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森和海明威
- O& N4 \) H; X% ~& R' [
7 H* n0 [; B/ b* t霍奇森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因此1996年他来到米兰城,简直有如鱼得水的感觉。米兰可以提供给他一切所想要的:足球、时尚、文化和艺术。霍奇森很敬业,比赛时一双眼睛是不离场上半步;而且很投入,当科利纳将一个属于国际的进球先判有效后判无效时,他会跪在地上仰天长叹。足球之外的霍奇森的生活同样丰富,时不时邀请主席一道去最著名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听歌剧,兴致好的时候还带上一两个队员。霍奇森还频频亮相于各种T型台、舞会、慈善聚会和商人的聚会,活跃在米兰的社会最高层。霍奇森带领国际的成绩一般,但主席一直喜欢他,他也一直念叨着国际,此后也短暂地帮国际打过工,并幻想有一天回来。
. H; n \/ ^3 z% E+ q4 |- P) d/ a
海明威喜欢烈酒、美女和雪茄,他喜欢呆在非洲、西班牙和古巴,那些都是他喜欢的地方。他会用整整一本小说来描述潘普洛纳的斗牛,而且在《战地钟声》中也不止一次的提起令他神往的斗牛大赛。当然,酒和雪茄还有马德里的火腿也是他的挚爱,没有这些,他就写不出文字,我们也就无缘伴随上个世纪小说界的描述大师神游欧罗巴和非洲了。
. X& l. A$ }' s S
! Z" w& w' ~# }1 E[U]霍奇森和海明威,典型的享乐主义者,才华横溢,但终究到达不了顶级[/U]* n9 y. |; Z! z9 k
: n% T1 G( H, q4 w; x; t! ?7 r
西蒙尼和肖洛霍夫8 P( v$ u5 ^) ^4 p+ u( \0 c
( g' J# ^' R* r5 g$ @: g: c
肖洛霍夫是谁?知道是人恐怕会很少。但《静静的顿河》至少应该听说过吧?至少在我们少年时代那一个个无聊的夜晚或者假期会在电视里见过那个哥萨克骑兵格里高尔的形象吧?《静静的顿河》让肖洛霍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声明大振。但此外作者鲜有佳作,而且肖洛霍夫也归于沉寂,如同他震惊文坛之前一样。不过,那个哥萨克骑兵手中折弯的钢刀,那草原上一个个动情的夜晚,永远留在世人的脑海中。
" W* k' I1 g8 ^0 X+ q& y/ r* S# i8 B& T. o1 X
西蒙尼在那不勒斯获得了成功,但他如果不来国际米兰,恐怕他就会如卡瓦辛或者瓦瓦索里一样成为过眼烟云了。但莫拉蒂邀请了他,让他一飞冲天,拥有了指挥罗纳耳朵、萨莫拉诺和德约卡夫的权力。西蒙尼很低调,但比较倔强,而且忍无可忍之时,一定会爆发出来。客场对尤文图斯时,裁判实在是不公到了极点,西蒙尼气愤得冲进了场内----我印象中的国际米兰主教练还没有第二个这样做;而球队在巴黎夺冠时,他那欢庆的姿势却又让我们深深怀念并且辛酸---西蒙尼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他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永远不忘。此后,他曾去过皮亚琴查、安科纳,终于不知所往。
4 r; [# D' x, ]) n- n4 G# y! K' E, C2 ?: X Y
[U]西蒙尼和肖洛霍夫,如昙花般一现,也是那样的美丽[/U]
" Q9 u3 p& Q& t. e- }
& s c1 G0 w& f2 }6 B5 u& [卢塞斯库和贝克特
' u$ l, Y2 u' O0 d
3 w5 R& z. U2 u0 |& ]% H' D卢塞斯库给我唯一的记忆是他呆滞的眼神,以及木讷的姿势,那些都是痛苦的回忆。这一点和贝克特何其相似。爱尔兰作家贝克特长期客居法国,曾被人谋杀未遂,于是他 的生活从此全部是阴影之中。在他的短小的巨著《等待戈多》中,荒诞、无奈和无聊以及彷徨充斥着每一个文字,世界早已崩溃,只剩下用没有希望的等待。卢塞斯库丛丛地接任西蒙尼时,大概也注定脱不了贝克特的命运了。西蒙尼第一年是赢三场输一场,第二年是赢一场输三场,而到了罗马尼亚人手里,输赢再也没有任何规律,简直成了碰运气。于是他也一直如等待戈多一样等待赛季结束。当然,他的戈多来的较早,0:4输给桑普多利亚后,他就走了。; u* Y# P& n% K5 [" o W
2 n. g$ q5 p/ R, e" Z! F
[U]卢塞斯库和贝克特,一如他们经营的球队或文字,悲剧而且毫无值得怜悯之处[/U]' S' J4 C7 x- i1 g3 k& c6 X( J' b) M
3 w3 @! ?' y9 X; ?4 u: n
里皮和劳伦斯0 p& d1 g3 b2 ?! l; F9 i
( @3 H3 ? [. k) t# U3 Z# }2 c
D.H.劳伦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英国作家,自他之后,英国就少有如此有影响力的大师了;同时,他也是英国作家里罕见的可以称做“邪恶”的作家,倒不是他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有多么的肉麻和露骨的色情,而是他本人的自大和狂妄,以及充斥在字里行间的偏见。这个自负的家伙先把托尔斯泰贬得一文不值,后来嘲笑陀斯妥耶夫斯基,偶尔还把王尔德拿出来开唰一下,以满足他发泄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无穷的偏见。
) r+ [# e: T$ u
( f, @. _, y$ j2 x7 U里皮来国际米兰时感觉自己是肩负夺冠重任的,于是他别的什么也不考虑,板着个脸问主席伸手只是要人,于是BOBO来了,这个当然很好,但尤戈维奇就有些用人唯亲了,加上后来的苏克和小基恩,无一不是里皮一开口,主席马上买来,但又派不上大的用场。此外,里皮的偏见比起劳伦斯来可是过之而无不及,根本不用多举例:巴乔被赶走了,贝尔戈米宣布退役,德约卡夫远走德国,帕努齐后来也被逼走……最后里皮自己也被踢走了。
+ q, u; K8 x1 q3 V" S# J) ]( M9 i4 ]: h7 ~
[U]里皮和劳伦斯,或许是功力很深的专业人士,但为人实在毫无可取之处[/U]( l3 K0 l( O% S/ a
2 u8 l9 |; ~# v3 M
塔尔代利和波德莱尔
0 ~/ a# `9 C% R# r" X2 w* E' E: h m# n: Z
波德莱尔被人冠以“恶魔”的称呼。这个法国诗人不喜欢美酒,也不喜欢女人,只喜欢“飘到….那边….那边的云,分外的美丽!”但他笔下的东西却从来没有美好可言。塔尔代利也是一个落腮胡子,这一点和波德莱尔何其相似。他们的眼睛也相似,有神但带着凶光。波德莱尔虽号称浪漫派大诗人,却把蚊子、苍蝇、妓女、毒蛇、肮脏和贫贱一而再地写进了他的《巴黎的忧郁》和《恶之花》,是消极浪漫的集大成者。塔尔代利刚来国际时,一扫里皮的晦气,为国际带来了久违的清新空气,而且其在战术和比赛内容上也很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最后他还是失败了,他的蓝黑军团死气沉沉,毫无进取心,甚至能以0:6去输球。于是,孤独而英俊的82年意大利世界杯主力,只能在联赛还剩数轮时就被告之库珀将在下一赛季出现在梅阿查。* o m% l7 u4 E
: G& r+ G- ]; ?7 M1 R
[U]塔尔代利和波德莱尔,无论表面是多么的美,却掩盖不了平庸的实质[/U]
`; _: Q u+ y3 V L$ u# ~4 z6 x7 K/ m- d& g
库珀和加缪; f* _, y+ U2 D; n0 W6 ^- h
5 H$ M& e: R7 y" G* q/ A/ E
加缪很少笑,地中海的凛冽的季风把他的脸吹得皱纹满面,这个固执的阿尔及利亚人只忠于自己的灵魂,而毫不在乎世间的道德和情感;库珀也不善于笑,而阿根廷人的年龄比他外表显露出来的实际上要小许多,他也永远坚持自己的打法和思维,而不管场面如何,不管大牌球星的抱怨。
; ?8 K) j" Z9 n) c
9 J( E3 v; F) m. u我曾经怀疑加缪写文章时有没有形容词,他根本不会花言巧语,没有妙笔生花,只是简单地把大量的名词、动词组合在一起,去构成他的《第一个人》和《鼠疫》,当然,这是成功的,他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且风格被后人模仿----不过少有成功的;库珀的球队绝难踢出好看的足球,因为他的哲学就是胜利和防守,给他再多的技术型球员,也是徒劳。库珀露骨地堆积边路球员,以昭示天下:我就是打两翼,你们放马来防吧!
7 v% R X# \( g( g3 t( \0 |
1 |1 X+ j( g- }[U]库珀和加缪,充满智慧的大师,但胜利和失败,永远都在一线之间[/U]4 h, g# P9 Q: J6 h4 |+ m5 N"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29 19:40:46编辑过]
* x% u: ~' H4 {. F#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