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屈原被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然而, 1997年在屈原故里乐平里的一次考古发掘却让其身份变得扑簌迷离。考古学家在乐平里发现了众多巴文化痕迹,由此引发了对屈原身世的疑问。* e4 a* X( s: Y; k, T$ ^5 P
) {4 @0 M; Z# L' t, I( x* S) L3 t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主线,也以屈原为其灵魂,此外,屈原的弟子宋玉也是主要作者。后人称屈原和宋玉在《楚辞》中创造出的体裁为离骚体。$ n% E8 j8 T: r7 P' S
# b- E( o, b7 X 长期以来,屈原被认为是战国时期楚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两千多年以来,研究《楚辞》、关注屈原生平的学者数以千计,然而,由于史料的缺失,屈原的生平至今依然扑朔迷离,屈原不仅留下了神秘绮丽的文字,他的生平也是一个未解之谜。0 d+ [/ ]- _* A: X# H) k! _4 W2 h' f5 i
7 C o3 _- w3 t% S- x8 T
屈原在《楚辞》中诸如《离骚》、《九歌》等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现在能够感受到的只有它的含混不清和神秘莫名,学者们普遍认为,《离骚》、《九歌》带有巫歌的成分,它们又是乐章,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它们则拥有着更为神秘的内涵,甚至隐藏了屈原的身世之谜。
2 e: v' G3 H% E
8 y) x$ n2 M5 m$ `8 {1 P, Z 楚国、巴国素来被中原统治者斥为“蛮夷”,在《诗经》中这种排斥心理更是暴露无疑,楚国、巴国、蜀国无法取得与北方诸侯同等的政治位置,文化上,自然也备受排斥。然而,不管周王朝愿意不愿意,伴随着巴国、楚国的相继崛起,他们的文化却随着接连不断的战争渗透到北方诸侯国中,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楚辞》。在文学史上,《楚辞》取得的成就直逼《诗经》,被称为“骚”,从此,“风骚”并列,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8 u( w& C, Z; t" a" x' V4 Z& ~8 j5 B; P( }, F# E' O% Q
屈原身世之谜! m2 ]2 c8 |" o6 U0 I) [
, u4 E/ t( {1 C6 ~1 F# @, R9 T
说到《楚辞》,便不能不论及屈原的生平,屈原的生平是我们寻秘《楚辞》与巴人之谜的密匙。
/ r2 r. H$ _, B2 t1 `
& c) N& k% \9 t* i 湖北秭归,是历史界公认的屈原故里,也是屈原生命的起点。秭归城东有屈原祠,在秭归乐平里,至今还有屈原庙、读书洞、吟诗台、照面井等遗迹。2000多年前,屈原便是从这里走出三峡,来到楚国郢都。
- c y" Z$ m3 D- B. H* l- ]% r
! m& Y3 P1 v8 ?: V: E" n 1997年,在屈原故里乐平里的一次考古发掘,却让屈原的生平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传说中,屈原是楚人,然而在乐平里,考古学家却找不到楚文化痕迹。乐平里发掘了数目众多的巴人墓,出土的巴文化遗存似乎隐藏着屈原与巴人之间的关系。考古学家证实,包括秭归在内的广大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曾是巴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屈原的故里是古巴国,屈原会是巴人吗?难道历史界延续了千百年来对屈原生平的定论是一个明显的谬误?
v! i7 f# r2 l }' b& y$ p) V7 a7 r2 I6 v/ |2 S
史料中关于屈原生平的记载,仍然让我们觉得疑团重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司马迁的这句话引起了历史学家的猜测,如果这句话的意思是屈原和楚王同姓,但楚王却姓熊不姓屈,如果说屈原与楚国同姓,显然说不通,司马迁的这句话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难道屈原不是楚人?或者,他原本并不姓屈?司马迁在《史记》中为百余人作传记,介绍姓氏的时候,几乎很少使用“与某同姓”的说法,为什么唯独介绍屈原的时候会用这种奇怪的描述方式?这个反常的现象成为了历史学家追溯屈原生平的窗口。! O1 h9 i5 f( }
! t1 i1 J( z' j0 N( b$ ]
在自传式的《离骚》中,屈原在他的诗句中也流露出许多关于身世的迹象,他这样写道,“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意思是,家人根据屈原的出生日期,给他起名为正则,取字灵均。显然,正则、灵均与屈原、屈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姓名体系。有学者认为,正则可以解释为平,灵均可以解释为原。这个解释显然很牵强,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屈原的自述与司马迁的记载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 ^4 ~' I1 m, ]' z8 t( a
2 n7 \1 C6 ^3 j! w3 a2 r s( ]6 q 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在他的《武陵土家》中,公开打出了要为土家人寻回屈原的旗号。经过在武陵地区(湖南常德地区)的实地考察,张良皋认为,屈原的先人曾是庸国首领,古庸国被巴、楚兼并后,屈原的家乡秭归成为巴人领土,秭归出土了众多的巴人墓,如此多的证据,说明屈原并非楚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人,也就是今天的土家族人。张良皋的论点很快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讨论巴人与屈原的渊源,并且试图找出屈原在巴人中的身份。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学者屈小平在他的《屈原悬案揭密》中,试图复原屈原的身份,他认为,正则、灵均并不是屈原的名字,而是屈原作为巴人主祭师的专用名,屈原本是巴人的巫师,巴楚结盟以后,才进入楚国的上层。% p" P4 R! ?" D! _8 g# o
: P- V+ E. |* [3 Q" N* p- p
如果屈原真是巴人,那么历史上关于屈原的种种谜团,我们便可看出端倪。
- P) g b# h( r. }. [$ M6 X4 \+ P$ Y7 n8 q5 ]( k2 v2 L- v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代楚君,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各路诸侯正积极秣兵厉马,准备逐鹿中原。楚和秦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楚王和秦帝的竞争,却正是屈原悲剧命运的开始。
* ~; A# F) q; b. A2 q4 i+ j. r) D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力主抗秦的屈原也被逐出郢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被再次逐出郢都,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5 K5 L2 I9 i. x; s3 B6 j7 D
}# a, A. v2 R- |9 n9 t 屈原是楚国极少数认识到楚国既有争雄天下的潜力而又存在被秦国吞灭危险的政治家,但他的呐喊无人理睬,而他的改革主张又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这正是屈原的人生悲剧所在。屈原作为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曾一度受到楚王器重,但最终仍处于受排斥的地位,这难道与他的出身有关?有学者提出,如果屈原是当时的楚王族,政治上应该不会陷入如此孤立的局面,而如果他是巴人,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更为合理。4 F/ h; A+ Y& r% y3 E3 ~, E. l4 h
, ]+ b" v* i. J2 t- Y& m 屈原在作品中经常变换男性和女性的身份,这种修辞手法曾引起过很多人的猜测。身份的变换通常出现在巫师祭神表演时的角色变换中,当需要神的支持帮助时,巫师常常要以女性的口吻说话,使用女性思维;当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追求时,巫师又经常用男性的口吻说话,使用男性思维。屈原在作品中角色的变化是否也带有这样的宗教色彩?抑或是,正如我们推断的一样,他曾经是巴人的巫师?6 ]' o5 Q/ D' Y3 ^8 Z" z5 T' h2 M+ H)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5:21:45编辑过]
. d; @- A' s8 Y- F- T: j) P! G&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