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赛季国际米兰欧冠战术总结
INTER.NET.CN 安东尼奥
以冠军联赛最近几场比赛为案例,按时间倒序论述。所取数据来自eurosport.
“我的球队战术比国际米兰要出色”
——桑切斯·弗洛雷斯
“我的所有足球思想都在边路“
——克鲁伊夫
★1/8决赛 巴伦西亚 0-0国际米兰
●战术执行整体效果
双方在控球比、传接球次数、传接球的有效比、丢球次数、传中次数上大体相当,短传次数对手稍多。协助进攻次数对手为10次,本方4次。对手在22米区域内完成射门9次,本方7次。
本方控球上大部分集中在本方中后场整个区域。进攻中,控球区域推进到对方半场三十米线的左右两侧,以及对方大禁区线外的右翼走廊。但在对方三十米线内至大禁区附近的正面区域遭到顽强阻截,控球不多。
防守上,对大禁区正面控制较好。而对手采取快速通过中场,控球区域到达了国际米兰半场二十三米线的左右走廊。
总体上,在对方三十米区域内触球次数约达140余次,相比对手达到190余次。本方中场和前锋队员传球成功次数太低。
●球员跑动接应效果
开场仍使用习惯的4-3-1-2战术,第64分钟费戈换下达科特明显改变了原有战术体系。
伊布拉在左中右三路接应较平均,偏向右路。右翼麦孔主要在中场和前场活动,左翼格罗索在第75分钟上场后主要在前场活动。中场方面,与前锋线接应的主要是斯坦和费戈;在费戈上场前,萨内蒂和布尔迪索主要在左侧进行支撑,达科特在右侧支撑。
对手巴伦西亚采用4-4-2战术,但实际是个边锋战术,比利亚和安古洛分别在左右两翼。继续充当中场救火队员的马切纳承担中场防守任务,中途替换巴拉哈上场的维亚纳以及在进攻型中场席尔瓦主要在左侧活动。右后卫米盖罗均匀覆盖前中后三线,与其右边锋安古洛构成右路攻势。
●战术意图
国际米兰为了实现取胜的目标,向前的传球占到总传球数的三成以上,相比对手更多的将球传向两侧。
●传球组织效果
球
队传球组织的主要线路从后场发起:马特拉齐-布尔迪索,马特拉齐-科尔多瓦-麦孔-费戈,萨内蒂-斯坦,麦克斯维尔-斯坦。伊布拉作为进攻第一支点,其主要支持来自麦孔、斯坦及费戈。在费戈上场前,斯坦作为中场进攻组织核心,其主要传球对象主要是萨内蒂和麦克斯维尔。格罗索虽然替补登场,但与伊布拉的联系为零。费戈上场后与伊布拉的联系得到加强。
相比,对手传球组织的主要线路从中场开始,左路维亚纳-莫雷蒂-席尔瓦-比利亚,右路马切纳-米盖罗-安古洛,马切纳-安古洛。
●防守效果
在争抢球权上,对手57次成功,多于本方的46次。对手平均3.56次抢球犯规一次,本方平均2.56次抢球犯规一次。
铲球成功率方面,对方达51%,本方为效率31%。
阻截次数上,对方13次,本方7次。
具体而言,本方后卫线在防守动作和效果上要强于对手,但对手在中场争抢球权上明显优于本方。
萨内蒂成功铲断7次,失败5次,对话人数超过5人,防守面积最大。布尔迪索成功铲断4次,失败4次,对话人数超过4人。两人重点防守左路,被对手安古洛、米盖尔牵制。
达科特成功铲断2次,失败2次,麦孔成功铲断3次,失败2次。两人防守的右路,在对手攻击下不占优势。
中路科尔多瓦重点防守比利亚,铲断成功5次,失败1次。
相比,对手防守面积最大的是莫雷蒂,成功铲断7次,失败3次,对话人数超过5人。其次是马切纳,成功铲断4次,失败4次。
●小结
国际米兰显示了积极的进攻意图,在对手小禁区内相对获得了更多的拿球机会,两个边后卫承担了主要的边路攻势,后卫线防守优势明显。
但是,其惯用的3名防守型中场的开局并没有为实现其意图提供太多帮助,难以推进到对方纵深,而中场主要进攻点斯坦科维奇对前锋线支持不足;中场在争夺球权上处于下风,反映了在技术细腻程度上的差异。面对对手最薄弱的一环——中场防守,中路进攻却不力。这几点缺陷在费戈上场后得到一定改观。
相比,虽然中场多人有伤,但首回合的优势让巴伦西亚主教练桑切斯·弗洛雷斯在战术上有了较宽松的选择,他用两翼攻势间接实现防守意图,同时避开了球队在头球争顶上的
劣势。通过短传组织,优先选择加将球打到国际米兰防区两翼纵深及禁区前沿,而不是在中后场控球。虽然得分机会不多,但有效遏制了国际米兰的进攻意图。中场球员对锋线支持较多,说明向前的无球跑动更为积极,特别是在左路形成了较大进攻压力,压制了国际米兰左路的攻势。在陆续换上维森特和华金后,有力的支持了其战术意图直到比赛结束。
★1/8决赛 国际米兰2-2巴伦西亚
●战术执行整体效果
国际米兰在控球、射门、协助进攻上都强于对手,传接球次数及成功率上略低于对手,短传次数明显少于对手。与在客场的背水一战相比,回顾到这场主场比赛,本方控球区域达到对方二十三米线外两侧。在中场一带控球较多。三十米区域内的触球数约140余次,与客场相当。
巴伦西亚把传接球重点压在中场区域,在禁区内得球机会很少。但在大禁区前控球次数与国际米兰相当。
对手前锋的传球次数也多于国际米兰。
●传球组织效果
相比客场而言,主场作战的国际米兰更为积极,中场实际为菱形布置。组织主线为科尔多瓦-麦孔-斯坦,马特拉齐-布尔迪索-萨内蒂,费戈、麦孔和布尔迪索为锋线提供支持。
而巴伦西亚的进攻组织与主队类似,从左边阿亚拉-莫雷蒂、右边阿尔比奥尔-米盖尔开始,到中场马切纳和阿尔贝尔达。马切纳为左翼席尔瓦提供支撑,阿尔贝尔达则支持右翼安古洛。
●防守效果
巴伦西亚在这场客场比赛里采取了全民防守的策略,铲球成功40次,多于国际米兰的24次;成功率为52%,多于国际米兰的31%。
在争抢球权和阻截方面双方相当。
具体而言,巴伦西亚后卫马切纳客串中场承担了主要的防守任务,铲球成功10次,失败4次,对话人数5人以上。左翼攻击型中场席尔瓦,铲球成功6次,失败5次,对话人数超过5人。后卫线的阿亚拉、阿尔比奥尔和米盖尔分别贡献了7次、5次、5次成功铲球,前锋莫伦特斯和比利亚分别贡献4次和3次成功铲球。
●小结
对
手小心的将三条线压缩在一个尽量小的深度内,中路两名前锋的主要任务是参与争抢。得球后分往两个边路,不轻易传入禁区。反观国际米兰,对锋线的支撑点不够多,坎比亚索提前离场,布尔迪索插上能力有限,几个因素制约了进攻效果。加上中场防守投入程度相比对手偏低,达科特状态平平,最后酿下了苦果。
★小组赛 拜仁慕尼黑 1-1 国际米兰
这
场欧冠小组赛的最后一场比赛,客场作战的国际米兰在争抢球权、铲球次数上的表现与对手不分伯仲。控球比低于对手也可以理解。传接球次数为500余次,低于对手600余次,短传次数370余次,低于对手470余次。德国人更是将控球区域推进到国际米兰半场18米线,也就是大禁区前2米左右。
★小组赛 国际米兰 1-0里斯本竞技
这场球是国际米兰最接近于国内联赛表现的一场比赛。左路萨内蒂-格罗索-克雷斯波,右路维埃拉-麦孔-伊布拉,中路达科特-斯坦-伊布拉、克雷斯波,锋线伊布拉-克雷斯波,战术组织和球员联系的效果非常清晰。
★核心球员表现分析
为
什么在国内联赛风光无限,在欧冠赛场却不尽人意?依据球员在两个不同赛场各自的传接球次数统计分布图(截止到目前,图中数字多的是国内联赛),可作如下分
析。说明一点,由于两个赛场累计场次及时间差异很大,我们只根据各区域分布的深浅程度进行比较。而且,国内联赛对手平均实力明显弱于欧冠,所以这种比较不
代表球员表现有差异。
●伊布拉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85243_816799736_kibdcfbe.jpg">
相比国内联赛,在欧冠赛场活动范围更大,在左右两个边路的活动更频繁。更靠后,分布在对方半场三十米线外的左右两侧。
原因可能是由于欧战对手的防守更强悍,导致球队两翼进攻支持不够,对对方半场三十米线的控制力相对较弱。
队友的支持情况
其主要支持点来自麦孔。具体而言,在529分钟的欧战时间内,伊布拉接到麦孔传球36次,其次是马特拉齐21次,斯坦和费戈各19次,萨内蒂16次,左路格罗索加麦克斯维尔累计20余次。
我们又对比了巴伦西亚对比利亚的支持情况,在537分钟的欧战时间内,比利亚接到左边为莫雷蒂传球45次,右边卫米盖罗20次,左边锋席尔瓦18次,右边锋安古洛16次,中场埃杜17次。
总体上,国际米兰对伊布拉的支持次数不比巴伦西亚的差,差在哪里呢?
以下是比利亚与伊布拉在欧冠赛场的活动对比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544_504288447_sjxbequd.jpg">
很明显,比利亚偏向左路活动,活动区域更靠前。由于其与伊布拉的比赛时间相差不多,不妨统计一下各自在对方半场二十米线内传接球的次数:
比利亚 129次
伊布拉 65次
问题可能就在这里。
●克雷斯波
作为欧冠出场时间第二多的前锋,埃尔南的遭遇大体同伊布拉类似。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508_622989160_aobfuqtq.jpg">
其与巴伦西亚莫伦特斯在欧冠赛场的活动对比,差距较大。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543_1293062250_orzzuqdk.jpg">
●斯坦科维奇
作为欧冠中场第一进攻核心,德扬不仅在对方半场受到的限制更多,而且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更多的退到了本方半场两侧。其原因可能是欧冠对手4-4-2的边路攻势过于犀利。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506_597120922_twxbbrcz.jpg">
●费戈
国际米兰的7号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推进到三十米线内较为困难。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648_714418686_ftrcebnd.jpg">
以下是斯坦和费戈分别对伊布拉的传球次数对比。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545_937224550_kqfnxhea.jpg">
斯坦国内联赛出战2248分钟,给伊布拉传球118次,平均19分钟传球1次。欧冠出战
644分钟,传球伊布拉19次,平均34分钟1次。
费戈国内联赛出战1559分钟,给伊布拉传球110次,平均14分钟传球1次。欧冠出战
468分钟,传球伊布拉19次,平均25分钟1次。
以下是费戈在欧冠中传球和接球次数分布的对比,从线条粗细上可以看到与其联系最紧密的是麦孔。当巴伦西亚用比利亚以及把文森特挤上板凳的席尔瓦在左路反复冲击时,可以想象国际米兰承受的压力。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648_1482412906_ngudqsvs.jpg">
●萨内蒂
作为防守型中场,在进攻型中场身后进行支持。表现中规中矩。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546_1995263766_hbxxfqrm.jpg">
比较一下与萨队防区相近的巴伦西亚左边锋席尔瓦的活动。为什么他取代了维森特?看看他的防守表现就明白了。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647_1875886960_wndpibmn.jpg">
●达科特
作为维埃拉伤病期间的主要替代人选,是整个球队中场中路防守屏障和枢纽。欧战中活动区域基本在对方半场三十米线外。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81656_1003151747_ennhdxzh.jpg">
巴伦西亚后卫马切纳也是球队主力中场先后伤病期间的临时替代人选。虽然欧冠上场时间只200多分钟,但都在对阵国际米兰的两场比赛中首发。因此我们拿他的传球线路与达科特比较。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504_1405797671_uobpztyh.jpg">
可以清晰的比较曼奇尼的4-3-1-2与桑切斯·弗洛雷斯的4-4-2
●麦孔
作为球队战术在右路的主要攻击点,其上前的深度被削弱。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649_56289447_keouvbtn.jpg">
拿他对比巴伦西亚4-4-2中右边卫米盖尔,后者虽然在中场附近传接球少于前者,但在前场活动范围更大。
<img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404/173649_353785299_fiowcoec.jpg">
★结论
欧冠就是欧冠,它有它自己的特点。国内联赛中与罗马、佛罗伦萨和AC米兰抗衡,却不意味着可以轻易预测在欧冠中的表现。06/07赛季国际米兰的遭遇准确的显示了这一点。年龄比曼奇尼小两个多月的西班牙人弗洛雷斯,用他不到两个赛季的西甲经验为国际米兰上了深刻的一课。
实
践证明,曼奇尼的4-3-1-2的不足在于,球队在有球状态下往两个边路展开不够;对一个组织严密的对手而言,面对中路执意的强攻反而降低了它防守难度。
当然,如果善于前插的坎比亚索和维埃拉能够上场,结局很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曼帅在此二人无法上场的情况下,将布尔迪索推至中场,坚持了惯有的战术。而弗洛雷斯在巴拉哈和阿尔贝尔达有伤的情况下,顶上了马切纳,结果却不相同。为什么?因为他的4-4-2的关键——边路进攻的筋骨没有伤,相比曼奇尼的4-3-1-2却削弱了中路的攻势。
明年会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当巴萨、切尔西和曼联的边锋们摧城拔寨的时候,无论面对4-4-2还是4-3-3,忽视对边锋战术的研究,抑或继续沉浸在新巴斯滕的梦想中,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8 10:08: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