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点绛唇 有感而发,随性而写,似有点乱,但请凑和。一惯风格,写完就发,别字难免,敬请见谅!
好早就想写这个贴子了,但又怕太长了,所以一直没动手写,今天刚好没事情说写一下吧!在此先声明一下,我写这个文章,是仅限于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及历史无关,更于什么易中天那个什么狗屁三国不相关(我就是厦大毕业的,我那时怎么就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呢?)
一.先说一下我认识的三国的知名武将
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夏九姜维。这句话大家都很熟了,但是我很质疑,首先先说吕布,吕布在三国之所以能排第一,主要是他一个人敌住了关张,可我以为,他不能胜关张,如果是换成了云长对吕布及张长,我想云长也能敌住几十回合,不会败下来,我还觉得吕布那时只能招架,不能反击了,如果只以这个的话,我很不服
我个人认为第一排名,应该给云长,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云长是三国武功比较好的人中间智慧最高的,其中肯定比姜维高,这里不说姜维的谋略不如云长,只是比武临战的智慧较高,先看他杀的名将就知道了,华雄,颜良,文丑,有人质疑云长是欺华雄大意,偷袭颜良及文丑,说实话,这些是事实,我也诚认,比如云长战华雄时,把刀柄藏于长袍之内,使华雄误以为只是一把短刀,又看他只是一个小卒,云长又用了拖刀计,而颜良,文丑更不用说了,都没认真开始打,就死了,肯定又有人说云长不是用光明正大的方法胜的,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两个人以死相拼的时候,当然是什么方法都用了,还有什么规则可言的,再说拖刀计,这个计我也是看了三国以外的关公演义,才最终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的,原来和回马枪完全是不同的,和偷袭是两码事,三国中曾说过,马失前蹄,拖刀背砍!是用刀背,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再用刀背骗敌人用兵器抵挡,再反转其刀砍其另外一侧!
我不是对关公有所崇拜,只是就事论事而以,还有关张相识时,关与张之斗,关占了上风,还传了些功夫给张,如果说关没有正面砍死大将,只能说就像很多拳王比赛,只胜一点点,不能将其击倒,所以只能以点数获胜!
再说一下赵云,很多人认为赵云从来没有与上将交过手,其实错了与文丑战五六十合,胜负不分,而文丑是什么样的人呢?张辽还未与其大战,文丑就能第一箭射中头盔,第二箭射中面颊,而那个徐晃打的勇气都没有,又与许褚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再与张郃战三十余合,张郃拨马败走,可见赵云武艺之高.再说还有长板坡,杀了无数大将,好像是70多名,当然这也有与曹操想活捉有关!
其实颜良与文丑的武力都是很高强的,只是太傻了而以,先说一下颜良,书中只写了,他杀了宋宪与魏窦,而这两人是吕布手下的名将,不比张辽差多少啊!而颜良又只和徐晃打了二十回合,徐晃就跑了,而徐晃书中曾说过,可以与关公大战八十回合!可见颜良的功夫之高啊!再说文丑,能与赵云打五六十回合,就见其功力,又败了张辽,说明其箭术之高,徐晃闻风就跑了!只是这两人太早死在关公刀下,所以不能说是个疑憾!
再说许褚与马超,其实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想说一点,马超的武力比许强,没见到许马大战时,马超胜了许半招吗?许没接住马的一枪,慌忙中把刀扔了,用手接住,接着才在马下大战的,如果许接得住,何必反兵器都扔了呢?只不过马超只能胜许半招,所以没能杀之
而典韦排名第三我实在不服,他只过与许褚大战了一天,不分胜负,又没再与他人打斗过,就凭其为保操的作为吗?如果说那个作为,我个人认为还不如赵云在长板时的作为高!但武功不低是肯定的!
张飞排第六,说实话他的功力应该来说不在赵云之下,见其大战马超就知道了,还与吕布打了两次前四我觉得应该来说是有!
后三国中,出了五个武力高强之人,一是姜维,二是文鸳,三是邓艾,四是关兴,五是张苞,肯定很多人质疑邓艾,不见其能与姜维大战五六十合吗?而文鸯具三国所写,不应该输给赵云,有赵云的胆气!只是这些人从没有和前期的名将交过手而以,只有姜维与老赵云打过!
现在我说一下我认为的排名,在此先说一下,这里排名不是只说功夫,更要考虑一下临战时的战法,及变通之术
1.关公 2.吕布 3.张飞 4.赵云. 5.马超 6.文丑 7.颜良 8.黄忠(想一下他与关公大战时的年纪吧,如果年轻点,胜负难说)9.典韦 10.许褚,后面就不说了,甘宁,孙策,太史,张郃,两个夏候,及魏延,庞德等辈武功也不低
二.再谈一下三国智慧效高的军师
我觉得智慧最高的人肯定是孔明,如果有些人不服的话,我没话说,只能说这个人性格想与众不同而以,不想讨论,如果说是水镜先生,就因为其是孔明的老师,我也没话说,书中没有描写过,也不谈,第一没什么疑问了,那第二是谁呢?现在主要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能有这样实力的只有几个人,刘备阵营的庞统,曹操阵营的仲达,郭嘉,孙权阵营的周瑜和陆逊这些人,就三国演义本身所说的,我觉得周瑜和陆逊应该不算,计谋好像和前面所提的几个人来说有还有些不足的地方,看法有点浅薄!和田丰沮授之流差不多,多有些私心!
现在一个一个说,先说一下仲达,这是很多人心中的人选,主要是孔明最终也没有胜过仲达,而仲达间接的害死了孔明,也使孔明最终没能完成统一三国的大业,而庞统呢?怎么说他一生主要的功劳就是帮刘备打下了西川,这里有人会说不是孔明所为吗?其实士元在死之前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能是中间差入了,马超来犯,所以大家没看清而以,还为赤壁之战的成功献上了连环计而奉孝怎么说呢?书中所写其人,在身前计无不中,死后还遗计定辽东,而操在赤壁大败而回时,哭的也是他,只是一生没有和之名的军师交过手!
而这三个人之中私心最重的肯定是仲达,他的城府之深让人惊叹!而士元从书中所写可以得出,他好像觉得孔明的才能完全发挥了出来,自己也想有一方作为,而使他很多的时候有些性急,做人更不行,好像不懂得人情事故!而奉孝,则更像曹操版的孔明,有远见,在这三个人中一定要分个高下的话,实在有些难,在此评价一下,仲达是三个人之中政治才能最高的一个人,这里不指内政的意思,我个人认为仲达最终能在和孔明拉踞战中取胜,主要原因是,一是天意,他命大,二是他了解孔明,三是两国治度不同,在休战期,仲达只是个大都督,只要研究军事就好,而孔明是以丞相,还要治国,四是仲达命比孔明长!这是更本原因,如果一直拉下去,仲达必死于孔明之手.
而如果奉孝还活着,赤壁可能真的不会发生,但也不一定,曹操阵营中还有两个军师的智慧不能忽视,一是荀彧,二是贾诩,他们都没有看破,说明那个戏演得太好了,只有徐庶了解孔明及庞统的人才有机会看破,结果不好说!再说书中从没写过奉孝与几个高手过招,结局更难说
而庞统能和孔明齐名足见其大略,按书中所写其人,有些高傲,见孙权和刘备的结局足可以看出,但其远见的战略眼光则比其他两个人要强点,所以我个人认为,三个仲达政治强,奉孝战术强,士元战略高度强!
三.谈一下三国中很多的争论问题
1.孔明一生的三次重大错误
(1)华容道为什么安排云长放了曹操
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是这是孔明一生中最大的三个错误之一,其实笔者不然,书中的解释是:如果操命中该死,就到不了华容道,大家要注意,这是三国演义,这已经带表了孔明的想法,再说如果华容道杀了曹操,三国将不成立了,为什么呢?当时现况是备实力最差,操死,北方又将大乱,那时有能力略取操利益的只有孙权,而如果孙权得了操的地盘,刘备的生存空间,将很有限,他更本就没有时机,可以发展状大自己,而放走了操,可以利用操要报赤壁之仇这点,牵制孙权,这样就给了刘备发展的时机!
(2)为什么不听魏延的话从小路直取长安
讲到这就是说一下孔明!他一生从不弄险,我刚开始看小说时,说真的,真的有点觉得他应该要从小路直打长安,怎么会放下这样的错误呢?可现在呢?我相反很佩服他,我个人认为,说从小路进兵的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打个比方,你打拼了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些钱,为了更多的钱,你会不会冒险去赌一下呢?而如果失败的代价,是让你连重头再来的机会也没有,你还愿意吗?再打个比方吧!比如你在赌钱,你现在赢了50万,而庄家那有100万,你赌资不够,你愿意不愿意把你的妻子或是父母当成赌注去搏这个100万呢?所以我佩服孔明,他在这样的巨大诱惑面前都为之不动!真的是难能可贵!再说书中也主了害处,只要有一个人发现,派一支小部队,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3)街亭为什么用马谡
说实话我至今也有些不理解,但认真看一下,当时能有这个能力的人只有魏和马两人而以,而魏又是出了名的不听话,经常做点出格的事情,你要是孔明那时你会派谁去,会派魏去吗?我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解释!请大家补充
2.关羽之死
很多人说关公是被孔明害死的,因为他对孔明有点不服,说实话我认为这样的话纯是无知之人所说,关公的死,可以说是三国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关公的死,刘备不顾蜀国刚才成立,国力不济,硬是起全国之兵,伐吴,结果失败,使国力衰竭,又使了张飞一员大将,我个人认为,关公全是因为自己高敖,违背了吴属连姻这个国策,自取灭亡的!与孔明何关?
3.孔明不应该伐魏
孔明到底应不应该伐魏呢?有人说是以攻待守,我想以蜀国的地形,攻是不容易的,就看仲达来伐蜀,孔明只派了1千人就守住了,居说有天气原因,但也证明了蜀国易守难攻,这个论点不攻自破,而吴国如果想从荆州来也是一样,不见当年刘备想入川时,还要怎么样对待张松吗?虽说有让张松回去宣传造势的原因,但那张图也是很重要的!
有人认为这是孔明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只为了自己的心愿和成名,笔者认为,孔明之所以伐魏,每次都有原因,有的是因为对手政权的变更,有的时候是国内安定,而这也是先主一生的愿望,不仅仅是他的,如果套上现在的官话,也可以说为了天下苍生的将来,因为这一战迟早是要来的,只是现在和以后的区别,而那时魏的国主真的是年小无知,吴国又可以牵制魏的一部分兵力,时机刚好!谁能保证,吴国以后不会倒向魏国呢?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三国这个话题慢谈不完说不尽的,今天就开个头,让大家来一起来讨论吧!先写到这,以后有必要再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