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最大气的街道:人民南路</P>. [! n! M4 X0 c$ |2 W
<P>在北京,没有人不知道长安街;在成都,恐怕作为本地人不知道人民南路和天府广场是没有理由的。人民南路和天府广场作为成都市及四川省的名片,早已形成共识,向国人向世人大大方方的出牌。
/ \% \" a& [6 o" v+ w1 p人民南路尤如一个胸怀宽广、包容万物、目光远大的成都男人,一派大家气象。
* D% z0 o) ~% v* [# Y" Q) O他有宽敞笔直的街道,大道朝天,直通毛主席雕像,在远远的街头就可以看见毛主席庄严地挥手。
0 p/ e9 y) J& [/ G& @他有参天的林木,浓荫蔽日,密密实实,将男人的壮志蕴藏在内心深处,具有深厚丰富的内涵。
- Z' W$ [" h7 {8 i他包容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有深具东方传统文化的省历史博物馆,有现代体育运动的省体育馆,有现代高科技的西南核物理研究所,有最有西方文明意味的美领馆……他象一个成熟的男人,包容着很多很多。
# T+ b; o Z' h) m4 Q K+ d; E他除了业已作古的皇城古迹、华西医大、省出版大厦、锦江宾馆、岷山饭店这些代表成都风貌的重量级的建筑外,省人大、省政协等办公大楼平添了城市魅力。 ' g! G" p/ z x* y1 q
他有笔直的车道,每天车流量居成都各条街道之最,来来往往钟情于他,汇聚在这里的中外人士太多太多。 6 v6 y7 x! h9 `# A2 u: j! L
他静静无声地承受着一切,从不声张,从不张扬。他的大气不是外露的,而是内敛的,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人。
) [2 b+ `) Q {: L$ s% B( Q) s- a9 _& R2 M# S/ H: ]* e
最古典的街道:宽巷子
4 ]* D; N. p+ m
2 t+ k: H5 S. ^" y+ b" [6 V进入宽巷子,时光似乎倒退了许多年。平房,两扇或四扇开的大门,斑驳的锈迹陈述着它们的历史,门两侧有石墩,石墩上原本有狮子或石鼓,可惜这些已被当作“四旧”毁掉了。门楣上雕有金瓜、佛手等吉祥物,张牙舞爪的麒麟在屋脊上与飞扬的屋角相映成趣。很多人家的屋檐下都有笼中鸟在歌唱,让人联想起拖长辫、穿长袍、唱小曲、玩鸟斗蟋蟀的清代遗少。四合院内的人家都种着各种植物,有竹有树有花,绿绿的藤蔓爬满低低的矮墙,难怪一片小店取名为“都市村庄”。就连招待所也与外面的灯红酒绿相迥异,两层楼的四合院,门口雕着牡丹、菊花等“富贵平安”图,进大门竖着峨眉山水画的屏风,左边是一幅春燕沐浴春风图,画右边是《牧牛》图,院子中央满是盆景,几名老者正边品茗边对奕,正是“古巷风华幽意远,少城清韵小园多”。夕阳下,一位银发萧疏的婆婆抱着一只胖胖的白猫卧在屋檐下慵懒地打着盹,让人驻足忘返。
0 R- S, J7 D9 ~3 U$ j有意思的是,这条古典的街上同时容纳着最前卫的东西,一家网吧内的年轻人正在忙碌,某电视台的《电玩俱乐部》也正在其中,仿如全身素白的姑娘头上的一朵红花,典雅而不乏摄人心魂的魅力。 3 N# p; D4 A9 m
6 ^. Q: M( [. k
最奢华的街道:琴台路 * ]& }: z' F* n( d- [
) L$ z" c8 `: Y. `8 x; N& i9 c" v# [
琴台路街道两旁林立的古色古香的建筑总让人怀想起“司马相如抚琴、文君当垆”那等浪漫的爱情佳话。不过,朴素而余味悠长的爱情故事已远离了现代的琴台路。如果说还尚存一丝爱情影子的话,那么应算是从这儿卖出的金银玉器了。“明天我到琴台路给你买条金项链。”男人的话足以哄得他的恋人、妻子或情人破啼为笑。
3 r" s1 j/ G0 s9 C; H5 m4 l琴台路是成都最富盛名的“珠宝一条街”,此邻毗及的珠宝店内金碧辉煌,“贵”气十足。各式各样的金银首饰玉器古董价格少则数百上千,动辄上万,普通百姓多看两眼会令他们耳热心跳。购买力当然属于那些衣着时髦、雍容华贵的“先富起来的人”。他们优雅地挽着手臂,成双结对地自由出入,一掷千金的大气与阔绰,满不在乎的豪爽与洒脱。他们连眼睛都不眨就将一叠钱放在柜台上,换回以克为计量单位的奢侈物品,其阵势令人咋舌。 9 d% N2 J9 m; t0 @' B
8 ?8 U/ B6 p7 j3 O; S
最前卫的街道:芳草街 5 c% a* r& @. e4 f: O
$ N: l* T: W4 a( T+ w“芳草街”,名字好听,让人萌生幸福的遐想——此地处处是芳草。这里原本是种植花草的,“芳草街”也因此而得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芳草街的地位、品位都发生了变化。茶楼、酒楼、美容院迅速撑起了这条街。芳草街是条小街,但却被许多白领阶层的消费者认可,在这儿不但能品味到现代生活浪漫的气息,同时也能体验到最前卫的生活的各种滋味。 ( o' `; K+ t3 P3 h1 w
m2 I4 I5 m$ Q$ f. F
最平民化的街道:青石桥南街 & u5 B1 l$ j9 Z2 Q' _4 s
! P2 G$ o6 S% _5 x, A. x3 v早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青石桥南街的“自由市场”便悄悄存在了。 ' a; N# w0 J" D1 Z
在夜色尚浓的某个凌晨,一位身上打满补丁的郊区农民提着10个用围腰捂得严严实实的鸡蛋,猫着腰在青石桥南街的街檐下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双眼充满惶恐,神色紧张。这时一扇临街的木门“嘎”地打开,探出一张同样紧张惊恐的脸,他与农民在暗淡的晨色里匆匆比划了两下,便交换了手中的鸡蛋与毛票,然后关门的关门,走人的走人,俨然当年地下党接头一般。买鸡蛋的是为了供“月母子”,换毛票的是为了给娃儿看病……这样的事在当年屡见不鲜,作为平民,大家对这个交易“黑市”心照不宣。
1 X4 D, m/ [# ~+ s2 ?当荒唐的年代寿终正寝时,青石桥南街热闹起来,大家挑的挑、担的担、卖的卖、买的买,整条街全是农副产品,城市居民与农民乐呵呵地讨价还价。再往后,这条街自然而然地成了成都最大的生活资料贸易市场,市场内猪肉、蔬菜、海鲜、副食、花鸟样样齐全。每当看见人们提着菜篮子、米袋子不紧不慢地在这条街上转悠时,你会感觉到,这个热闹的场面便是成都平民最真实的全景照。 </P>5 x1 f, J5 q. q D/ q*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5 12:56:00编辑过]
& t6 o0 R,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