/我借来寄托/却变成我的心魔/你属于谁的/我刚好经过/却带来潮起潮落”“风属于天的/我借来吹吹/却吹起人间烟火/天属于谁的/我借来欣赏/却看到你的轮廓”这后一段词写得尤为气势磅礴,非林夕不能作。其他优秀作品如《催眠》、《蝴蝶》则各有千秋,各胜擅场,精彩处不胜枚举。</P><P> 2000年王菲推出的年度大碟《寓言》则第一次将全部十二首词作交由林夕全权负责。《寒武纪》《新房客》《香奈尔》《阿修罗》《彼岸花》,故事性的串联了爱情的因果。来不及相遇的镜花水月、我说你好你说打扰、嘴唇挑选颜色感情寻找模特、那比梦还沉的叹息、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却记住了……这些羽毛一样薄薄的细节在专辑里神出鬼没,时刻让你的心灵偏离物性的轨道趋向美感的中心。《笑忘书》里林夕写到“从开始哭着嫉妒/到最后笑着羡慕/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如此自省的歌词配合抒情钢琴与王菲天籁般声线,巨大的美感又是怎能用言语形容的?个人以为该专辑最出色的作品当属国粤语版的《萤火虫》(《再见萤火虫》),“天亮你不能见我/天黑至少想念我”“事到如今你不肯亲我/那么至少肯定我”义无返顾的坠落,用萤火虫的象喻来比拟爱情,爱上无法触碰的彩虹,爱上无法分享温暖的灯笼,悲剧意识贯穿始终。写到这里,对林夕深层的热爱已经转变为五体投地的佩服与憧憬,中文词坛有林夕,何其幸哉!</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5:04:33
林夕的词从意象与文学性的结合上,到达了中文词作的一个高度。他的作品往往在音律上朗朗上口,在形式上美绝人寰。很多作品有着先声夺人的效果。首先体现在词作的题目上。林夕的许多作品题目都套用了一些著名作家的文学著作,使人眼睛一碰尚未观作品全貌就已有了意象上的联想。比如为王菲写的《百年孤寂》是用的马尔克斯的大作,《开到荼蘼》和《阿修罗》都是亦舒的书名,《守望麦田》显然是受塞林格的影响,至于《笑忘书》是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力作,《背影》让人不禁想起朱自清的散文,(林夕还帮黄耀明写《明明不是天使》为亦舒书名、周华健《浓情化不开》为徐志摩散文名等),虽然词作本身与文学著作并无太大关概,却也在形式上极具诱惑。 <P> 林夕词作在意象表达上的高人一等来自于他文学上的造诣。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的林夕擅用各种修辞描绘缱绻情感,绝少明修栈道的直抒胸臆,多的是陈舱暗渡的婉转迂回。排比、比兴、象喻是其最常用的手法,用婉转曲折甚至隐晦的方式摹饰复杂多变的情感,更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耳/不要听/雨声乱撞/眼不见光/只见远方/口不要讲/心在盲”(《飘》)构筑的是感官的乌托邦,“边走边爱人山人海/拿着车票微笑着等待/而我从未站在/关了灯的月台”(《不爱我的我不爱》)用列车比喻爱情,描绘对待感情的坚强态度,“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蝴蝶》)又把爱情比喻为绚烂而脆弱的蝴蝶,失败以后不怨不泣不忍心责怪,这些笔触都让人回味无穷。 </P><P> 林夕的词时时出彩还在于他敏感于对细节的捕捉。“你的衣裳今天我在穿/未留住你却仍然温暖”(《暧昧》),“还记得旅馆的门牌/还留住微笑的神态”(《约定》),“不要偷看你一秒/是害怕突然会偷笑/会突然爱个没了”(《DI-DAR》),这些生活里的细节在林夕的笔下或俏皮或哀婉,或缠绵或凝重,无不很好的表达了歌曲的意境。 </P><P> 强烈的悲剧意识、不安全感、宿命感也是林夕词作能打动人心,具有摄人心魄魅力的原因之一。“然后睁不开两眼看命运光临/然后天空又在布满密云”,《暗涌》的宿命感强烈却仍能读出一点倔强的意味,至于《百年孤寂》“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则是彻头彻尾的在宿命中超脱了。“再次听见你说你好爱人/我怕我会糊涂的从幻觉里下沉”《我怕》可说是最集中的体现了林夕词作的不安全不确定的犹疑“更怕每晚发觉我一个人/没法靠沉没去记住你的声音”。《背影》、《知己知彼》、《冷战》、《萤火虫》、《红豆》、《我也不想这样》都是有着庞大悲剧意识的作品,让读者在孤独的哀伤里下陷沉沦,感动得无以复加。 </P><P> 切合音律也是林夕成功的关键之一。比如上文提到的两首作品《守护天使》、《我想》。词义流畅的基础上读起来抑扬顿挫啮齿叮咛,自然为词作增添分数。比如99年的作品《守望麦田》,副歌部分“空空两手来挥手归去阅过山与水/水里有谁未必需要一起进退”这里去、水、谁、需、退在粤语里压同韵,便似在反复同音词中将歌曲激情推至高潮,听来酣畅淋漓。 </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5:05:23
在填词方面,还有一位林氏。他既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也可以毫不费力的划清和通俗的界限,却又总被流行先锋们追逐。 <P> 他,当然就是林夕了。 </P><P> 准确的说,林夕不姓林,原名梁伟文,1961年12月7日生于香港。林夕不过是一个笔名,是将"梦"拆开而得,而林中夕阳的意境也颇为诗情画意--这让我想起吴文英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心上秋,指的就是一个"愁"。 </P><P> 1987年,在香港大学主修中文和翻译硕士的林夕,为当时的Raidas乐队填写了一首《别人的歌》,并因此在香港商业电台举办的"中文歌曲擂台赛"中夺得"最佳填词人奖"。88年同样给Raidas一首更富盛名的《吸烟的女人》。从此后,林夕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据说已经有2000多首作品,而他自己也从游离的词作者、辛劳的上班族,变成了资深的写手,所有歌手希望合作的音乐人,以及所有凡是涉及填词方面奖项的常胜将军,并已担任香港商业电台的创意总监。 </P><P> 大概,创意总监这个职位是最适合他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在留意华语歌坛的时候不会惊叹于林夕在词作方面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蕴涵在简单词语中无尽的"活色生香"以及似乎永远不会停滞的创作灵感。有小道消息说林夕寻找灵感的方法是看书,看画还有就是洗澡--说最多的一晚,共洗了4次澡!(只怕我等一般人,就算在浴缸里泡上一晚,也写不出象"这世界 即使爱到枯竭 即使吻到苦涩 也要惜别 别叫嚷 让青春比猛火嚣张 长得比宇宙更丰满 满泻到我身上 就这样 让喘息比叹息铿锵 唱得比约誓更惊世 世间会更扰攘"这等的句子来)。 </P><P> 据林夕自己说:"我自己夜晚在家中写,喜欢开电视,播影带,由它播映不看,只用作声画刺激。"——好一个夜、好一个音画、好一个刺激。 </P><P> 在林夕第一首作品《别人的歌》里,已经透着一种别样的基调——大约是悲观吧?他写到:"渐暗的灯火 却叫醒我 仍然如旧磋跎别人的歌 别人风光藏着我一生痛楚只恐怕像首歌 重覆的渡过"。而次年的《吸烟的女人》中,林夕更将本来普通常见的景况写的更加令人心痛,虽然全词没有一点哭哭泣泣的词语,却素描般勾勒出那个车里的女人,我们甚至看到她褪色的红指甲中点燃的烟、感觉到那种对自己前途命运不可把握的无奈:"不断吐烟 因她一早已习惯 将冷却了的烟去用力弄熄 不断吐烟因她不想去习惯 剥去了镜框 看命运在转弯拚命循环"。 </P><P> 这种无奈和宿命感,少许的悲观情绪,始终是林夕词作的特点。 </P><P> 林夕的词,尤其讲究犹如古诗词一样的工整和压韵。最早如1992获得香港電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的,也就是电影《双镯》的主题曲《似是故人來》,就相当工整富有韵律,而且几乎每行都是13字,令人拍案叫绝。 </P><P> "台下你望台下我做你想做的戏 </P><P> 台下你望台下我做你想做的戏 </P><P> 前事故人忘忧的你可曾记得起 </P><P> 欢喜伤悲老病生死说不上传奇" </P><P> 还有很多这样的代表,只不过似乎笔者远远没有那么深的造诣去细细分析。 </P><P> 林夕并不是因为写情歌出道或者成名,上面提到的最初的两首作品《别人的歌》《吸烟的女人》以及在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工作后的《皇后大道东》,及《危机游戏》,《人海中我是谁》《四季歌》都与爱情无关。但是奇怪的是,最为我们熟悉的林夕,却以情歌闻名--所以按照林夕的话,他不过是"情非得已写情歌",却讨得众人欢心。 </P><P> 说到情歌的林夕,肯定要说到王菲。从王菲第一张粤语专辑开始,林夕就提笔为她填词,到现在他们似乎已成为最为和谐默契的搭档,有王菲的作品,就有林夕。但是不仅我们从来没有见到或者听闻他们有过另外的接触,连林夕自己讲和王菲彼此从来没有过细细的谈话或者交流,他了解的王菲也不过大多来自报纸上严肃或者花边的新闻! </P><P> 吓!一直认为王菲是一个奇妙的人,却被另一个更奇妙的人以如此奇妙的方式诠释的如此恰当和完美。 </P><P> 于是,私下想他们还是不要深深接触的好,距离反而更容易激发彼此的想象,才会有王菲嘴的的林夕和林夕笔下的王菲。 </P><P> 林夕的词容易让人感动到落泪,有文章说看林夕的词落下的眼泪,足可以扑灭几场森林大火。而林夕自己却说;"填一首对自己无特别感觉的词随时得到满街共鸣,反而动用私人感觉,掏心掏肺填的词却未必能够与流行程度成正比。"希望这不是林大师对我们这些容易感动容易落泪的凡人的嘲笑…… </P><P> 不管如何,在我喜欢林夕的词开始,确实已堕落到仅限于陶醉于文字上的优美和自己细微感觉的变化,哪管这种感动有没有意义…… </P>
作者: 北看台的老鼠 时间: 2007-2-7 16:37:07
晕,音乐学院学术论文
作者: 北看台的老鼠 时间: 2007-2-7 16:40:39
<P>林夕和他的大陆同行们的不同在于他呼吸的是自由的空气,</P><P>如果你还记得小时候唱的那些乔羽填词的儿歌。</P><P>That's all.</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7:02:30
<P>不只是楼上的说的那么简单吧……</P><P>平台更宽广是一个因素,但不是绝对……不然香港填词人也千千万万,怎不见都成“夕爷”?</P><P>相对自由的制度不等于没有钳制,不然林夕也不用通过“写情歌”表达世间百态……</P><P>ps:这不是什么音乐学院的论文吧……</P>
作者: 汉寿亭侯 时间: 2007-2-7 18:00:37
<P>萤火虫、再见萤火虫,不是太喜欢。歌词比较悲伤,但是曲调又有些高亢,不搭调,给人感觉很噪</P><P>寒武纪、新房客等都不错,但是必须特别平静的时候才能听。</P><P>你喜欢不如我喜欢、不爱我的我不爱倒是不错的</P><P>感觉作为歌词,和曲调是否匹配还是最关键的</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8:18:22
<P>多得他。迷魂纪。是近来最爱。</P><P>每个时期有不同迷恋吧。</P><P>曲调好否关系歌是否好听入耳。词好否是文字表达艺术。</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7 18:19:44
林夕为王菲写的寓言五部曲…… <<寒武纪>>象征很远的时代,感情的开端;<<新房客>>象征的是爱上一个人时的忐忑和孤单;<<香奈儿>>说的是出现了第三者;<<阿修罗>>象征的是感情中的妒忌和冷战;<<彼岸花>>是佛家语,说的是一段感情毁灭了,还可能在另一个地方再生.
作者: 蓝黑永不褪色 时间: 2007-2-8 02:10:10
<P></P>愿你今夜别离去 <p></p></P>曲:MATSUMOTO TOSHIANI/ANIMOTO MASUSHI<p></p></P>词:刘卓辉</P><p> </p></P>但愿在午夜陶醉<p></p></P>世界变恬静湖水<p></p></P>过去那往事在飘远去<p></p></P>两眼合上 朦胧的泪<p></p></P>但愿是冷漠憔悴<p></p></P>看透了世事玄虚<p></p></P>远处那灿烂美景却要继续追<p></p></P>多少个梦已累 多少次再失去<p></p></P>是你伴我渡过了最空虚<p></p></P>愿你今夜别离去<p></p></P>在我依稀的爱里<p></p></P>那一刻美丽是错对<p></p></P>不管有没有允许<p></p></P>愿你今夜别离去<p></p></P>但你匆匆地告退<p></p></P>那披星戴月前尘里<p></p></P>为了伴着谁<p></p></P>但愿是冷漠憔悴<p></p></P>看透了世事玄虚<p></p></P>远处那灿烂美景却要继续追<p></p></P>多少个梦已累 多少次再失去<p></p></P>是你伴我渡过了最空虚<p></p></P>愿你今夜别离去<p></p></P>在我依稀的爱里<p></p></P>那一刻美丽是错对<p></p></P>不管有没有允许<p></p></P>愿你今夜别离去<p></p></P>但你匆匆地告退<p></p></P>那披星戴月前尘里<p></p></P>为了伴着谁<p></p></P>愿你今夜别离去<p></p></P>在我依稀的爱里<p></p></P>那一刻美丽是错对<p></p></P>不管有没有允许<p></p></P>愿你今夜别离去<p></p></P>但你匆匆地告退<p></p></P>那披星戴月前尘里<p></p></P>为了伴着谁</P>http://www.tingtingmp3.com/36684/liming/liuzhuzheyike/yuannijinyebieliqu(yue).wma</P>
作者: 蓝黑永不褪色 时间: 2007-2-8 02:48:46
<P>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粤语歌了.不过有几个地方一直都听不明白意思.请LZMM帮忙分析一下.<p></p></P>1.“但愿在午夜陶醉,世界变恬静湖水,过去那往事在飘远去,两眼合上 朦胧的泪。”象征很远的时代,感情的开端?</P><p> </p></P>2.“多少个梦已累 , 多少次再失去, 是你伴我渡过了最空虚, 愿你今夜别离去, 在我依稀的爱里, 那一刻美丽是错对,不管有没有允许”象征的是爱上一个人的忐忑和孤单?<p></p></P><p> </p></P>3.“但愿是冷漠憔悴, 看透了世事玄虚, 远处那灿烂美景却要继续追。”这应该是佛家语吧?说得是一段感情毁灭了,还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再生?哎~,佛学可真难懂啊。</P><p> </p></P>勉勉强强,7拼8凑的,总算是凑够了3部曲。还有2部,实在是凑不出来了。把IB加上,还差一部,他要是叫IIB,也就不会让偶这么伤神了。</P><p> </p></P>另外以后蛋糕,冰激凌,爆米花之类的是不敢再吃了;晴天,但是刮大风的日子也不上街了;不幸要是生病了,只吃药,也不打点滴的说。原来竟然都有这么复杂的引申…<p></p></P><p> </p></P>大半夜的,我都在说些什么啊。最好没有人会明白我说什么,只有你听懂我想什么。没有,没有一脸沉默。什么?我没说什么,我没说什么。恩,就是这样。<p></p></P><p> </p></P>音乐还算好听吧?千万不要打断了主人公喃喃自语式的内心独白,要不就中了“离间计”了。哈哈<p></p></P><p> </p></P><p> </p></P>“依照我个人的理解,文学首先不是自身,它更多的是文化的承载和生存的观照,但同时它又是自身,它有自己独特的观照方式,必得以形象的文字、审美的意象诉诸读者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或遐思。”<p></p></P><p> </p></P>这句话要是前后顺序更正一下,我想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吧。我也不知道了。<p></p></P><p> </p></P><p> </p></P>
作者: luxue111 时间: 2007-2-8 09:02:17
<P>一个林夕多少梦</P><P>一份秋心多少愁</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10:13:02
<B>以下是引用<I>蓝黑永不褪色</I>在2007-2-8 2:48:46的发言:</B>
<P>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粤语歌了.不过有几个地方一直都听不明白意思.请LZMM帮忙分析一下.
<p>1.“但愿在午夜陶醉,世界变恬静湖水,过去那往事在飘远去,两眼合上 朦胧的泪。”象征很远的时代,感情的开端?
<p>
<p>
<p>2.“多少个梦已累 , 多少次再失去, 是你伴我渡过了最空虚, 愿你今夜别离去, 在我依稀的爱里, 那一刻美丽是错对,不管有没有允许”象征的是爱上一个人的忐忑和孤单?
<p>
<p>
<p>
<p>3.“但愿是冷漠憔悴, 看透了世事玄虚, 远处那灿烂美景却要继续追。”这应该是佛家语吧?说得是一段感情毁灭了,还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再生?哎~,佛学可真难懂啊。
<p>
<p>
<p>勉勉强强,7拼8凑的,总算是凑够了3部曲。还有2部,实在是凑不出来了。把IB加上,还差一部,他要是叫IIB,也就不会让偶这么伤神了。
<p>
<p>
<p>另外以后蛋糕,冰激凌,爆米花之类的是不敢再吃了;晴天,但是刮大风的日子也不上街了;不幸要是生病了,只吃药,也不打点滴的说。原来竟然都有这么复杂的引申…
<p>
<p>
<p>
<p>大半夜的,我都在说些什么啊。最好没有人会明白我说什么,只有你听懂我想什么。没有,没有一脸沉默。什么?我没说什么,我没说什么。恩,就是这样。
<p>
<p>
<p>
<p>音乐还算好听吧?千万不要打断了主人公喃喃自语式的内心独白,要不就中了“离间计”了。哈哈
<p>
<p>
<p>
<p>
<p>
<p>“依照我个人的理解,文学首先不是自身,它更多的是文化的承载和生存的观照,但同时它又是自身,它有自己独特的观照方式,必得以形象的文字、审美的意象诉诸读者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或遐思。”
<p>
<p>
<p>
<p>这句话要是前后顺序更正一下,我想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吧。我也不知道了。
<p>
<p>
<p>
<p>
<p>
<p>
<p>
厄,偶想一句话就可以解答你这些疑问吧,这首词并不是林夕写的……
偶单只钟情林夕的意象。
黎明这首歌的词应该是很通俗很大陆的吧。
作者: 北看台的老鼠 时间: 2007-2-8 11:35:56
<B>以下是引用<I>四月苇</I>在2007-2-7 17:02:30的发言:</B>
<P>不只是楼上的说的那么简单吧……</P>
<P>平台更宽广是一个因素,但不是绝对……不然香港填词人也千千万万,怎不见都成“夕爷”?</P>
<P>相对自由的制度不等于没有钳制,不然林夕也不用通过“写情歌”表达世间百态……</P>
<P>ps:这不是什么音乐学院的论文吧……</P>
<P>当然我指的是同样的天才,嗯</P>
<P>ps:也许只是严格的论文格式</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12:29:41
<B>以下是引用<I>北看台的老鼠</I>在2007-2-8 11:35:56的发言:</B>
>
<P>当然我指的是同样的天才,嗯</P>
<P>ps:也许只是严格的论文格式</P>
偶觉得“天才”一词是褒奖林夕的成就,也有点忽略他的心血和付出了……
ps:这的确是一篇毕业论文……不过不是音乐学院的……嘻嘻。
作者: 躲o⌒_べo躲 时间: 2007-2-8 12:47:40
王菲和黄耀明,比较喜欢,一个声音干净,一个声音忧伤
作者: vickixiong 时间: 2007-2-8 13:29:45
黄耀明的四季歌也是林夕作的词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8 13:46:28
<P>可以说没的那首经典的歌不是由林夕作的词。没有他的作词歌曲便失去了灵魂。</P><P>以前不经意间听到许多好听的歌,得知都是林夕作词,心里备感欣慰。</P><P>PS 我会把这些全部打印出来。收藏。</P><P>张国荣 王菲 林夕都是我所喜欢的。</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15:09:33
<B>以下是引用<I>zuoliang</I>在2007-2-8 13:46:28的发言:</B>
<P>可以说没的那首经典的歌不是由林夕作的词。没有他的作词歌曲便失去了灵魂。</P>
<P>以前不经意间听到许多好听的歌,得知都是林夕作词,心里备感欣慰。</P>
<P>PS 我会把这些全部打印出来。收藏。</P>
<P>张国荣 王菲 林夕都是我所喜欢的。</P>
建议去听梁汉文的《一小时冲印》《七友》《情常在》等。个人觉得很林夕。而且也是真的很好听。
阿菲自然不必说。前后二十年都多得她,不然听谁唱歌。
eason的嘻皮是别样的忧伤吧。eason有趣,喜欢一切有趣的人。
黄耀明是唯一唱阿菲的《暗涌》不会被偶骂的歌手吧。但是他的曲子太电子,偶不是太听得来。但只看夕爷给他写的精品词,已是足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8 15:11:55编辑过]
作者: 北看台的老鼠 时间: 2007-2-8 16:37:59
<P>林夕词作一览:(请点击年份查阅详细资料)
1986
代表作:《吸烟的女人》(RAIDAS)
1987
代表作:《别人的歌》(RAIDAS)
1988
代表作:《永远作伴》《抱紧我》《是谁幼稚》(杜德伟)、《无需要太多》(张国荣)
1989
代表作:《侧面》(张国荣)、《80岁后》(谭咏麟)、《天作之合》(李克勤)
1990
代表作:《多得他》《哭墙》(王靖雯)、《无名分的浪漫》(黎明)
1991
代表作:《皇后大道东》(罗大佑)、《似是故人来》(梅艳芳)、《如果你知我苦衷》(周慧敏)
1992
代表作:《回來吧!》(草蜢)、《我狠心伤你吗?》(刘德华)、《火热动感LaLaLa》(群星)
1993
代表作:《女人心》(梅艳芳)、《爱多一次 痛多一次》(谭咏麟)、《花非花》《不夜情》《边走边唱》《忽尔今夏》《四季歌》(黄耀明)、《永远寂寞》(刘德华)、《情敌》(王靖雯)。
1994
代表作:《新不了情》(万芳)、《我爱我》(罗文)、《冷战》(王菲)、《愿》(林忆莲)、《谁人知》(刘德华)、《冷战(国)》《胡思乱想》《蓝色时份》《梦游》《背影》(王菲)、《怎么天生不是女人》(草蜢)、《天下浪子不独你一人》(吴倩莲)、《昨晚你已嫁给谁》(周华健)
1995
代表作:《我们不是天使》《春光乍泄》(黄耀明)、《追》(张国荣)、《风笑痴》《天下有情人》(周华健)、《不拖不欠》(郑秀文)、《仿如隔世》(彭羚)、《多谢关心》(张智霖)、《di-dar》《暧昧》(王菲)
1996
代表作:《红》《怪你过分美丽》《意犹未尽》(张国荣)、《万人迷》《甜美生活》《晚节不保》《青春残酷物语》(达明)、《暗湧》《约定》《玩具》《敷衍》(王菲)、《天衣无缝》(林忆莲)、《浓情化不开》(周华健)、《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张学友)
1997
代表作:《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麻醉》《闷》《人间》(王菲)、《风月宝鉴》(黄耀明)、《寻开心》(赵学而)、《半生缘》(黎明)、《再见二丁目》(杨千嬅)、《黑山老妖》(郑中基)、《阿门》(许志安)、《明知故犯》(许美静)、《色情男女》(莫文蔚)、《为甚么是你》(梅艳芳)
1998
代表作:《感情生活》《脸》《红豆》《情诫》(王菲)、《我什么都没有》《我的快乐时代》《黄金时代》(陈弈迅)、《这些年来》(张国荣)、《出埃及记》(杨千嬅)、《越吻越伤心》(苏永康)、《风云》《一对对》《虫儿飞》(郑伊健)、《只爱陌生人》(张亚东)、《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谢霆锋)、《今生不再》(黎明)
1999
代表作:《开到荼靡》《当时的月亮》《催眠》《只爱陌生人》《百年孤寂》《蝴蝶》《守望麦田 (粤)》(王菲)、《左右手》(张国荣)、《幸福摩天轮》(陈弈迅)
2000
代表作:《我坐在这里》《至少还有你》(林忆莲)、《突然想起你》(萧亚轩)、《要多美丽有多美丽》(彭羚)、《K歌之王》(陈弈迅)、《如果东京不快乐》《少女的祈祷》(杨千嬅)、《寒武纪》《新房客》《香奈儿》《阿修罗》《彼岸花》《笑忘书》《给自己的情书 (粤)》(王菲)、《禁果花》《蕭邦寫 "的歌》(郑秀文)、《一路上 (国)》(张学友)
2001
代表作:《幻听》《冬至》(莫文蔚)、《Shall We Talk》(陈弈迅)、《有病呻吟》(张学友)、《终身美丽》(郑秀文)、《迷魂记》《流年》(王菲)、《烂泥》(许志安)
2002
代表作:《我还能爱谁》(许志安)、《如果你是李白》(莫文蔚)、《你的背包》(陈弈迅)、《明年今日》《人来人往》(陈弈迅)、《上一次流泪》(郑秀文)
林夕获奖记录
1986年
ABU亚太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亚军《吸烟的女人》
1987年
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别人的歌》
1988年
CASH电台及电视台粤语流行曲最广泛演出奖《从今以后》(TV)
1990年
CASH电台及电视台粤语流行曲最广泛演出奖《还看今朝》(ATV)
1991年
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似是故人来》
1992年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似是故人来》
1993年
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红颜白发》
1994年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女人心》
1995年
CASH个人最多流行新作演出奖
CASH电台及电视台粤语流行曲最广泛演出奖《春光乍泄》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追》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填词人大奖
新城电台劲爆传媒填词人
1996年
CASH个人最多流行新作演出奖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佳歌词奖《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填词人大奖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至尊歌曲《春光乍泄》
新城电台劲爆传媒填词人
1997年
CASH个人最多流行新作演出奖
CASH个人最多作品演出奖(487首)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佳歌词奖 《再见二丁目》
有线YMC至尊幕后赢家
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约定》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填词人大奖
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半生缘》
1998年
CASH个人最多流行新作演出奖
CASH个人最多作品演出奖(488首)
CASH电台及电视台粤语流行曲最广泛演出奖《越吻越伤心》
四台联颁音乐大奖歌曲奖《情诫》
四台联颁传媒大奖--作词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今生不再》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至尊歌曲《越吻越伤心》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填词人大奖
1999年
CASH个人最多流行新作演出奖
CASH个人最多作品演出奖(537首)
CASH电台及电视台粤语流行曲最广泛演出奖《教我如何不爱他》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佳填词奖《一枝花》
四台联颁歌曲大奖《幸福摩天轮》
四台联颁传媒大奖--作词
台湾金曲奖流行音乐作品类(个人奖部分)--最佳作词人奖《脸》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至尊歌曲大奖《左右手》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填词人大奖
新城电台劲爆年度歌曲大奖《左右手》
2000年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佳填词奖《给自己的情书》
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作词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填词人大奖
2001年
2001 CASH金帆音乐奖最佳流行音乐作品《给自己的情书》
2001 CASH金帆音乐奖最佳另类流行音乐作品《寒武记》
中国《音乐风云榜颁奖礼》最佳作词(港台)
四台联颁歌曲奖(作词)《有病呻吟》
四台联颁传媒大奖--作词
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填词人大奖
</P>
<P>林夕和beyond也有过很多合作,这首《预备》是第一篇</P>http://kkk.zly99.com/lei/cnzuhe/beyond/gx/yb.wma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7-2-8 17:17:39
为商业化服务的文学,没什么好讨论的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8 17:44:58
<B>以下是引用<I>四月苇</I>在2007-2-8 15:09:33的发言:</B>
>
建议去听梁汉文的《一小时冲印》《七友》《情常在》等。个人觉得很林夕。而且也是真的很好听。
阿菲自然不必说。前后二十年都多得她,不然听谁唱歌。
eason的嘻皮是别样的忧伤吧。eason有趣,喜欢一切有趣的人。
黄耀明是唯一唱阿菲的《暗涌》不会被偶骂的歌手吧。但是他的曲子太电子,偶不是太听得来。但只看夕爷给他写的精品词,已是足够。
好把,有时间去听听梁汉文和黄耀明的歌把,我还真的不是了解。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至于eason 觉得他还是个不错的歌手的。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17:59:56
<B>以下是引用<I>流水落花</I>在2007-2-8 17:17:39的发言:</B>
为商业化服务的文学,没什么好讨论的
那你可以不用进来……
凭什么说都是为商业服务的……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18:03:41
<B>以下是引用<I>zuoliang</I>在2007-2-8 17:44:58的发言:</B>
好把,有时间去听听梁汉文和黄耀明的歌把,我还真的不是了解。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至于eason 觉得他还是个不错的歌手的。
偶推荐的那几首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七友》原来是化写了白雪公主的故事,真是让偶吓一跳。
黄耀明和哥哥合唱的《这么远那么近》,你会比较有兴趣吧哈哈。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18:11:48
<B>以下是引用<I>流水落花</I>在2007-2-8 17:17:39的发言:</B>
为商业化服务的文学,没什么好讨论的
表达想表达的再赚取更大表达权限,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的最能耐。
以小妥协换取大空间,又什么不对。
林夕的词当然不是所有都是“文学”,但自有他的精神。
某非流水还以为抱着自以为的“大文学”饿死街头才是真英雄……说笑了吧。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7-2-8 18:25:32
<P>为赋新词强说愁啊~~</P><P>用得着那么大反应么- -</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18:36:54
<B>以下是引用<I>流水落花</I>在2007-2-8 18:25:32的发言:</B>
<P>为赋新词强说愁啊~~</P>
<P>用得着那么大反应么- -</P>
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乎的东西吧。
“为赋新词强说愁啊”这个话用的太牵强了吧……又不是万金油,哪里都能用么。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7-2-8 19:00:42
<P>呃……既然给偶台阶了,偶当然要下</P><P>素的,太牵强,牵强的过头鸟</P>
作者: 躲o⌒_べo躲 时间: 2007-2-8 20:03:13
<P>花花,这个就是你的不是了,人家MM喜欢的呐,你可以不喜欢,不要去说人家喜欢的东西不好嘛~~~哼哼,故意使坏的你</P><P>乖乖,好歹偶也觉得他写的词是满好的说,比起有些不知道写的什么意思的好多了,人家至少写的文学味还在,喜欢</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20:21:07
<P>楼上两位这一唱一和真是……呵。</P><P>谢楼上好意了……不过偶这个人素来不需要别人说什么好话……</P><P>偶也不认同说林夕的词是什么“人家至少写的文学味还在”,听起来言不由衷的道道……林夕的词不是那么个事……没仔细品,可以不发言……</P><P>流水要还有意见,尽可以辩。</P>
作者: 躲o⌒_べo躲 时间: 2007-2-8 20:29:49
偶没有MM那么研究的彻底,偶只是欣赏像他这类作词的,听歌偶不大听国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现在的词写的实在是让人无语,好的词又很少。表达上似乎又有些不妥,额``偶不大会说话,老是冒犯到别人
作者: 流水落花 时间: 2007-2-8 20:37:43
<P>40楼的小孩捣什么蛋,你的话对偶来说还没有信服力</P><P>另外,多多说滴,么仔细品,偶不发言鸟,</P><P>偶现在逢人只说三分话</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20:38:24
<B>以下是引用<I>躲o⌒_べo躲</I>在2007-2-8 20:29:49的发言:</B>
偶没有MM那么研究的彻底,偶只是欣赏像他这类作词的,听歌偶不大听国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现在的词写的实在是让人无语,好的词又很少。表达上似乎又有些不妥,额``偶不大会说话,老是冒犯到别人
哪里啊……mm众亲遍及cn,哪能不会说话诶……
倒是偶死拧脾气……欣赏林夕便就是他一个……没有mm博爱,能欣赏一类。按偶看来, 也没有这“一类”之说。
作者: 躲o⌒_べo躲 时间: 2007-2-8 20:57:38
<B>以下是引用<I>四月苇</I>在2007-2-8 20:38:24的发言:</B>
人
哪里啊……mm众亲遍及cn,哪能不会说话诶……
倒是偶死拧脾气……欣赏林夕便就是他一个……没有mm博爱,能欣赏一类。按偶看来, 也没有这“一类”之说。
<P>这个,额``,偶素不确定有没谁写的词也是满出色的,所以暂且用类字。还有就是偶还喜欢菊花台这首歌来着,西西,词写的也不错,只是怕MM不喜欢....</P>
<P>怎么感觉MM说话有点像林妹妹的呐,额``</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8 21:03:35
<B>以下是引用<I>躲o⌒_べo躲</I>在2007-2-8 20:57:38的发言:</B>
。
<P>这个,额``,偶素不确定有没谁写的词也是满出色的,所以暂且用类字。还有就是偶还喜欢菊花台这首歌来着,西西,词写的也不错,只是怕MM不喜欢....</P>
<P>怎么感觉MM说话有点像林妹妹的呐,额``</P>
那个什么……mm所提及的JAY和林妹妹都属于偶很讨厌的范畴,真是抱歉。会觉得偶像林妹妹,mm的感受力比较另类吧……
至于菊花台之流……厄……mm自己另外欣赏吧……
ok……林夕的词欣赏继续……其他无关人士可以清场了……
作者: 蓝黑永不褪色 时间: 2007-2-8 22:08:13
<P>厄,偶想一句话就可以解答你这些疑问吧,这首词并不是林夕写的……</P><P>不好意思,回了帖子之后再看见是"转帖"…</P><P>---------------------------------------------------</P><P>
偶单只钟情林夕的意象。</P><P>偶很喜欢这歌词的意境.</P><P>----------------------------------------------------</P><P>
黎明这首歌的词应该是很通俗很大陆的吧。</P><P>只能欣赏到这个程度的歌词了,而且都还听不明白,看来偶没治了.呵呵</P>
作者: 蓝米 时间: 2007-2-8 23:58:58
<P>红豆很不错的.好听,</P>
作者: 蓝黑永不褪色 时间: 2007-2-9 19:37:10
<P>"其他无关人士可以清场了",后面的,如此重要滴话竟然被偶无视了…</P><P>看来LZMM是属于"锋芒必露"型滴.呵呵.偶喜欢~(周星星语)</P><P>不过,如果要是改成"其他无关人士可以退场了."这样多好啊.</P><P>"清场"的"清",既可以是"清理",也可以是"清扫"…</P><P>"当得知对方是毕业于东京大学就点头哈腰的人,都是下水道的垃圾".</P><P>"退场"多好啊.</P><P>"退",撤退,引退.换个方向前进而已…</P><P>谁谁谁,爱谁谁谁了.</P><P><<运动员进行曲>>,寻找中.123,齐步走.</P>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9 19:42:10
<P>安妮宝贝所出的书中曾多次写到林夕,但写他的同时必有王菲,仿佛在她的眼里他俩是一个整体的。</P><P>确实是这样的,王菲在女歌手里,林夕在作词上,有他俩在,谁敢称第一?</P><P>这是在安妮宝贝的书上找到的:</P><P>1```若没有林夕,她的歌恐怕要打折扣。他是她音乐中耀眼而坚定的灵魂所在。 2```国语歌手此起彼伏,但都是过眼云烟,且都是邋遢有涩味的云烟,并不华美。她这样令人记挂,自然是有独到的好处。3```所以歌词始终是灵魂。林夕是高手,轻描淡写,也伤人三分,让人观照到某时某地的情绪与感怀。小小欢喜,隐约荒芜,看透一些世间真相,所以不欲多言。寥寥几句,只让听到的人自己去猜测。平时又极为低调和隐匿。位置若到了某一个高度,就可以有恃无恐。 </P><P>PS 印象中还有两处的,拿着书一页页的翻,还是没看见.晕哦
</P>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9 20:19:52
转... 林夕说:
「王菲跟我经历了十多年的音乐
是王菲训练了我写不同的歌 早期写r&b 很难写 都可以过关
所以之後写词更没问题
王菲带了很多新的音乐给我 让我有新的写法
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麼这样“锡“她
可能因为她唱歌真的太好了
我自己觉得她的声音是上帝的声音
这个人能够有缘跟我合作这麼多
我便全奉献给她 我写歌词、音乐的历程 王菲全部跟我一起经历了
因为她出道早
当王菲说不唱了的时侯 其实我也觉得心灰意冷 我也不想写了
觉得自己已经断了半臂 有很多东西可能已经没机会写了... ...
不知可不可再找到一个这样好的拍档
对我这麼信任 给我这麼的大自由度 让我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王菲的歌种很适合我写 王菲的音乐我自己很喜欢
是可遇不可求的 十年也不知道有没有一个王菲...」
再之前他说到:
「我会把自己跟某个人好或不好的关系写进王菲那里
王菲离婚那年 我想如何可以安慰她呢?
但不是自然的 因王菲不是这样的人 怎样可以看得通透(或指看透感情的事)
跟自己的遭遇一样 怎样可以看得通透?
在“只爱陌生人“的专辑里 我开始觉得自己能够将它写出来(指看透/看透感情)
特别是“开到荼蘼“、“守望麦田“
是说一个人虽然不在你身边 但仍然在这个地球生存的话
就应该感到快乐了 因为地球只是一种物质
你对人的感情也是一种物质 他/她呼吸的空气 你自己也有份呼吸
你最爱一个人的时侯只能keep一个moment
等如买了张明信片 买了富士山明信片 不能再贪求要拥有富士山
看通了这点 写了“百年孤寂“ 之後 突然发现这跟佛理相通
从此我便开始研究佛理了...人想通了 写东西也得心应手了...
“开到荼蘼“是很“绝“的歌 到现在也不能写得比这首再好的关於这个主题的歌」
林夕说话的声音很疲累 没精打彩
之後主持说到王菲、张国荣跟他“出生入死“ 经历很多 不可分割的关系
然後林夕叹了口气说:「都没有了...」
他自己也说现在这个阶段是不开心的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9 21:09:54
<P><B>以下是引用<I>四月苇</I>在2007-2-8 18:03:41的发言:</B>
。
偶推荐的那几首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七友》原来是化写了白雪公主的故事,真是让偶吓一跳。
黄耀明和哥哥合唱的《这么远那么近》,你会比较有兴趣吧哈哈。
情常在 最好听 我的评价</P>
<P>我音乐盒里与本帖有关的歌就有</P>
<P>赤子,当时的月亮,色盲,迷魂记,人间,流年,怪你过分美丽,梦到内河</P>
<P>会加上 情常在 的,谢谢了哦.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9 21:22:39编辑过]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11 12:28:07
<B>以下是引用<I>蓝黑永不褪色</I>在2007-2-9 19:37:10的发言:</B>
<P>"其他无关人士可以清场了",后面的,如此重要滴话竟然被偶无视了…</P>
<P>看来LZMM是属于"锋芒必露"型滴.呵呵.偶喜欢~(周星星语)</P>
<P>不过,如果要是改成"其他无关人士可以退场了."这样多好啊.</P>
<P>"清场"的"清",既可以是"清理",也可以是"清扫"…</P>
<P>"当得知对方是毕业于东京大学就点头哈腰的人,都是下水道的垃圾".</P>
<P>"退场"多好啊.</P>
<P>"退",撤退,引退.换个方向前进而已…</P>
<P>谁谁谁,爱谁谁谁了.</P>
<P><<运动员进行曲>>,寻找中.123,齐步走.</P>
想必会错意了吧……偶只是不想在讨论林夕的帖子里讨论菊花台之流……这年头还愿意发个帖子偶也不容易……就不想被水掉了……只可以有些人听不懂话内音,无奈只能言辞锋利些,做个坏人。
并无驱逐兄台之意……见谅咯。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11 12:30:00
<B>以下是引用<I>zuoliang</I>在2007-2-9 21:09:54的发言:</B>
<P>。
情常在 最好听 我的评价</P>
<P>我音乐盒里与本帖有关的歌就有</P>
<P>赤子,当时的月亮,色盲,迷魂记,人间,流年,怪你过分美丽,梦到内河</P>
<P>会加上 情常在 的,谢谢了哦.
</P>
昨天去k歌,真是又要感慨,一曲二词中……例如《流年》太美丽,《偿还》太林夕……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11 12:37:02
<B>以下是引用<I>zuoliang</I>在2007-2-9 19:42:10的发言:</B>
<P>安妮宝贝所出的书中曾多次写到林夕,但写他的同时必有王菲,仿佛在她的眼里他俩是一个整体的。</P>
<P>确实是这样的,王菲在女歌手里,林夕在作词上,有他俩在,谁敢称第一?</P>
<P>这是在安妮宝贝的书上找到的:</P>
<P>1```若没有林夕,她的歌恐怕要打折扣。他是她音乐中耀眼而坚定的灵魂所在。 2```国语歌手此起彼伏,但都是过眼云烟,且都是邋遢有涩味的云烟,并不华美。她这样令人记挂,自然是有独到的好处。3```所以歌词始终是灵魂。林夕是高手,轻描淡写,也伤人三分,让人观照到某时某地的情绪与感怀。小小欢喜,隐约荒芜,看透一些世间真相,所以不欲多言。寥寥几句,只让听到的人自己去猜测。平时又极为低调和隐匿。位置若到了某一个高度,就可以有恃无恐。 </P>
<P>PS 印象中还有两处的,拿着书一页页的翻,还是没看见.晕哦
</P>
我尤爱这句话“位置若到了某一个高度,就可以有恃无恐。”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11 12:47:33
<P>说个题外话:</P><P>某Jolin终于在专辑里够胆翻唱了Faye的<怀念>.
</P><P> 啊啊啊~~~
</P><P>
翻就翻吧说什么是自己崇拜的偶像为了纪念啊什么的.
</P><P> 现在Faye是怎么了啊用您纪念.
</P><P> 她亲口跟你说她再也不唱了么?用您纪念.
</P><P>这歌你就算再怎么折腾它也不会是你的!!!
</P><P> MV拍得真TM让偶恶心.
</P><P> <怀念>那支歌你TM戴个大耳环在那装个P性感,真TM受不了</P><P>好想对某些米见识地DDMM们说,这歌是Faye的!千万别以为是你们家什么公主的歌到时候还拿出来说事儿往脸上贴金!!!
</P>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11 18:17:13
<B>以下是引用<I>四月苇</I>在2007-2-11 12:28:07的发言:</B>
]
想必会错意了吧……偶只是不想在讨论林夕的帖子里讨论菊花台之流……这年头还愿意发个帖子偶也不容易……就不想被水掉了……只可以有些人听不懂话内音,无奈只能言辞锋利些,做个坏人。
并无驱逐兄台之意……见谅咯。
嘿嘿,你嘴巴蛮伶俐的呢。什么JAY,不会他一首歌,我也根本不听,那是什么歌哦,纯碎的在念经。庆幸身边的朋友没的一个喜欢他的。不要再提及了。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11 18:50:26
<B>以下是引用<I>四月苇</I>在2007-2-11 12:30:00的发言:</B>
昨天去k歌,真是又要感慨,一曲二词中……例如《流年》太美丽,《偿还》太林夕……
K歌?我可还没听见哪个唱过王菲的歌呢。
流年和偿还,你唱的好的话,就一样的来一首把。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11 18:55:41
<P>回56</P><P>Jolin真是玷污了这歌。还没的什么人翻唱她的歌的。世上没的两个王菲。</P>
作者: 堕落路西法 时间: 2007-2-12 11:48:36
<P>我已经
已经把我伤口化作玫瑰
我的泪水
已经变成雨水早已轮回
我已经
已经把对白留成了永远
忘了天色
究竟是黑是灰
分手伤了谁
谁把他变美
我的眼泪写成了诗已无所谓
让你再回味
字不醉人人自醉
因为回忆总是美
我已经
已经把绝情变成了恭维
因为不配
你就忽然自卑说声失陪
我已经
已经把沉默变成了忏悔
无路可退
只能无言以对
分手伤了谁
谁把他变美
我的眼泪写成了诗已无所谓
让你在回味
字不醉人人自醉
因为回忆总是美
分手伤了谁
谁把他变美
我的眼泪写成了诗已是无所谓
让你再回味
字不醉人人自醉
你的品位总是美</P><P>
</P>[mp=1]http://220.181.27.54/m?ct=134217728&tn=baidusg,眼泪成诗 &word=mp3,http://www.51588888.com/mp3/YmNmbGZmZ29oZjM$.mp3,,[%D1%DB%C0%E1%B3%C9]&lm=16777216[/m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12 16:40:09
<B>以下是引用<I>zuoliang</I>在2007-2-11 18:50:26的发言:</B>
…
K歌?我可还没听见哪个唱过王菲的歌呢。
流年和偿还,你唱的好的话,就一样的来一首把。
偶可不敢轻易唱菲的歌,偶有一个好朋友唱的很好的勒,都是央她唱拉^^
作者: 汉寿亭侯 时间: 2007-2-13 09:42:36
多多很执著,很专一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13 17:21:06
<P>喜欢就要自始至终的喜欢</P><P>不要轻易放弃</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14 14:05:59
<B>以下是引用<I>汉寿亭侯</I>在2007-2-13 9:42:36的发言:</B>
多多很执著,很专一
这算表扬么?
作者: 汉寿亭侯 时间: 2007-2-14 14:28:05
<P>说表扬不恰当,应该是欣赏</P>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14 18:18:48
<P>文章全部打印好了。</P><P>发点类似的,-----------“开到荼蘼花事了”</P><P>《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讲到天凉如水,群芳夜宴,推杯换盏,投骰掷点,轮到麝月便掣出一根签来,上面写着“开到荼蘼花事了”。曹雪芹写这句话无疑埋下了极深的伏笔,为红楼一梦画了终结的句号。
后来,我翻了许多古书,终于在一本介绍花草的书上追溯到了荼蘼的根源。我终于明白了“开到荼蘼花事了”的终极含义。原来荼蘼是一种花,荼蘼花后,无花开放,此时花季已过,万花入梦。“开到荼蘼“就是花已凋谢,一切都已经结束。我曾一度惆怅于如此感伤悲凉的解释,也曾为《红楼梦》中此签郁郁不舒。它仿佛一道必然的世事符咒,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里决定着一切生命的命运。
开始往往是轰轰烈烈的,如百花怒放,一派的繁华,这也是如我之世人留恋锦世烟云的理由。而曲终人散后,惟有荼蘼收梢,未免太过萧条荒凉,让人的回忆留下遗憾的尾巴。于是,总在等待下一个新的开始,然而,这又能怎么样呢?每一次的”开到荼蘼花事了“的结局未免不是美人眼角的一滴泪,滚落在手心上,成为一种遗憾。我们又怎能摆脱这种开始,结束的因果轮回。</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15 11:08:47
偶又无偿奉献偶的私家珍藏---林夕好词整理<P>世界太阔,你的哭笑不止为我。</P><P>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P><P>如果要说,何谓爱情,定是跟你动荡时闲话着世情。只需要,最回肠荡气之时,可用你的名字,和我姓氏,成就这故事。</P><P>就算一屋暗灯照不穿我身,仍可反应你心。让这口烟跳升,我的心下沉……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P><P>同是过路,同做过梦,本应是一对。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三餐一宿,也共一双,到底会是谁?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P><P>如果你知我苦衷,何以没一点感动,谁想到这样凝望你,竟看不到认同。</P><P>内心戏,最难演,神情总在无言间,无情的人看不见,为什么你也看不见。</P><P>你我或者一样,日夜寻觅对象,却朝夕妄想,来日方长。</P><P>信不过感情,从未谋面才像爱情。
爱是热,被爱是光。</P><P>情和调,随着怀缅变得萧条。</P><P>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P><P>大结局,今天最后,不必寄望来生,等拯救。别告别,今天最后,天荒与地老都可拥有,一刹那,再没然后,也算是,从来未分手。
如果你感到非我不爱,如果要感慨多过可爱,如果你景仰万岁千岁地爱,别来。失去我去换九千种期待,无害。 </P><P>能自以为是也是个恩赐。</P><P>自己都不爱 怎么相爱。怎么可给爱人好处。你要强壮到底,再去替对方着想。</P><P>无人能避免别离。当作是某段意外假期。当作是艰苦中的休憩。我爱上过你</P><P>而若是要细水可以变长流 就像等他长出铁锈无法再分手 。</P><P>不要迷信情变等于灯灭 不要含泪直到与他肯定再不相见 爱恨无须壮烈 不随便狂热。</P><P>不要虔诚直到懂得怎样去爱魔鬼 纪念留给下世 不对别人发誓。</P><P>你这样恨我好不好过,温馨被单都变成负荷,当牧童害了绵羊难道觉得庆贺。</P><P>如是我闻,仰慕比暗恋还苦,我走你的路,男儿泪,女儿哭,我是你执迷的信徒,你是我的坟墓,入死出生由你做主,你给我保护我还你祝福,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P><P>等待误解,再等待妥协,然后等到我们互相了解,再等到互相轻蔑。</P><P>不要以为你只要他安慰,不要以为眼角眉梢只是种点缀,他不是脸色明媚 谁会想入非非,不要以为青春一定会枯萎,不要以为他的头发开不出蔷薇。</P><P>因为全世界都那么脏,才找到最漂亮的愿望,因为暂时看不到天亮,才看见自己最诚恳的梦想。 </P><P>谁和谁吟吟沉沉然後又骂战了谁和谁各有各斗最终竟相爱了,谁和谁危危乎乎然後又渡过了谁和谁百战百胜最终都休战了。
趁笑容在面上就让余情悬心上,世界大生命长不只与你分享,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记得要忘记。
</P>
作者: 四月苇 时间: 2007-2-15 21:51:51
20年创作历程、近3000首词章、无数次大奖、经常性地占据半壁排行榜,林夕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他单枪匹马,便更新了华语乐坛。
我很意外,林夕是一个那么平常的男人。戴着帽子,穿着深色而略显老气横秋的衣服,微微地缩在他的椅子中,办公桌下放着脱下的运动鞋,可是穿着拖鞋上班的林夕并不松弛而舒展。
他的手一直在抖,微微颤抖着,回答问题的同时,他一刻不停地转动着进行烧水、倒水、泡功夫茶、点火、抽烟的动作,一系列的动作没有间断过。林夕的紧张始终在影响着采访。 对于近20年的华语流行音乐,就像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罗大佑一样,我们同样不能想象如果没有林夕,会是怎样?罗大佑、张国荣、王菲、黄耀明、陈奕迅……这些星光闪耀的名字背后都有林夕。 而林夕的背后是多年的焦虑症、无数个与安眠药相伴的失眠夜晚。 林夕不喜欢如果式的提问。因为“假设生命可以重新来过”是一个无聊的命题。 可是,你不由地依旧会想,如果没有“献身”歌坛,写下《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林夕究竟是否快乐? 如果爱情是一座富士山 有人说现代人的爱情,各式观念、各种状态、各色故事都能在林夕的歌词里找到对应。林夕自己认可这点。出道20年,经历着自己,经历着这个时代,爱情的变迁,如今的他在歌词中最大的改变是避免用一生一世的字眼,“现代人都已经不太可能彼此动不动就有个承诺,承诺只是拍拖时有这个需要而已。每一个人都没办法控制缘分,那么要求一生这是不可能的。” 在撰写情歌的20年里,最初,林夕觉得爱情是讨厌和烦人的东西,“因为有人喜欢我,而我不喜欢他(她),被人缠着,我就烦着。”终于,有了一段爱情的10年,那10年,爱情只是一个人的名字。“爱情来临就是当你看见这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心狂跳不已。”如果可以最恰当地描摹自己的爱情,林夕脱口而出的是写给张国荣的《不需要太多》——“无需要太多只需要你一张温柔面容,无需要太多只要再三地望向我,请你望向我仍惯性笑笑似最初一样,只想你置身于他人面前,仍会略略提及我仿似你欢喜的歌,无需要太多只要某一夜梦见我,当你梦见我会碰碰那一个失眠的我”。 那是青春激情的10年,在激烈的情感挣扎中,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被伤害。1998年以后的林夕,因为自己的经历,反复的,一直在试图用歌词去解脱众人失恋的痛苦。甚至他觉得词人这个职业最迷人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到别人,改善社会气氛。能为失恋的人提供快乐的方法和回答。我以为我能这样,虽然很难”。 多年来,林夕参读佛法,他把佛法的道理写成一首《开到荼蘼》的歌去劝解曾经离异的王菲。 “其实,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 近数年,林夕看到太多都市人的恋爱状态,就是在找一个陪着吃饭看电影,做一些活动的人,彼此之间很少聊天,分享对世界的看法。或者大家对世界默然都很少有看法,爱情日益变成一种游戏。“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爱人就是一个一起看电影的人,而不是分享看电影感受的人。我是可以一个人吃饭看电影的。所以,爱情有当然比没有好,但是如果只是要一个伴,那我宁可一个人。” 一个人的林夕在一次颁奖庆功宴上醉到大哭,好友杨千骅在他耳边说,祝福他早日找到个可依靠的人。 那样的祝福让林夕有些哭笑不得。“这件事不好的是,她揭露了我现在没有伴,比较可怜,她自己也没有伴啦。” 林夕眼中的爱情就是一种失控般的魔力,“年纪越大越理智,可能这样的爱情也许不会再发生了。我希望它再发生。我不相信,但是希望。” 林夕写过太多的情歌,题材大抵雷同,他所追求的只是歌词中不同爱的境界变化,“需要体验过爱情,没有体会过悲欢离合,不能写出真感情。但是不可能一个月换个人去爱,很重要,只能用技巧和眼界去补。有一些爱情的感受是永生难忘的。那样的源泉可以反复拿来使用。”那样的爱情,林夕沉默,不肯再多说一句。
作者: reich3 时间: 2007-2-16 10:03:41
<P>林夕为梦,当采取竖排版时,作词栏那个长长的一个梦字,就已经把他的词给涵盖了……</P><P>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P><P>还喜欢宗盛、浩二……</P>
作者: zuoliang 时间: 2007-2-16 13:34:32
<P>想必如果自己不亲身经历过大喜大悲,是写不出那样好的词的。</P>
欢迎光临 国际米兰 (http://bbs.inte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