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最先进强盛的朝代--重新认识被恶意贬损的大明朝 [复制链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30 17:53: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
明朝当时思想界的开放和活跃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和地步,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明朝思想界之开放活跃,眼界之宏大,简直令人匝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竟然在数千年后的中国大地上在明朝统治下,重新出现,明朝思想家远远走在了同期西方思想家的前面,说是百家争鸣半点不夸张.  
    
你会明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末大思想家的出现,实在不是无本之木,甚至可以说,这三个人不过明朝思想界在满清杀戮之后侥幸存留下来的只鳞片爪  
    
在数学上,明朝的中国数学家先于牛顿发明了导数的数学工具,而这个数学典籍的意义直到最近才重新被认识到  
    
在工业上,煤矿开采技术也领先于世界,象煤矿瓦斯排除技术都是从中国流传入西方,还有锌的发现,锌铜合金的冶炼,都是当时中国独有的技术  
    
科学上,在明末,一下子涌现出一大群领先于世界的大科学家,比如瘟疫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  
   
而明朝成祖、宣宗等都亲自带兵出塞北征。明武宗甚至亲自上阵砍杀蒙古兵。  
  
明朝和西方国家也交过战,英舰被明军大炮轰退,葡萄牙海军和明军水师交战皆败退。    
  
正是明朝的表现,让西方几百年不敢碰中国  

明成祖五次出征蒙古,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军粮的供应源源不断,这在其他朝代根本做不到  
      
说来有意思,蒙古当时最强盛的就是鞑靼和瓦剌,明成祖很有趣的一点就是看见哪个强盛起来,他就去攻打哪个?  
      
一开始是鞑靼比瓦剌强大,所以明成祖第一次出征蒙古就攻打鞑靼,结果把鞑靼打屁滚尿流,实力一下子衰弱下去,结果在瓦剌和鞑靼的争斗中,瓦剌开始占优势,明成祖看见瓦剌有可能统一蒙古,  
      
于是又进行第二次亲征蒙古,结果又把瓦剌打的屁滚尿流,这一下的瓦剌的实力又被他打的衰弱下去,结果鞑靼又开始占上风,并且不太驯服和听话.于是明成祖又第三次亲征,结果这回鞑靼是望风而逃,根本不敢和明朝的军队的交战,连老窝都不要,一直逃到北边,这样鞑靼在蒙古的实力和威信又衰弱下去.  
      
以后明成祖第四次,第五次出征,基本都是鞑靼和瓦剌一路奔逃,根本连和明朝的军队接触都不敢接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沙发
发表于 2008-4-30 17:54:02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对匈奴也好,突厥也好,都没有占据如此大的优势,匈奴突厥基本还是可以汉唐的军队进行一些交战  
    
而到了明朝,却出现,蒙古军队被明朝军队打的心胆皆碎,望风而逃的局面,实在是自古以来未有的情形  
      
  明朝当时国力的强大还可以从明成祖一边在北方连续不断的发动对蒙古的亲征,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另一边在南方,对越南也进行持续不断的征服,每次都是把越南造反的那个领袖给抓住,好象是明朝的张辅特别厉害,几乎在越南百战百胜,每次越南叛乱,都是派他去平定的,但由于明朝的军队不象满清的那群没有人性的杀人魔王那样会采用屠城手段,所以越南人民的反抗一直没有中断,后来明朝政府为了少伤人命,还是放弃了对越南的直接统治  
  
但明朝可以在南北两边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战争,并且都是获得胜利,这也就可见当时明朝国力的强大  
      
  不仅如此,明成祖时代不仅能够同时供应大规模的战争,还能进行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其规模比秦始皇可要厉害的多),比如为了迁都,在北京的皇城紫禁城就全是明成祖时代一手建造起来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紫禁城就全都是明成祖时期造起来的 。  
  
此外在南京还有大报国恩寺的建筑,据说是建筑的奇观,外国的传教士看见这个报国恩寺的壮观宏伟,都惊叹不已,好象明朝的文人王世桢还作诗歌颂过这个建筑,总之这个建筑是非常宏伟的,可惜这个建筑在太平天国时期似乎被曾国藩的禽兽军队烧毁了。  
     
  另外还有武当山的建筑群,也是非常宏大的工程,在山上进行这些建筑所需要的工程量是非常庞大的,这也都是明成祖时期造的,现在武当山的建筑群似乎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中。  
      
  另外还有就是大运河的疏浚工程,这也是非常庞大的工程,也是明成祖时期干的。  
      
  当时明朝不仅能够同时发起大规模战争,能够进行极其庞大的建筑工程,而且还派了郑和七下西洋,下西洋的船队往往都是几百只庞大的船只组成,简直象海上移动的城市,每次下西洋这些船队上都装满了各种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货物,国力的强大,汉唐根本连明朝的零头都比不上。  
      
  明成祖还组织了永乐大典的编撰,总字数达到了几亿多,而且和什么四库全书不同的是,永乐大典中的书籍都原样照收,没有任何修改删减 。  
  
现存的几百卷永乐大典,仅仅是当初原来的3%,可象永乐大典规模的庞大 。  
      
  进行了这么多的战争,建造了这么庞大的工程,还有如此大规模官方远洋航海,明朝当时却依然保持非常强盛的势头,民间依然非常富裕。  
                
  明朝的鼎盛时期,在同时进行大规模战争,大规模航海活动,大规模建筑工程活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国力的强盛,这就远远超过了汉唐所谓盛世。  
   
同时进行大规模战争和大规模建筑的只有秦始皇和隋朝可以类比一下,但这两个朝代都是因为无力承担这样的压力,而迅速崩溃 。  
      
  所以从事实的角度,非常清楚,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正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竭力贬损的明朝 。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地板
发表于 2008-4-30 17:54:57 |只看该作者
醉眼观史之愤青朱元璋---酒徒著  

朱元璋这家伙是个愤青。  
比起历史上人们公认的唐宗、宋祖,还有到处有人歌功颂德的康熙、乾隆,朱元璋这家伙头上的光环可弱了很多。甚至很多读书人不屑之,鄙视之,称之一农民。  
不过,朱愤青这个人做的事情和大多数皇帝不一样。醉眼观去,很多地方,还值得玩味。  
这愤青所说的最愤的一句话,流传至今。贴切,生动,在酒徒醉眼中,比很多专家、学者的经济学论文,对中华文明贡献都大。  
这句话是他对一群即将履任的官员们说的,说这话时,大明王朝的贪官已经被他杀过一批又一批,因为他过于袒护小民,已经有“忠直”之臣事先劝告过了,问他,“老大,您不能老护着那些乡巴佬,您应该想想谁和您一块治理这个国家”。  
很难推测,朱元璋此时是什么心情。是对逼得自己起yi的官僚系统妥协,还是继续愤下去。老愤青举起送行酒杯,说了一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翻译一下,就是,“官老爷们,上任的时候,先想想到底谁养活了谁!”。  
中国自古以来,向来官是父母,民是灰孙子。就连亡了国的商朝贵族,都以“不食周粟”为忠。  
说实话,用酒徒醉眼来看,不食周粟这事情,有点儿他妈的矫情。庄稼是地里长的,百姓播种收割的,与商朝周朝没关系。  
用朱愤青的话,就是,他们没弄清谁养活了谁的关系。在其位,谋其政。你吃了老百姓的粮食,自然该给百姓办事。否则,要你这官儿做什么!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仅此语,可令人千百年后,向朱愤青举杯,说一声,佩服。  
  
有些人读的书很少,却喜欢装学富五车。有些人收入很低,却喜欢装富豪。有些人酒量很差,就像酒徒这样半瓶啤酒就倒,却喜欢装能喝。有些人子女在海外出手就是上百万,却喜欢做报告反腐败。  
朱元璋这个大愤青在位置上,做了一件非常不给自己面子,也不给大伙面子的事。就是修家谱。  
本来么,帝王将相,按中国传统,不是踏着彩云而生,也应该是名门之后。否则,让追随你的那些人,面子往哪里摆。  
可朱愤青偏偏不认这个理。他修家谱的时候,有好心人引经据典,分析了他的所有亲属,得出一条科学结论,朱元璋是朱熹的后人。  
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当时没有DNA分析,不像现在,能把陕西某个村的百姓,分析出古罗马基因来,让他们在血统上“高贵”一头。光凭着在文章,典籍里翻,得出这个结果,非常不容易。  
按道理,老朱至少要发人家一个科技进步奖,或最佳马屁奖才对。谁知道,家谱草案放到老朱手里,朱愤青一翻白眼,说了句,“扯淡,我他妈的连自己爷爷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还他妈的是朱熹的后代。朱熹的后代能穷到买不起墓地么!”  
当时的教授们一下子傻了,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有人就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老大,您说,这该怎么写!”  
怎么写,朱家家谱从我这一代开始写。  
人,能赢得尊敬的不是其血脉,而是其行为和成就。  
朱愤青不糊涂,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亲自把自己的家世,写了出来。  
小时候穷,没钱吃饭。他都写了进去。老爹死了,没地方埋,是别人施舍的墓地,他也写了进去。还有当和尚,要饭的故事。  
既没有高贵的血脉,也没有斩白蛇的传奇。字里行间透漏一条信息,我老朱造反,是元朝那帮混蛋逼的。我老朱的儿子和属下,不能再当混蛋。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4#
发表于 2008-4-30 17:55:41 |只看该作者
虽然后来很多文人,编了很多朱元璋想认朱熹为祖先,被朱熹家族拒绝的故事,借此衬托朱熹后人的高贵。但故事归故事,如果老朱成心篡改家谱,朱熹家族那小样,敢说不字么。  
朱元璋的身世,刻在他的墓碑上。提醒着他的后人,有这么一个愤青的存在。  
小时候吃不起饭的朱元璋,对官僚阶层,有刻骨的仇恨。如果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肯定是个愤青,认为把某位置以上的官员挨个枪毙,没有一个冤枉的。两个中毙一个,肯定有人漏网。  
于是,掌握了权力的朱愤青,时时刻刻警醒着逼得他造了反的官僚阶层。甚至不惜剥贪官的皮来示警。  
朱元璋恨贪官刮地皮,所以立法剥贪官的皮。并且把贪官的皮添上草,竖立在其曾经工作的衙门口,以儆效尤。可往往前人的皮未干,后人已经又因贪污而锒铛入狱。老朱杀人杀了十几年,杀得开科举选拔新官都来不及补充,有些倦了,就总结了一句:“朕自即位以来,法古命官,布列华夷,岂其擢用之时,并效忠贞,任用既久,俱系奸贪(出自吴思先生的考证,在此,向吴思先生表示敬意。酒徒在拙作《明》中,擅自替吴思先生安排了个角色,吴思焓。一半是酒徒敬重的吴焓先生,另一半是吴思先生。两个敢说实话的读书人)。  
法古命官,布列华夷。这两句话说得很好,点到了关键处。朱元璋立国之始,一些有能力的读书人如李善长、宋廉、刘基等,协助大明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书生们理想方式也符合理学理论的“完美”制度。当然,读书人们因为种种原因,不敢说这个制度是他们自创。而把这个制度归功于古人。所以,朱明王朝的制度以当时人的眼光是非常符合华夏传统的,符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治国方略”这个“新儒家”们的提法。但朱元璋发现了,法古,似乎行不通。官员们的品德,因为掌握了权力之后迅速堕落。是制度决定了官员品德,还是官员品德影响了他的“完美”制度,老朱有些吃不准了。  
大概当时有一种学说认为贪污腐败是蒙古人或者色目人给中华文明带来的污染。这就像酒徒总把贪官都认为是日本人的后代一样,既维护了自己民族的荣誉,又给日本人抹了黑。但这个提法,朱愤青也不大相信,因为明朝的官员中,蒙古人、维吾尔人、色目人都有,并且仔细查下去,没几个干净的。  
发现老朱对制度产生了疑问。这时候,就有“专家”跳了出来。说了一番非常有趣的大道理。中国这片土地上,自古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不多,但专家却非常普及,并且专家们的道理,总是让小民们无法反驳。  
专家们给朱元璋开出的药方是,提高官员俸禄。他们认为,贪官层出不穷,是因为官俸太低廉。以当时的物价,官员的俸禄的确不高,大概是玖拾石米。所以,清廉的官员,生活肯定不会太好。海瑞吃不起肉的故事流传至今,以清廉的反证,为当时其他人的贪污行为,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专家们引经据典,要求朱元璋高薪养廉,但朱大愤青却不糊涂。他当过农民,要过饭,知道在明初的银价。明初的银子价格,与明代晚期,海瑞时代没有可比性。当时中原受蒙古人近百年的盘剥,地广人稀,银子价格和粮食价格都贵得离谱。玖拾石大米,折合为白银,大概是六十两银子。而当时上好的农田,每亩大概卖银一两。也就是一个县官如果不贪污,光凭工资,每年的收益是六十亩地,(县官履任不可带家属,他的伙食,按当时规定是地方报销)。  
六十亩地,对于毕生目标为“三十亩地一头牛”的农民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这就像某些官员天天说公务员工资低廉,对于农民来说,公务员一年的工资,已经够他赚一辈子。  
专家们也知道朱愤青不好糊弄,振振有辞地解释,官员都是读书人,价值比农民高。换成我们现在高薪养廉的说法,就是官员的是精英,收入和劳动付出要成正比。  
这句话够蒙人的。记得玖拾年代,酒徒就被某专家这话蒙得一愣一愣的。结果,朱大愤青当时就打了个比方,他说:如果某掌柜的雇佣了伙计,这个伙计嫌薪水低廉。可以请辞。但薪水低,不能成为贪污的理由。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5#
发表于 2008-4-30 17:56:12 |只看该作者
当时,群臣无话。  
读史到此,酒徒忍不住拍案。那位提倡高薪养廉的专家如果听到朱大愤青这句话,肯定羞死。官员嫌俸禄低,好啊,辞职啊。换别人来干,想干的人多得是。
---------------------------------------------------------------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实现过民主的,大约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的明朝,完备的舆论监督体制,多元化的思想,充分的言论自由,开放的心态,对平民政治权利的高度重视,所有这些在其他朝代是很难看见的,但在明朝却是司空见惯的.这样的条件才使得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又一个思想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日看了一本书《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记事》,这本书的作者颇昏,很多观点都谬误,大部分内容都不过是重复那些对明朝贬低攻击的陈腔滥调,见解陈腐粗劣。  
    
不过这样一本书里也提供一些值得注意的历史事实,作者虽然象怨妇一样对朱元璋贬低攻击(多是没有头脑的滥调),但也不得不因为这些事实而自打耳光,所以我把这本书里提到的相关内容做一下摘引和介绍(文字上,按照叙述的需要,略做改变)  
    
“朱元璋有一个世界历史上都罕见的政策:允许普通农民捉拿扰民官吏,严禁官吏下乡,这挑政策在当时确实得到相当坚决的贯彻和执行”  
    
“在朱元璋亲自编写的《大诰三编》的《县官求免于民》中介绍了这样一件事情,在北平布政使司相当于今天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民赵罕晨,率领三四十个农民将一帮县里的贪官污吏擒拿起来,押送到了首都  
    
“事情的起因是。乐亭县的主簿汪铎与县机关部门负责人一起设计了一个‘敛派徭役’。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策划一个项目,然后把该项目与全县的发展进步,人民幸福联系起来。老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巧立名目,摊派敛钱。结果民怨沸腾之下,就发生了农民讲8个县机关负责人捆绑起来押送京师的事件  
    
在走到离开县城四十里的地方,这位县委办公室主任——县主簿汪铎央求赵罕晨:‘我从十四岁开始苦读,才有了今天的地位,饶了我这一次,休坏我前程’  
    
结果他没有被饶过,还是被送到京师,朱元璋下令将其砍掉了脑袋  
    
还有另外一起类似的事件,同样是朱元璋通报全国加以表扬的  
    
在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诰续编》的《民拿下乡官吏第十八》中,朱元璋向全国通报表彰了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常熟县农民陈寿六。  
    
陈寿六率领自己的弟弟和外甥3人捆绑了‘害民甚众’的县吏顾英,到首都告御状。结果受到朱元璋大张旗鼓的支持。朱元璋嘉奖他能干,赏了他钞票20锭(大约相当于今天1万多元人民币,免除杂泛差役三年,并通报全国予以嘉奖.  
  
“在这篇旷世罕见的奇文中,朱元璋严厉警告说:若有敢于无事生非扰害陈寿六者,‘族诛’——杀全家;若有敢于捏造罪名诬陷陈寿六者,‘族诛’——杀全家,此后,陈寿六若有过失,只有朱元璋本人有权力审问他”“最后朱元璋发自内心的感叹道‘其陈寿六岂不伟哉?’——这陈寿六难道不是很了不起么?”  
    
限于精力,对那本书中相关事实的摘录就到这里,个人以为,明代经济的繁荣,中后期,新思想新观念层出涌现,平民思想家的崛起,这和明朝开国时期朱元璋制定的一系类政策和观念是有着密切,农业的重视导致日后商业手工业的繁荣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记得一本五十年代初版的《明代粮长制度》对这个事实作过分析和论述),对普通农民平民生命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重视又为日后明代思想家提出的百姓日用就是道奠定了基础,把官僚放置在百姓普通农民的监督之夏,而皇帝本身又受到文官的舆论监督,这又为日后明代思想家对君主专制本身否定性的思考,把皇帝看成和大臣完全平等的同事关系而非主仆关系奠定了基础!!!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6#
发表于 2008-4-30 17:56:59 |只看该作者
附:“德威远服”的中国朝贡秩序VS西方殖民贸易比较 zt  

28年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七下西洋的郑和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600年斗转星移,许多细节都已隐没在历史之中,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长驶远驾的郑三保的身影。如今,关于郑和的研究和纪念在世界掀起了波澜。  
说到郑和的文化贡献,很多人都会想到那支船队沿途撒下的文化种子,也会满怀敬意地说到,600年前的浩荡征帆是如何定格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丰碑的。然而,在郑和云帆高张的航行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竭力张扬的中华民族关于文明交流和国际关系的独特判断,是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精髓和“礼”的精神境界。  
因此,人们回望600年前的那次伟大远航,并非为了追念一个人的壮举和一个时代的荣耀,更是怀想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历史传统,追忆在这个伟大的远航中不同文化相互走近的可贵姿态。  
在郑和随带的永乐帝国书中,明确写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面对周边国家的冲突动荡,强大的大明王朝想到的是“和平使者”,而不是武力霸权。之所以派出“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的郑和率万人舟师,七下西洋,不仅是“示中国富强”,更是要传播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文化理想,展示止戈为武的和平发展思路,宣讲“共享太平之福”的天朝理念。正是因为将远征的目的定为“宣德化而柔远人”,才能在“以德睦邻”、“厚往薄来”的理念下,创造出一种“中外通和,万国来朝,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崭新外交局面。  
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一个和平的国际交往模式和文化交融模式。对于一个强盛之国和强势文化而言,这样的姿态和作为,在以国家利益为准的现代解释中,很难被想象和理解,但穿越历史云烟,面对当今现实,却更令人觉得珍贵。  
今天,当人们一次次为当年那次远航给沿途带去的和平与文明所震撼时,这些文明与友谊的种子,依然生生不息。郑和所到的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仍在深情地纪念着郑和,中国文化的点滴遗存在经历六个甲子之后依然绽放着美丽。这一切,让“郑和下西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所体现的中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与实践,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适相吻合,正是今天国际社会所需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和七下西洋,早已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寄托着中国人的回忆与荣光,也寄托着人们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想象与期望。不同国家之间呼唤沟通合作,不同文明之间需要尊重和对话,在世界多极化、国家冲突民族争端连续不断之时,在国际关系日益跌宕的新格局中,纪念郑和七下西洋,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世界历史的走向。它告诉我们,只要调整一下姿态,人类可以书写另一种世界史。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7#
发表于 2008-4-30 17:57:25 |只看该作者
附:http://post.baidu.com/f?kz=231858491  
很多不为熟知的明朝科学家  

1 天文 气象:  
西元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一百三十二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西元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  
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1900年被八国联军德国劫走.1921年要回,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1442年北京设观象台  
1446年建晷影堂(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南侧)  
1607年李之藻撰<浑盖通宪图说>刊行(介绍西方天文观阐释浑天说)  
1617年张燮著《东西洋考》记载海洋占候等的详细资料。  
1634年正式安装我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筩"(yong)  
1643年出版《崇祯历书》  

2 数学 物理:  
1450年吴敬撰<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84年朱载堉著《律吕精义》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据西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中国程大位<算法统宗>编译而成<同文算指>  
1637年,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他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同水波相类似。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2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也就是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 立存在的时空观。  
在《物理小识》卷1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  
民间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已佚)。  

3 医学: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编成《普济方》(载方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个,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方书。)  
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中国人痘接种方法预防天花。(种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开端,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成就。十七世纪我国种痘技术已相当完善,并已推广到全国。我国种痘法于十七世纪初传入欧洲。 )  
1596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  
同期问世的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1601年,杨继洲著《针灸大成》  
1617年,陈实功著《外科正宗》(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剂。他注重实践,勇于革新,创造性地进行了截趾(指)、气管缝合等外科手术,对我国外科学作出了贡献。书中对一些肿瘤也作了论述。)  
1624年张景岳撰《类经>刊行,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  
1640《景岳全书》64卷成书  
1641年吴有性撰<瘟疫论>  
王夫之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他说:"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  



4 农学:  
1376俞宗本著《种树书》(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  
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问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  
1511年中国种植玉米 (有疑点,可能不正确)  
1547年马一龙著《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的著作。 )  
1582年 藩薯传入中国  
1596年 屠本畯(jun)著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闽中海错疏》(记载了沿海一带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二百多种水族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等。)  
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杰(喻本亨)合著《元亨疗马集》(著名的兽医学著作,内容包括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1617年赵蛹著<植品>(有关西红柿的种植技术等)  
1628年徐光启撰<农政全书>  


5 地理学:  
1405--1431年郑和率大型远洋船队到达西洋三十余国  
1425年<郑和航海图>编成  
1536年黄衷著<海语>(记录东南亚史地与中国南洋交通情况)  
1565年胡宗宪编<筹海图编>记录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1589年出现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39年顾炎武开始编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1640年徐宏祖著《徐霞客游记》正式成书  


6 化学、冶炼及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1596年<唐县志>记载以火爆法的采矿技术  
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  
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冶炼技术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生化学元素概念的萌芽。  
1637年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五金》中有关于密封加热冶炼"倭铅"(即锌)方法的记载。明代的钱币"永乐通宝"(西元1403-1424年)有的含锌高达99%。欧洲到十八世纪才开始冶炼锌。  
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低碳钢)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等。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7中记载了炼焦炭的方法:"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欧洲到西元1771年才开始炼焦。  

7 机械制造:  
(1372年造碗口铳,口径11cm,上有铭文说明为水军装备.  
1377年造手铳(小口径管形.)  
14世纪著《火龙经》  
14世纪末发明“神火飞鸦”  
1405年郑和船队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的远洋船只"宝船",船长150余米,容千余人  
1453年造铜火铳(滑膛式.)  
1524年在北京铸造佛朗机炮  
16世纪中叶发明“火龙出水”。箭头上龙头下圆柱,柱体分层装火箭,为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多级火箭(关于“火龙出水”,在明代后期出版的《武备志》、《火龙经》等兵书中都有记载,附图样。 )  
1558年造出中国第一批火绳枪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  
1580年戚继光发明"自犯钢轮火"(其效类似地雷)  
1598年赵士祯呈<神器谱>,记载铳器制作及使用方法(附图样)  
1626年王钲编成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机械工程专著<新制诸器图说>  
1637年宋应星撰成中国科技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1642年南京出现遂发火枪。  

附:  
嘉靖年间,万户进行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成为现代载人飞行先驱,现在月球和火星均有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8#
发表于 2008-4-30 17:57:59 |只看该作者
『 清朝对历史的全面篡改 』


满清统治者在伪造 篡改隐瞒历史事实方面是无所不用其极,历史上更为罕见。康熙初年,庄廷龙修《明史》,庄家一族全部被屠戳 。过了些年有个戴名世又忘记了,编了一本《南山集》,记录了一些比较真实的明朝史料。康熙知道后勃然大怒,就把戴名世也杀了。《南山集》里收录了方孝标留下的一些明朝史料 ,方家的人也全部被流放黑龙江。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涉及明朝的不利清朝的文献全部被禁毁,查缴的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  


满清统治者禁毁关于明朝史实的任何记载几乎是全面的彻底的,数目数都数不过来,它们不让明朝的任何真实记录留下来,对一些它们认为可以丑化明朝的细节东西却全面的渲染,上纲上线,全面妖魔化明朝,企图彻底毁灭华夏民族对大明朝的热爱和纪念。  



禁毁的太多,单选一个“明”字头的,这些书只有书名没有实物了,我们的历史上除了嬴政这么做过一次,历史汉唐宋元明从来没像满清这么登峰造极过。  


    

  《明百将传》《明宝训》《明表选》《明兵略纂闻》《明策衡》《明朝官制大全》《明朝捷录》《明朝通纪会纂》《明朝小史》《明臣言行录》《明臣奏疏》《明初开国群雄事略》《明大事记》《明代帝后纪略》《明代圣政》《明代野史》《明道杂志》《明纲目》《明馆课标奇》《明馆课宏词》《明馆课录》《明光宗实录》《明纪本末》《明纪本末国书》《明纪编年》《明纪编年会纂》《明纪编遗》《明纪重辑》《明纪纲鉴补》《明纪纲目》《明纪会纂》《明纪甲乙事略》《明纪鉴略》《明纪鉴略补》《明纪鉴鼎脔》《明纪全载》《明纪弹词》《明纪要》《明纪编年会纂》《明记甲乙两年汇编》《明季南略》《明季遂志录》《明季文杂抄》《明季遗闻》《明家训》《明鉴会纂》《明鉴易知录》《明将略》《明将略注》《明将传》《明经济名臣录》《明经济书》《明经济文辑》《明论必读》《明论表》《明名臣经济录》《明名臣奏牍》《明末纪事》《明末诏书》《明女直志》《明人后场论表》《明人诗抄》《明人物考(焦竑)》《明人物考(王世贞)》《明神宗实录》《明诗别裁集》《明诗归》《明诗善鸣集》《明诗选(陈子龙)》《明诗选(马士奇)》《明诗综》《明实纪》《明实录》《明史纪略》《明史记事本末》《明史类编》《明史列传》《明史略》《明史全集辑录》《明史通纂》《明史野获》《明史纂》《明疏抄》《明书》《明太祖实录辨证》《明通纪编年》《明通纪会》《明通纪辑录》《明通纪辑略》《明通纪辑要》《明通纪捷要》《明通纪统宗》《明通纪摘录》《明通纪直解》《明通纪纂》《明通鉴编年》《明通纂要》《明琬琰录》《明文案》《明文百家粹》《明文宝符》《明文初学读本》《明文大家二编》《明文大小题商》《明文得》《明文得珠》《明文发》《明文分类传针》《明文录》《明文赏奇》《明文选》《明文翼运》《明文英华》《明献帝宝训》《明相业军功考》《明续记》《明宣宗宝训》 《明一统志》 《(皇)明杂录(尹直)》《明杂录(佚名)》《明诏制》《明政统宗》《明职方地图》《(皇)明制书》《明制稿》《明注略》《明状元策》《明宗孝义》《明奏疏(施元征)》《明奏疏(陆澄源)》《明奏疏(佚名)》《明奏议》  



明清两朝修史的精神相去岂止天壤之别 !  


明朝也有官方修的《实录》,记了这麽一件事,嘉靖皇帝与皇后对坐闲谈,有妃子进来献茶,嘉靖皇帝当场就把妃子拉过来暧昧, 皇后当然吃醋,谁知嘉靖皇帝当时大怒,把这个皇后吓得堕胎。这些宫闱丑事都被明朝史家一一记录下来。 更有唐朝时候,史官记录下皇帝的一言一行,皇帝都没权利看到 ,有次李世民好奇想看一下在别人的眼中把他是怎么描绘的,也被拒绝了。  


而清朝官方修的《实录》里面包装 清朝的康熙皇帝几乎就是个完美无缺的皇帝,满足了满清统治者的需要,记载他“勇武无敌,出去打猎 ,一天就能打死两只老虎,一次打猎几天下来就能打死八只老虎”。“另一方面他又是个文质彬彬的鸿儒,博古通今,堪为一代宗师”。完全就是文成武德,简直圣明完美得到了极点。 他的孙子乾隆皇帝更厚颜无耻的称自已是"十全人"。


  
清朝,一个残暴、专制达到顶峰的朝代。一个无论肉体屠戮,还是精神摧残都登峰造极的朝代。在这样一个朝代,有骨气的人都被杀光了。中国传统的为官应直言敢谏,为史应秉笔直书的观念被彻底摧毁,只剩下阿谀奉承的奴性跟辫子一起留了起来。在沉重的黑幕下,文字狱的酷烈,有多少无边的血泪史被无情地埋没了呢 !这个朝代最大的成就和骄傲就是捏造篡改历史的本领前无古人,竟然在百年之后还能 让后人们心甘情愿的相信这个如此黑暗邪恶的时代是前代不可企及的“盛世”,这个如此黑暗邪恶时代的统治者都是些“好皇帝”。清朝皇帝如有知,当由衷叹服自己果然伟大圣明。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9#
发表于 2008-4-30 17:59:29 |只看该作者
“万历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非凡。万历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相遇,交流碰撞的时期,西方文明首次叩开了东方的大门, 是东西方文明最友好平等交流的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组成了西学集团,传播西方文明。 “万历时代”时“非君浪潮”高涨,民本主义盛行,是封建皇权统治遇到极大冲击挑战的时代。“万历时代”是资B主义萌芽方兴未艾,是蕴育新型生产关系的时代。  

“万历时代”是市民社会发展,市民力量壮大。首次出现了市民力量和封 建T治D争的时代,是社会动荡和蕴育社会变革的年代。万历年代大科学家纷纷出场,出现了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五位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华夏科技文明再次站在世界高峰。“万历时代”李贽等大思想家纷纷涌现,政Z社团纷纷出现,学派繁荣。是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时代。 万历年代出现了徐谓和董其昌等顶级书画家,是个艺术蓬勃发展的年代。“万历时代”市井文学灿烂,出现了世界级的戏剧家汤显祖,是个文化事业昌盛的时代。  

“万历时代”是彻底击败日本,昂首东方,是中华D国最后一次辉煌的年代。 万历也是满清初起,世风D落、思想多元化。危机和挑战并存的时代。  

“万历时代”的生机活力比死气沉沉的康乾盛世强百倍,明朝的文治武功到了顶点,是中国历史的岔路口。  
  
对于明清比较有两部书不可不读,其一《利玛窦中国札记》,其二《停滞的D国》。尤其读了《利玛窦中国札记》一般不抱偏见的人对明朝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会有一个颠覆性的转变。我们能看到物价低廉、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的明代社会。我们也能看到一批富有牺牲精神的西方传教士,以及一大批宽容、开明有良好学识、修养的明朝君臣士大夫形象,以及晚明社会宽松、自由、平等、活跃的政治氛围。 这与《停滞的D国》描写的满清D国衰败、贫困、闭锁、愚昧的社会现状截然相反。  

读《利玛窦中国札记》你还能发现在明代“士”这个阶层上,人格是平等的,是不论官职大小的,官大一级压死人不适合当时的情况。在学术上也是人人平等,所谓学霸、舆论导向倒是不可思议的。  

回顾那段历史,无论如何是看不出儒学对西方文明和西方科技有强烈的抵触倾向,封闭、保守。 反而是敞开胸怀,热烈欢迎。用徐光启的话说是“易佛补儒”。  

与利马窦神父捣乱的主要是一群迷信的农民,以及一些愚昧的乡绅。而佛教才是利马窦神父针对的主要敌人。士大夫地位身份越高,越能理解西方文化,越能依法保护西方传教士,越能和利神父成为至交,对利神父的学识赞赏不已。  

这说明儒学原来是欢迎西方文明的。而“五四运动”后,学界却几乎一致公认“儒教”是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所以要上溯到孔子,打倒孔家店。五四以来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态度一直影响到今天。他们的误区就在于:对于“满清统治”对儒学的恶劣影响研究不透、不深。从而把满清统治下的理教,当成了儒学的正宗。  

其实想了解明末的真实情况可以看一看中华书局出版的《16世纪中国南部行纪》、《大中国史》和《利马窦中国札记》。从这些西方传教士的记录中可以看出明末的中国还是十分富裕和强大的,其中有些人比如达·克路士对于明朝和当时的中国人给予了极高的赞赏,甚至可以说是崇敬,这和数百年后英国人对于清朝乾隆“盛世”鄙视性的描述大相径庭。尽管一些西方传教士也尖锐的指出了明朝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政治F败、火器威力不如西方、自然科学研究比较落后等等),但是毫无疑问的是那时的中国与西欧差不多处于同一起跑线,本来是有机会与西方文明共同发展的。可悲的是这一切都伴随着满人的入侵结束了,后来英国人来到中国时只把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人当蛮族了。所以说明朝是中华D国最后的辉煌。  

而万历朝又是中国最后一个盛世(迄今为止)。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莫拉蒂私人秘书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903
精华
1
CNB
1016
注册时间
2004-1-3
10#
发表于 2008-4-30 18:01:59 |只看该作者
据史书记载,在康熙二十六年曾铸威远将军炮,这就应是戴梓设计制造的子母炮。 在康熙帝亲征准格尔部的噶尔丹时,在昭莫多战役中子母炮曾大显神威。有记载说三炮打向敌营,就取得大胜。可以合理地推断,在对付以骑射为其长项的军队,**************,特别是对于没习惯这种武器的马匹,更有威摄力。既然攻击蒙古骑兵有这样效用,那么攻击满族骑兵也同样可怕,一个象康熙这样精明的皇帝,不会看不出这一点。而能够制造这样可怕的武器的却是汉人,而汉人正是康熙所最不放心的。外国人会造,但不放心时可以赶走,几亿汉人能赶到哪里去?所以,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限制汉人发展火器,其后果就是不再发展火器!  
  

戴梓这样可怕的专家,也以莫须有的罪名流放到东北。另外,在康熙五十四年,他又下令说子母炮是八旗武器,各省绿营,也就是以汉族人为主的部队是不许制造和使用的。这种能对以骑射为主的满蒙八旗有大威胁的武器,绝不许汉人军队配备(即使是在满族人控制下的),应是必是精明的皇帝精心考虑后的决定。  
  

这样,这位被看作是英明大帝的康熙就犯下了一个大罪行:中止了火药武器的发展。其结果是中国火器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在外国侵略者的新型火器面前不堪一击。成为中华民族在百年中陷入苦难深渊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也只有象康熙帝这种思虑极深、为了巩固其皇权无所不用其极的精明皇帝,才能干出这种给后世子孙——包括整个中华民族,其中当然也包括满族,造成深重灾难的、阴损的错误来。
当眼泪已经流干的时候,堆砌在脸上的就只有苦涩的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手机版|Archiver|国际米兰 ( 粤ICP备05005441号 )

GMT+8, 2024-6-10 14:46 , Processed in 0.04561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