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第十四届奥运会(1948年)(一)</B>
<B> 申办与筹备:</B>
柏林奥运会时,世界已处于动荡不安,战争已成一触即发之势。但是,国际奥委会仍在进行下届奥运会的准备工作。运动会斯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第十二届奥运会会址问题。当时提出申请的有东京、赫尔辛基、罗马、巴塞罗那、布达佩斯、亚历山大、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都柏林、多伦多、洛桑、雅典。随后伦敦、蒙特利尔也提出了申请,总共达14个城市。经过几轮投票,东京、赫尔辛基两市获得预选权。最后表决时,东京以37票获胜,赫尔辛基得了26票。第十二届奥运会原定1940年9月21日至10月6日举行。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1938年7月,国际奥委会开罗会议讨论了当时的事态。中国奥委会代表抗议日本侵略中国,破坏世界和平,违反奥林匹克精神,要求剥夺日本东京和扎幌两市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主办权。日本狡辩,并保证如期举行运动会,国际奥委会未伸张正义,采取了观望态度。只是在随后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秘密会议上,才决定将赫尔辛基和奥斯陆作为夏、冬季奥运会候补地。
开罗会议后不久,日本奥委会保证如期举行奥运的梦幻破灭了,在军方压力下,不得不宣布1940年日本无法举行奥运会。德国纳粹虽然急于发动战争,却还想利用奥运会为自己贴金。而日本这国主义却是赤膊上阵,肆无忌惮地宣称,为了纪念帝国建立2600周年,要在1940年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不想搞什么奥运会。在这种形势下,国际奥委会才决定将夏季奥运会会址改在赫尔辛基,会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随之流产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奥委会还选定了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申请主办这届奥运会的有伦敦、雅典、布达佩斯、底特律、洛桑和蒙特利尔6个城市。1939年7月6日至9日国际奥委会伦敦会议将运动会会址选在伦敦。但是这届奥运会也因战争而未能举行。
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成了空白,人们把这几年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史最黑暗的年代。它毁掉了奥运会,也扼杀了世界体育的发展。
申办与筹备:1945年大战结束了,是年10月,英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于伦敦举行第十四届奥运会。当时战火刚刚熄灭,各国正忙于战后工作,申请主办的出仅伦敦一家。英国轻易地获得了主办权。战争虽已结束,但战争留下的创伤仍到处可见。生活困难,经济萧条,各行各业亟待恢复。伦敦也不例外,英国不少人反对在当时困难情况下承办奥运会。英国奥委会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四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还兴建了奥林匹克村,修缮了一些体育场馆,使运动会准备工作如期完成。
<B>基本情况:</B>
1908年伦敦曾主办第四届奥运会,40年后,世界选手又再次在这里聚会。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首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人们在长期的战争中饱尝了家园被毁、亲人死去的痛苦,但在这里又领略了和平和友谊的幸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它们虽来不及派训练有素的选手参赛,但纷纷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达59 个,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运动员共4099人,其中女子385人,男子3714人,也是以往历届所不及的。选手人数最多的前三名国家是:英国313人,美国303人,法国285人。首次参加的有缅甸、 英属圭亚那、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锡兰(今斯里兰卡)、韩国和牙买加。德国、日本因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被剥夺了参赛资格。
本届奥运会项目与上届基本相同,共有17大项136小项。只取消了手球,而首次列入了女子皮艇。
<B>火炬传递与开闭幕式:</B>
运动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进行。7月29日下午4时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大会开幕。英首相克利门特·艾德礼发表了友好演说。点燃本届奥运会圣活的是英国的田径运动员约翰·马克,而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的田径运动员唐纳德·芬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6 13:35: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