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视] 水货 谎言 录像带 [复制链接]

shoo  MM

Rank: 49

帖子
8394
精华
4
CNB
40587
注册时间
2006-8-5

我的游戏: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4:03: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shoo 于 2011-4-10 14:07 编辑

   引言:在录像带出现之前,教练们经常会引进一些错误的球员。但在视频网站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什么“水货”反而比过去更多了呢?

  
  浑“水”摸鱼

    有时候,“直觉”真不是个好东西,弗格森最近凭“直觉”签下了一个“天外来客”,这是个过去从未听说过的球员,这感觉就像在赛马场通过直觉下注一样荒唐。

    舰队街嘲笑爵爷:“没有看过贝贝一分钟的录像带,就花750万英镑签下了一个水货。”当然,弗格森的坚持或许有他的理由——当年安切洛蒂为AC米兰签下卡卡时,也没有看过后者一分钟的录像带。


不过像安切洛蒂慧眼识卡卡的几率毕竟太小,从过去到现在,很多教练在转会上都犯过错误。“生活就像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的口味。”你没法保证每颗糖都是甜的,但比起“直觉”,有录像带作为参考的话,你起码知道这颗糖的外包装是否好看,关键是,能避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托特纳姆主教练老雷德克纳普说:“在签下一个球员前,要对他有足够的了解,你不能仅听过他的名字,就签下他……要这样说的话,我还听说过马丁·约翰逊(英格兰橄榄球名宿)呢。”

    在过去那个没有影像记录的时代(录像带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普及,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在2005年才成立),教练们大多通过弗格森式的“直觉”来挑选球员——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太多的教训。1954年8月,一个人敲开了里尔俱乐部主席路易斯·埃诺的门,自称是刚刚参加过瑞士世界杯的匈牙利球星约瑟夫·佐考里亚什,法国人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加盟仪式。但事实上这个人只是一个假冒者,而有趣的是,这个人的本身职业就是个“水货”——一艘渡轮上的退伍水手。

    这种“直觉”已经多次被证明是错误的。1999年,桑德兰在没有录像取证的情况下,引进了曾在乌拉圭民族队效力过的米尔顿·努涅斯,但后来才发现此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水货”,时任主教练彼得·里德大怒,两个赛季仅让这位洪都拉斯国脚出场一次。而英格兰最经典的剧情是,1996年,在“圣徒”执教的索内斯仅通过朋友的电话推荐就引进了一个叫阿里·迪亚的“超级天才”,但在这个人在英超赛场上出现了26分钟后就从此消失了。

    现在的问题是,尽管不再凭“直觉”下注,教练们还是感到自己受骗了。这引出了足坛当今一个糟糕的现象:教练们困惑的是,那些被录像带考核通过的人,为什么最后也沦为了“水货”,其中一些还是伟大的球员,过去,弗格森就凭借录像带,签下过克莱伯森、贝利翁、董方卓、贝隆等“天才水货”,难道录像带比“直觉”还靠不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镜花“水”月

    一个被忽视的真相是,录像带也是会骗人的。

    这在足坛已成为一段趣史。过去有些英格兰球队欺骗那些来自国外的“乡巴佬”,他们剪辑了自己在对阵曼联时的精华片段,然后告诉他们:“看啊,我们是一支多么棒的球队。”但这些俱乐部如今也时常被高超的剪辑技术唬得一愣一愣的。

    “录像带是可以剪辑的,”曾在阿森纳担任球探的史蒂夫·罗利说,“一个速度一般的人,在录像里可以变成一个快如闪电的人,而现在,即便是一些花哨的技巧也能制作出来。”很不幸的是,录像带几乎是当今转会市场上最常用的考察工具。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一些球队每年总会引进一些糟糕透顶的球员。

    1995年,时任西汉姆联主教练的老雷德克纳普在仅仅看了一盘录像带后就签下了“神一样”的荷兰前锋马尔科·博格斯,但后者在英国踢了四场比赛后就消失了;1997年,安蒂奇通过一盘录像带向东家马德里竞技推荐了老乡拉德·博格达诺维奇,这名效力于日本联赛千叶市原的球员当时花费了马竞29亿比塞塔(折合1800万欧元),但他只踢了14场比赛就拒绝再次上场,原因竟然是科索沃战争爆发,不过一个赛季后当他被转卖给不来梅时,身价已经缩水至135万欧元,甚至不及一年前的零头;2008年,“录像带天才”萨维奥·恩塞雷科花了西汉姆联1000万英镑,但一个赛季后身价缩水一半,如今更是被佛罗伦萨租借给了德乙球队慕尼黑1860;去年,米亚托维奇坚信法国人福贝尔能为皇马带来硬度,但这名只活在录像带里的球员成为了西班牙媒体的笑柄。

    “录像带是最糟糕的发明,你只有亲眼看过一个人踢球,才能准备签下他。”温格说:“有时你能看到很多东西,这只是美好的假象,更多时候真相被蒙蔽了……我的建议是,没有比看他们踢球更好的考察方法了,当他们踏上球场时,他们就把自己最真的一面展现给你了。”


温格在准备签下一个天才前,总是亲临现场考察多次,挑出他们很多的毛病,然后和卖家讨价还价:“虽然录像带里表现得很好,但实际上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够……能不能便宜点。”而阿森纳的同城死敌托特纳姆则是另一番景象,相传老板利维在看完一盘录像带后,时常惊为天人:“上帝啊,就是他了,我们无论花多少钱都要签下这个人。”结果,白鹿巷涌进了一大堆天价水货:维加、雷布罗夫、波斯蒂加……

    有时候,“眼见也未必为实”。老实说,在YouTube和录像带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这样的错误显得很愚蠢。1997年巴西桑托斯队高价签下了一个叫巴埃斯的水货,原因是他们搞错了。主教练卢森博格在录像带里看上的人叫理查德·巴埃斯,而他们买的人却是前者的弟弟埃德加·巴埃斯。十年后还是在桑托斯,主教练还是卢森博格,这次他相中了墨西哥球星阿尔多·德尼格里斯,并准备签下他,但引进后却发现是阿尔多的兄长安东尼奥,而安东尼奥在前一个赛季与墨西哥彪马俱乐部合同到期后,那个夏天一直在山东鲁能试训。

   
如鱼得“水”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录像里编造谎言,但依然有人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水货大军”中,而且,一些人曾经是公认的天才,或者是当红的球星,这到底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呢?这才是重点,为什么足坛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水货?而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呢?下面我们为你一一解答。

    都是录像带惹的祸?当然,录像带和视频技术的确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一些人仅仅是在视频里展露了一点天分,就被赋予了不切实际的神话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错误的发生,例如一些球会疯狂争夺一个平庸或还没成熟的球员,例如杰弗斯(鲁尼之前的英格兰神童)、凯里森(巴西联赛的顶级射手,在欧洲联赛状态全无)、克尔隆(意大利球会把他租来租去)……一个奇怪的现象也随之产生——一些球员昨天还被喊做天才,但在今天就成了被嘲笑的“水货”。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难理解,”温格说:“这是时间问题,我们需要作出快速的判断,因为我们在同其他俱乐部竞争;有时候你还来不及判断这个球员是否合适的时候就要作出买或者不买的决定。当你半夜回家,但是在凌晨5点还拿不定主意时,那么这个球员说不定就去了别的俱乐部。”巴西总统卢拉也一直为这种趋势担心:“我已经说过很多次,这种疯狂正在毁掉我们的天才,而且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具备那么高的天分。”

    这就揭露了足坛的另一个秘密,经纪人有意拔高了球员的能力,这样做能尽可能地提高转会费。加纳人巴鲁索过去被誉为“新维埃拉”,三年前,他转会到了罗马队,但此后就不断被俱乐部租借。另一种情况是,经纪人将一些明眼人都看出的二流球员推销给一流俱乐部,这就有所谓的帮俱乐部洗钱的嫌疑了,而在当今足坛也不难找到一些购入后基本不出场的“水货”;最后一种情况是,经纪人虚构和夸大了一些球员的履历,这导致一些俱乐部往往花高价买下了一堆无用的球员,一般这些球员通常被销往市场消息相对闭塞的亚洲。

    现在,到了你们最关心的,也就是最后一种“水货”。为什么那些有着神一般五彩羽毛的,在电视机里看起来光彩夺目的伟大人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成为“折翼的天使”?例如现在在皇马郁郁不得志的卡卡,过去和现在在巴萨不得人心的伊布和马斯切拉诺,以及前两个赛季的“潇洒哥”贝尔巴托夫。欧洲媒体每年都会公布各个联赛的“水货排行榜”。出现在前十的,总是那些大牌球员的名字,这一反差让人胆战心惊。

    这类“超级水货”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那些大有来头的人。他们被寄予了太多厚望,或者说,他们耗费了新东家很多钱。有趣的是,英超20支球队队史各自最贵的转会,几乎都可以归入到水货范围中,像阿森纳的雷耶斯、切尔西的舍甫琴科、富勒姆的马莱等。很明显,如果不能拿出值得期待的成绩单,他们很容易就被钉上“水货”的耻辱柱。当然,伤病和战术适应,也是产生大牌水货的原因,另外不能忽视的是,其中很大一部人只是无辜地成了俱乐部糟糕转会政策或者球队内部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还有一种情况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那些在职业联赛初期崭露头角的,在转会后状态急转直下,或者一些在低级别联赛和本国联赛的天才,在来到高级别联赛后,反倒越踢越水。他们就像传说里的彼得潘,只有在梦幻岛,才是国王。你只能怪他们不适应更激烈和职业的比赛,或者无法适应新环境,正如夸雷斯马只能在葡超联赛呼风唤雨,而多诺万只能在美国职业大联盟施展拳脚一般。


“水”土不服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减少足球界的这些“水分”呢?难道弗格森的直觉,真的要比录像带靠得住?在当今足坛,转会日益频繁的趋势下,即使一家球会长期保持稳定,他们也需要经常补充(这里有一些难以告人的秘密,通过频繁的转会,能为俱乐部带来隐藏利益。一些俱乐部甚至每年都要进行超过十笔这样的交易)。这意味着,在未来,水货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如果一家俱乐部引进了太多的水货,对他们无疑是危险的,这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成绩和经济上的双重危机。

    那到底谁才是全世界最大的“水货俱乐部呢”?托特纳姆、利物浦、皇马?我们的答案是纽卡斯尔联。近十年,“喜鹊”似乎从没引进过一个正确的球员,那些糟糕的交易几乎可以组成一个庞大的“水货阵容”。仅在前锋线上,吉瓦尔什、阿斯普里拉、托马森、卢克、克鲁伊维特、欧文……俱乐部花高价引进的这些前锋,在圣詹姆斯公园都没有找到球门——你能告诉我们?而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原因到底在哪里吗?(转自足球俱乐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一如既往。
shoo  MM

Rank: 49

帖子
8394
精华
4
CNB
40587
注册时间
2006-8-5
沙发
发表于 2011-4-10 14:06:55 |只看该作者
天才水货、录像带天才

挺搞笑的~~~~~
一如既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帖子
2100
精华
0
CNB
2285
注册时间
2005-8-21
地板
发表于 2011-4-10 16:10:55 |只看该作者

您的帖子长度不符合要求。 当前长度: 9 字节系统限制: 10 到 19080 字节
在享受一次次的胜利后,巴洛特利也许只把自己当作是香蕉,用自己的表演,去吸引着成千上万抱有偏见的“猴子”。

使用道具 举报

Presidente

邪恶的小正太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帖子
70293
精华
45
CNB
26146
注册时间
2003-11-24
4#
发表于 2011-4-10 23:34:55 |只看该作者
FM现实版。。。。。

使用道具 举报

(U17)Allievi

范达尔-鹿盔

Rank: 8Rank: 8

帖子
3030
精华
3
CNB
2540
注册时间
2005-1-1
5#
发表于 2011-4-13 16:33:03 |只看该作者
以前哥们就说,靠录像集锦,我也能加盟我国
做爱做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手机版|Archiver|国际米兰 ( 粤ICP备05005441号 )

GMT+8, 2024-6-3 11:29 , Processed in 0.03542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