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一.巴林国家概况</B></P><P>1.概况</B></P><P> 巴林王国(the Kingdom of Bahrain)位于波斯湾西南部,由巴林岛及其附近三十三个小岛组成。1971年8月正式宣告独立。原巴林酋长国改名为巴林国,统治者称为埃米尔。人口总数五十九万,穆斯林五十九万。大多数居民为阿拉伯人,还有伊朗人、印度人、孟加拉国人和巴基斯坦人;七千左右的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和美国人)。阿拉伯语是国语,当地居民还保留有民族部落关系的残余。</P><P>独立日: 8月14日(1971年)
国庆日:12月16日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旗面由红、白两色构成,靠旗杆一侧为白色,</P><P>约占旗面的1/5,右侧为红色,红、白相接处为锯齿状。
</P><P>国徽:为盾形。盾面为竖立的国旗图案,上部为白色,下部为红色。盾徽周围以红白花冠装饰。
</P><P><B>2.宗教</B></P><P> 现在巴林约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十叶派和逊尼派人数各半。当前,随着巴林越来越多地参与世界经济等事务,自东方各国迁入的移民越来越多,巴林出现了逊尼派和十叶派劳动群众的阶段联合倾向。 </P><P><B>3.政治</B></P><P> 巴林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国王)由哈利法家族世袭,执掌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 (Sheikh Hamad Bin Isa al-Khalifa) ,1999年3月任巴林国埃米尔,2002年2月改称国王。</P><P><B>4.自然地理:</B></P><P> 位于波斯湾中部的岛国,面积706.5平方公里。界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距沙特阿拉伯东海岸24公里,卡塔尔西海岸28公里。由巴林岛等36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最大的是巴林岛。诸岛地势低平,主岛地势由沿海向内地逐渐升高,最高点海拔135米。属热带沙漠气侯。
巴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条件,阳光海滩伴随着椰风树影、绿意成荫,名胜古迹遍布国内各地;同时还拥有先进完善的旅游设施,假日酒店舒适豪华、购物中心商品琳琅满目,不仅可以买到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而且东西方最新颖时尚的商品同样一应俱全。
连接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也为巴林的旅游产业增加了不少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巴林旅游业的发展。法赫德国王大桥建于1986,截至去年年底,通过该座大桥往来于两国的总人数达到1亿左右。法赫德国王大桥是分别连接巴林与沙特的跨海公路大桥,大桥全长25公里,桥面由沥青和混凝土铺设而成,有上下4个汽车道,两侧还有人行道。据最新统计,2004年,通过该座大桥抵达巴林王国的人数约为1200万,而经由巴林国际机场到达的人数则仅为200万左右,由此可见该座大桥的重要性,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沙特游客对于巴林旅游业的重大作用。
</P><P><B>5.人口:</B></P><P> 总人口69万。巴林人占人口总数的66%,其他为印度、巴勒斯坦、孟加拉国、伊朗、菲律宾和阿曼人。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占75%。</P><P><B>6.简史:公元前3000即建有城市。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巴士拉省的一部分。1507-1602年被葡萄牙人占领。1602-1782年处于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1783年赶走波斯人,宣布独立。1820年英国人入侵,强迫其签订波斯湾总和平条约。1880年和1892年英国又先后迫其签订政治、军事条约,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33年英国攫取了巴林石油开采权。1957年11月,英政府声明巴林是“英国保护下的独立酋长国”。1971年3月英国宣布,英同波斯湾诸酋长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在同年年底终止。1971年8月14日,巴林获得完全独立。2002年2月14日,巴林酋长国改国名为“巴林王国”,国家元首埃米儿改称为国王。</P><P><B>7.经济:</B></P><P> 巴林是海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石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占政府收入和公共支出的一半以上。
巴林王国政府计划将国内生产总值中旅游业所占的比重,由目前的8%到10%提高至20%。为此,巴林王国将启动价值逾20亿美元的一系列旅游项目。过去20年间,巴林王国的酒店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国内宾馆设施共达100多处,其中包括80家星级酒店。酒店从业人员约达6500人,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巴林国内。
民间市场也是巴林王国重要的旅游景点,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艾尔比阿市场,在那里可以购买到各种地方特产与民间工艺品。另外还有哈达丁市场、烟草市场,以及出售各种银铜器皿的萨法非尔市场。
外交: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主张加强第三世界,特别是伊斯兰、阿拉伯和海湾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反对外来势力干涉海湾事务。
与中国关系:1989年4月18日,巴林与中国建交。</P><P><B>8.巴林与世界</B></P><P> 巴林的是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之一。巴林石油资源丰富,国民经济以石油为主,巴林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三来源于石油。
今日巴林,被誉为“中东的香港”,金融、工业、旅游成为三大经济支柱。巴林是波斯湾中一个美丽的国,景色秀丽、四季如春、素有“海湾明珠”之称。自古以来,天然的涌泉散布内各处,神赐之水与灿烂的阿拉伯阳光所孕育的天然椰林点缀各地,也因此成为东西来往的水供应地,历久不衰。
巴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拥有良好的海军和空军基地,如朱菲尔海军基地和穆哈拉克空军基地。今日的巴林,实已成为中东的金融和航运中心。</P><P><B>9.首都麦纳麦</B></P><P> 麦纳麦市(manama)是巴林的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交通、贸易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海湾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港口及贸易中转站,享有“波斯湾明珠”的美誉。位于位于波斯湾中段,巴林岛的东北角。气候温和,风光旖丽,每年11-3月温和宜人,6-9月雨水较少,是焱热的夏季。人口20.9万(2002年),占巴林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麦纳麦是在巴林三十年代发现石油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古老的风物和现代化的设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豪华的旅馆,高矗的银行,幽雅的宅邸,一边是成簇的阿拉伯老式民房,迷宫似的曲径小巷。
城市遍布椰枣树林与甘甜泉水,众多果园出产各种新鲜的水果。城市街道两旁,绿荫蔽空,房舍前后多种椰枣和棕榈,是海湾一带少有的绿色城市。郊区的农田和果园多用泉水灌溉,地下汩汩涌出的泉水形成小湖和溪流,使岛国之都的景色显得格外柔美。
麦纳麦南部集中了全国大多数的工业,以炼油工业为主,另有石油化工、天然气加工、海水淡化、帆船制造、鱼类罐头加工业等。向为波斯湾珍珠采集基地,渔业重地。输出石油、椰枣、皮革、珍珠等。1962年在市东南的米勒塞勒曼建成深水港。</P><P>麦纳麦大清真寺
</P><P>麦纳麦掠影
</P><P>麦纳麦掠影
</P></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0 11:48: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