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攒机我只选AMD.五大理由不用Intel处理器" [复制链接]

Moderator

饭饭`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帖子
15151
精华
3
CNB
11175
注册时间
2005-6-16

我的游戏: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0-4 13:55: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
前言:如今装机你还在犹豫什么?
以往我们在装机时总是在考虑哪个平台兼容性最好,哪个平台的价格最合适,并且引发了无数的争论。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衡量一下AMD和Intel在装机时得几点要素就能迅速作出决定了!.

AMD力拼英特尔
装一台电脑无外乎CPU、主板、显卡、内存、显示器和硬盘,但在这几样关键配件中,CPU和主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CPU往往决定着整套配置的大方向。虽然AMD和Intel都是处理器厂商,但他们在市场上的境遇却是截然相反得,如果你仔细挖掘,会发现它们有着很大得差别!
接口:AMD一高一低 Intel只有一种
很早以前,Intel和AMD的处理器是可以共享平台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年Intel为了提升x86 PC市场的普及性,其总线设计开放给了其它处理器生产商,而从1989年开始Intel推出了第一个Socket设计--Socket 1后,当年AMD和Intel的处理器开始共用一套平台,即支持Intel的主板便能支持AMD处理器,这个情况经历了Socket 1、2、3、4、5直至Socket 7时代.

两家水火不容处理器厂商以前还曾是同一战线的占有
时隔八年,两家处理器厂商已经都找到了各自得归宿,AMD采用了Socket754和939针脚规范,并定义为低端和高端,而Intel也在去年年底推出了LGA 775接口,与横行多年得478接口组成了另一条阵线。
然而,Intel今年第36周的路线图表明,Socket478插座的Pentium 4和Celeron处理器已经从今年第三季度的计划中消失,当然之后也不会再出现,以后应该就是LGA775的天下了.

接口
既然Intel取消了478针脚,那么一道完善得阵线也许就从此消失,其一是人们对775的认知度还并不高,再加上AMD的754和939接口上有着相当完备的产品线,而AMD Scoket 754接口的处理器正好抢占了由478留下的空缺。在754接口方面,从Semporn到Athlon64,有着充足的弹药,而939接口上则是FX和双核X2系列,AMD为自己的接口准备了一条充足的处理器后勤保障,这样你在升级时就更加方便了。而Intel上775接口上也由非常多的处理器,但是它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升级延续性,必须还更高芯片组的主板才能支持更高端的处理器!Intel以一挡二,胜算又有多大呢?
价格:AMD优势由来已久 始终与Intel保持一定距离
在价格上AMD一直与Intel保持着一定的差距,低端方面AMD的64位闪龙2500+自然是普通消费者的首选,而Intel在775接口方面则主要是64位赛扬D 331撑腰,但是由于331并不是从正规渠道进入市场,所以在购买上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AMD性价比高
另外在价格上,2500+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报价455元。而64位赛扬D 331盒装的报价则正好开始上扬,目前报价695元,两者的价差达到了200多元,不论能不能超频,64位赛扬D 331与2500+相比都没有任何优势!.

然后再来看看终端产品,这一领域主要是AMD 939接口的Athlon64与Intel的5xx系列。
与754接口相比,消费者队939接口更加亲睐,这主要是因为939接口的可升级余地更大,而且支持双通道。939接口上中高端不仅有Athlon64坐镇,高端更是有像FX和X2这样高性能处理器做靠山,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更多的人偏向选购939针脚的处理器。
在Athlon64系列中,3000+自然是中端消费者选择的重点,1180元的盒装价格(散装1010元),再加上超频的诱惑,3000+自然成为了939上的一颗明珠.

而与3000+相近的是Intel P4 531+,同样支持64位,实际频率3.0GHz,800MHz FSB,1MB的二级缓存!而它目前的散包售价在1440元左右。如果单从价格方面来说P4 531+毫无胜算,毕竟比3000+贵了400多元,够买条能超的512M DDR400内存了.

测试成绩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差异。在Half-Life2的测试中,3000+中将高出自己1.2GHz的P4 531+拉下马来,你说选择3000+还需要理由吗.?
超频:AMD的老传统 如今已经降大任于闪龙2500+
    超频能力是我们这些硬件爱好者天天挂在嘴边上的,而AMD正是我们这些天天谈论超频内容的主角。
    AMD从Athlon XP时代就开始了它的超频神话,1700+和Borton 2500+都是那时难忘的经典。如今XP时代已经渐渐的离我们远去了,而继承它遗志的则又出现在了2500+,而这次2500+已经变得更加强大,不仅支持64位技术,而且还采用了90nm制程,温度也大大的降低了!
    说完了低端的754接口我们再来说说终端的Athlon 3000+。就在本月中旬,国内顶坚超频高手DOTA打破了世界AMD Athlon64 3000+级别的超频世界纪录,国内超频玩家赢得了金子一般的荣誉。它的最终超频成绩为3.6GHz,相比Athlon64 3000+ 1.8GHz的默认频率要提升了一倍。而且这次的超频幅度比他之前参加“DFI
钻石杯”3.375GHz的成绩还要高出很多!


达到了惊人的400FSB .

CPU-Z认证页面 .

系统配置  .

来自丹麦的顶级散热系统ASTEK VAPOCHILL LIGHTSPEED.

来自丹麦的顶级散热系统ASTEK VAPOCHILL LIGHTSPEED 完成超频仍然使用DOTA的惯用装备,可谓都是超频玩家梦寐以求的好东东。其中来自丹麦的顶级散热系统ASTEK VAPOCHILL LIGHTSPEED在这次超频过程中功不可没,压缩机调到-56°C的时候,运行在3.6GHz的3000+温度仅为-41°C,真是令人汗颜。
如果你觉得3000+超频并不是一件难事,那么看看接下来对FX-57的超频测试又达到了哪种境界吧!
一直以来AMD处理器在SuperPI 1M的记录上一直止步不前,而INTEL打破记录的消息不断《世界纪录再次打破!Pentium M勇夺第一》。AMD自从发布了FX55系列处理器以后就一直没有突破22秒的运算时间,就算最近发布的FX57处理器也未能如愿,过去的记录是由玩家Tom Holck创造的,这是由一颗FX55超频至3.729G后SuperPI 1M运算时间为22秒。
而今在AMD众多发烧友的推动下,SuperPI 1M的记录终于有了新的发展,这是由现SuperPI 1M的世界记录保持者日本玩家TAM于7月16日创造的AMD组的最新记录!玩家TAM把一颗编号为(0516WPMW)的FX57处理器在液氮的冷却方式下超频到了3757.7MHz的恐怖频率。先让我们看看玩家TAM所用的配置:
主板 :DFI LANPartyUT NF4 Ultra-D
处理器:FX-57(0516WPMW) 冷却方式:液氮 (室温22℃)
内存:SEITEC PC3200 512MBx2:Winbond CH-5 & SANMAX BH-5(39WF) 256MBx2 & 512MB .


21秒的成绩
21秒,又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AMD的确没有辜负这么多年支持它的发烧友们,一次次将记录刷新,证明AMD超频是最好的!
难题:过热保护集成于CPU内你想关都关不掉
也许你也听说过Intel能超,但你是否指导现在的Intel处理器是在性能下降的前提下达到超频的目的,也就是说,你超频比没超频还慢!.

待机10分钟测试 接下来是Intel Pentium 4 3.2E GHz (Prescott) 待机10分钟测试,CPU温度50摄氏度.

测试开始五秒钟,温度飞速上升至61度! .

最后,CPU稳定在76摄氏度.

关闭风扇5-6秒后,温度上升至80度,此时Thermal Throttling自动开启,性能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波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Moderator

饭饭`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帖子
15151
精华
3
CNB
11175
注册时间
2005-6-16
沙发
发表于 2005-10-4 13:59:58 |只看该作者
<P> </P><P>性能逐渐降至最低点 </P><P>  又过了6~8秒,Thermal Throttling完全开启,性能逐渐降至最低点,大致推断,Prescott的Thermal Throttling临界点在88-90度左右.</P><P></P><P>风扇再次被打开 </P><P>  风扇再次被打开,与Northwood不同的是,Prescott在开始的4~5秒内没有任何动作,而后的3-4秒内才温度才下降到83,同时性能曲线的的波动也较Northwood大很多,似乎是几次想脱离Thermal Throttling的控制但都没成功.</P><P></P><P>温度下降至77度 </P><P>  风扇开启30秒后,温度下降至77度,但性能曲线仍有不稳定现象存在,这种现象大概持续了2分钟左右.</P><P></P>Thermal Throttling完全关闭了,温度也稳定在76-77度 . </P><P></P><P>再次关闭风扇,性能下跌
再次关闭风扇,性能下跌。在101度的时自动关机了,比Northwood高了3度。 </P><P>  通过上面的测试我们能够发现,Thermal Throttling技术并没有能让两种核心的P4在高温中坚持下来,以至于最后分别在98度和101度时关闭了系统。没有风扇监控的朋友们可要注意了,在发现系统突然变慢时一定要看看是不是你的CPU散热器的风扇停转了,否则你可能还没来得及哭之前的工作就全白费了。同样的问题发生在我们现在测试的64位赛扬D 331上,这种所谓的“保护”让我们哭笑不得.</P><P></P><P>P4 560主频3.6Ghz,超频后温度上升到75°C,此时频率下降到1.6GHz .</P><P>主板:AMD得道多助 Intel失道寡助
</P><P>在装机配件中,主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配件,往往是主板决定了除CPU以外所有配件选购的方向。 </P><P>从目前来看,搭配闪龙2500+最好的主板芯片组要算是nForce4 4x了。nForce4 4x和最高段的nForce4 SLI都是同一个芯片,支持NVIDIA对其进行了屏幕,只提供了一个PCIE插槽,没有SATA2、千兆网卡等一些功能,但这些功能我们又能用上几个,所以没有就没有吧,性能才是我们最看中的!.</P><P></P><P></P><P>主板 </P><P>为了给2500+找个好搭档,我们选择了最便宜基于nForce4 4x芯片组的七彩虹C.NF4X Ver1.4,该主板采用三相回路供电设计,能够为处理器提供更纯净的电流。内存方面提供两条DDR400内存插槽,最大支持2GB内存。另外主板在存储扩展方面分别提供了2个IDE接口,4个SATA接口(支持RAID),3条PCI。在PCI-E X16的旁边还提供了2条PCI-E X1接口。在功能方面主板整合了ALC655音效芯片及RTL8201BL 10/100M网络芯片.</P><P></P><P>主板 </P><P>在技术方面,包含七彩虹开发的免跳线超频,高安全性L.M.Bios系统,拥有魔法超频(Colorful Magic Control)和PC健康卫士(PC Health Bios Watch),不仅提供频率调整,电压调整以及频率锁定等丰富的DIY个性化调节选项,并且配合主板上集成的超频保护控制芯片为用户提供电压监控,过温降频,“超不死”等功能,这些都是超频玩家钟爱的。I/O接口除键盘、鼠标、USB2.0……以外还有一个同轴输出.</P><P></P><P>NF3 </P><P>除了七彩虹的这款主板,还有昂达的NF4S、NF4X,华硕、双敏、升技、技嘉等一些列基于该芯片组的主板,另外还有威盛的K8T800、宇力的M1689、nForce3 250GB,所以在754平台上有着广阔的选购空间.</P><P></P><P>915 </P><P>回过来我们再来看看Intel平台上有什么好的选择。支持775接口的芯片组主要有Intel的915PL/915P/925/945/955,但除了915PL和915P芯片组属于低端芯片组,其他的价格都非常昂贵,而且925芯片组在今年年底也会停产,所以能选的只有915PL和915P芯片组了。虽然威盛也有面向775接口的芯片组,如PT880和PT880 Pro,但这两款芯片虽早已问世,但市面上却看不到基于这两款芯片组的主板,所以Intel平台只有915PL和915P芯片组撑着了。 </P><P>由于915PL是915P的缩水版,价格上915PL要比915P主板便宜至少100元,所以它与廉价64位P4/Celeron D处理器的搭档的 性价比 非常突出.</P><P></P><P>而基于915PL芯片组的主板,我们依然选择了七彩虹的C.915PL-L,售价599元,尽量以保证低端装机的公平性。该主板特点是CPU供电部分采用了4相供电回路,以及大量固态铝电容,能保证高频率Prosectt核心P4/Celeron D处理器的稳定运行。板载RTL8100C百兆网卡芯片和ALC880音频芯片,可实现8声道音频输出。 </P><P>虽然我们选择了同一厂商推出的两款不同芯片组的主板,但基于915PL依然比nForce4 4x贵了100元,在加上2500+那么能超,支持754接口的芯片组又那么多,就算915PL再强,又怎能敌得过群狼呢? </P><P>● 总结 </P><P>通过介绍你应该更加明白如今为什么小编推荐你买AMD而舍弃Intel了吧?其实这些情况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只是你对这两家目前的境地还不够了解。 </P><P>另外才补充一点,NVIDIA的C51芯片组也已经上市了,报价基本上维持在700元~800元左右,这样AMD就又多了一个强援。而Intel呢?又多了一个敌人.</P><P>转自.PCPOP-电脑时尚 文/LEE</P>

使用道具 举报

Moderator

饭饭`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帖子
15151
精华
3
CNB
11175
注册时间
2005-6-16
地板
发表于 2005-10-4 14:08:37 |只看该作者
<P> 呵.不经意看到这篇.有感触.转过来和大家分享下.</P>
<P>  本人也是AMD坚定不移的铁杆支持者.不过Intel在国人心中影响颇深.用AMD人非常之少.但AMD绝对是性价比no1.比Intel要厚道得多.特别是游戏一族一定要试试AMD..</P>
<P>   顺便问下大家都用什么.我用的是AMD64 athlon3000+ .适合追求性价比的同志...[/COLOR]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4 19:29:43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Presidente

邪恶的小正太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帖子
70293
精华
45
CNB
26146
注册时间
2003-11-24
4#
发表于 2005-10-4 14:58:49 |只看该作者
<P>我也用的AMD的啊</P><P>我们班人现在买电脑都是AMD,</P>
一期荣华一盃酒

使用道具 举报

(U17)Allievi

阿徳一定要振作

Rank: 8Rank: 8

帖子
3832
精华
0
CNB
166
注册时间
2005-7-9
5#
发表于 2005-10-4 16:40:09 |只看该作者
<P>你说的那玩意我就知道有个英特尔的牌子..</P>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istrator

梦回唐朝

Rank: 98Rank: 98

帖子
3063
精华
10
CNB
4649
注册时间
2003-8-9
6#
发表于 2005-10-4 17:42:13 |只看该作者
对于游戏来说AMD是不错的选择,我上网这疙瘩好用的都是AMD
永远的国际 永远的米兰
生活的磨砺让时间变得沧桑

使用道具 举报

ICN编辑

ICN预备役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帖子
3260
精华
1
CNB
2934
注册时间
2004-4-30
7#
发表于 2005-10-4 17:46:59 |只看该作者
<P>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P><P>INTEL的稳定性和发热量还是更让我放心些。</P><P>当然AMD现在的势头很猛。不错!</P>

使用道具 举报

(U17)Allievi

我是:所罗门

Rank: 8Rank: 8

帖子
4083
精华
0
CNB
30
注册时间
2005-6-20
8#
发表于 2005-10-4 18:00:47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markshallwe</I>在2005-10-4 17:46:59的发言:</B>

<P>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P>
<P>INTEL的稳定性和发热量还是更让我放心些。</P>
<P>当然AMD现在的势头很猛。不错!</P>



到时看看再买
我很失望,二号强盗头子居然逃过法律的严惩。

使用道具 举报

(U13)Esordienti

丫头的发言人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970
精华
0
CNB
376
注册时间
2005-9-14
9#
发表于 2005-10-6 12:31:44 |只看该作者
<P>支持AMD!一直拥护AMD,超好用,我们不当消费的傻瓜!</P>
迎着风,迎向远方的天空, 路上也有艰难,也有解脱,都走得从容。生命有了你,我已经无所求,将我的心放在你手中,与你到永久......

使用道具 举报

(U14)Giovanissimi

灌水赚钱买国米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1358
精华
0
CNB
-2
注册时间
2005-7-27
10#
发表于 2005-10-6 19:46:22 |只看该作者
AMD性价比好啊!!我就是AMD的!!以后也只会买AMD的!!
wolin21的小马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手机版|Archiver|国际米兰 ( 粤ICP备05005441号 )

GMT+8, 2024-5-31 05:15 , Processed in 0.04742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