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fabioy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介绍 [复制链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1#
发表于 2007-9-19 14:12:19 |只看该作者
分享到:
地名来历:康定- ~, ]) i/ b0 E3 i- \' G7 ]1 }2 M# E
7 A8 b: \  I% L- B* }  o  u+ i5 Z
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康定”。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 [" r$ ^' n8 h1 ~. g) [/ n5 ]9 x

5 a9 f+ H- a% R6 Q1 V: P  ?& ^/ O7 a9 Q3 F+ G3 _3 {/ f
    地名来历:广安
5 v6 z# J. I" A, T$ Y
( H0 g, u/ j9 t  p1 y    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于渠江县境秀屏山(亦称翠屏山、银顶山)下的浓洄镇置军,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为广安军。广安一名,遂由此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蒙古兵入川,军治所迁至大良城。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至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大良城两度被蒙古兵占领又两度为宋军收复。咸淳二年收复后,改广安军为宁西军。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6年),治所迁回浓洄镇。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宁西军及其辖地为元所据。十五年(公元1278年),县改隶顺庆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顺庆府升为顺庆路,置广安府。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将其纳入版图,同年改名为广安州。
" \( C+ v; h3 n1 @% z. z+ K3 _& M: V7 B7 n& M
    地名来历:黄龙
0 F: Q+ T2 N: P) Y# U. Q  p& P% M7 N# Y) K# Q$ B7 t" `3 B" y
    其一为古羌首领黄龙曾助大禹疏通九河,危急时化舟负大禹渡过险滩,功成后隐归二道海,在黄龙洞内羽化成仙。为感念禹德,答谢天地,他将禹王赠送给他的金银珠宝全部炼为金水银水,以滋润万物,普救苍生,金水银水漫溢开来,形成了今日黄龙景区内漫山遍野的金沙 地和五彩水池,为纪念黄龙,后人建起了黄龙寺,且逐步形成了每年农历6月15日(传说为黄龙寿辰)的黄龙庙会,各族香客均来此祭祀赛歌:“布帐炉烟、行歌互答、岁以为例”,热闹空前。. ~" z' u4 `- ]4 n6 P" U+ V% |2 F
又一说黄龙本叫色措,即藏语中的“金海子”之意,据传雪宝顶本为藏族本教圣山,而四周流光溢彩的“金湖水”则是当地藏族献给圣山的神泉。
) t* F9 A* X' H  X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2#
发表于 2007-9-19 14:13:06 |只看该作者
四川历史典故之六--康熙大帝御批四川人
/ f$ o8 y! J. F* ^) I/ \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3#
发表于 2007-9-19 14:13:34 |只看该作者
行政区划的调整,只不过为四川和四川人得名制造了依据,毕竟还不是命名本身。这正像宋真宗作出分益、梓、利、夔四州的决定后,并未立即产生四川的命名一样,只是在过了大约110年,即到了[北宋]末年执政的宋徽宗时,他才在一份诏书里,把这四州简称作“四川”。
/ A+ Z, K, ?0 g' A3 m; @
3 L  k/ \7 _3 i. C5 H7 T+ M  “四川人”作为一个他称、一个与外省人相区别的独立的概念,只有到了四川与外省人民的交道频繁,因而有了明确划分的需要的时候,它的出现和使用才会水到渠成。这个时候,只有到清初移民出现高潮,形成所谓“湖广填四川”运动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由于来自各省移民,在四川境内屯垦,免不了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为了区分他们的原籍,便会在使用陕西人、湖广人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四川人”的概念。& l8 x, g$ O1 R

) j) ~! y) ^# t& v, }7 t9 z  在这一背景下,[清代]的 <B>康熙皇帝最先在一道诏书中,正式使用了“四川人”的概念</B>。他在1712年的一道圣谕中说:“湖广、陕西人多地少,故百姓皆往四川开垦……湖广入川之人,每每与四川人争讼,所以,四川人深怨湖广人。”在这里,四川人是与湖广人相对应的独立和清晰的称号。
. M% g; I: p) F& ?$ P
' u- Y7 x' M" S" ^2 h1 \  而在此前,明末清初就在四川传教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古洛东(Gourdon),在其所撰的《圣教入川记》一书中,一直是使用“成都人士”、“成都百姓”、“四川人民”、“川人”、“川民”这样一些词汇来称呼当地的居民。唯一例外的是,他使用了“非四川人”来区分一个叫利司铎的传教士,请求张献忠部刀下留人,准予赦免。在外国人的目光中,也仅此而已,不过把与四川当地居民相区别的外国人,称之为“非四川人”,而并非专指“四川人”。可见,“四川人”这个名称,还真是从康熙大帝的诏书中走来的。- m+ Y0 Z* V& ~% _
[/move]. B+ _4 m( ~; n+ T7 ?  y- |! V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4#
发表于 2007-9-19 14:14:20 |只看该作者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伸进四川, 竞相觊觎四川的铁路主权 。
& p/ ~. @; S4 s: W1 r% D
1 d$ A- ^" S3 B2 m+ d5 f& Y- Y  1903年,新任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清廷,提出“自设川汉铁路公司,以辟利源而保主权”。1904年,官办的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年改为“商办 ”,1909年在湖北宜昌举行了开工典礼。川汉铁路不借外债,不招外股。其股本来源主要靠“抽租之股”,亦称“租股”。抽租的办法,一般是随粮征收,值百抽三,带有强制性。这样,全川人民,无论贫富,都与川汉铁路发生了经济上的联系。但清政府为了度过财政难关,不惜出卖路权以换取列强奴役性的贷款。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将粤汉、川汉铁路拱手出卖给帝国主义。清政府夺路卖路的行径,激起全国公愤。保路风潮首先在湖南兴起,而尤以四川最为壮烈。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股东和各团体开会,一致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拚死“破约保路”。接着,各州县纷纷成立保路同志协会或分会,风潮播及全川,声势越来越大。8月14日,成都开始罢市罢课。9月1日,发展到抗粮抗捐。
+ l+ x" V: E  L+ H" o+ p3 d0 o; P  ~% Q& O7 ]( [0 C% A6 h
  四川保路风潮是由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他们力图把运动控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内,要人们只求争路,不反官府,不打教堂,更不得聚众暴动。同盟会虽然没有掌握保路风潮的领导权,但他们执行“借保路之名,行革命之实”的策略,暗中联络会党,准备武装起义。
! p) V; a" u; ?2 R* ?
1 R# [9 x& u8 y  清政府一意孤行,撤了同情保路斗争的护理川督王人文的职务,任命赵尔丰继任四川总督,还一再严令赵尔丰武力弹压保路民众。9月7日,赵尔丰诱捕了保路同志会的领导人蒲殿俊、罗纶、邓孝可、张澜等人,并下令军警开枪屠杀无辜的请愿民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1 Q$ S. `! A: I

- Y4 p; y& X. C9 r! Y! k, b6 U  “成都血案”成为同志军武装起义的导火线。成都附近的同志军首先揭竿而起,围攻成都。各地同志军闻风响应,起义烽火燃遍巴山蜀水。9月28 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领导荣县独立,“首义实先天下”。10月10 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相继宣布独立。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鼓舞了浴血奋战中的四川人民,各府厅州县纷纷举义,推翻清政权,建立军政府。11月22 日,同盟会发动重庆起义,成立蜀军政府,公推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川东南57州县相继宣布独立,接受蜀军政府的领导。11月27日,入川鄂军在资州(今资中)起义,捕杀镇压保路斗争的刽子手端方,通电响应武昌起义。
) U3 ?. c) P3 c# E5 |0 A3 b% R% V$ I5 b, q
  赵尔丰眼见大势已去,被迫释放蒲、罗等人,并与立宪派签订《四川独立条约》30条。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成立,由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12月8日,成都发生兵变,蒲、朱仓皇逃遁。军政府陆军部长、同盟会员尹昌衡带领新军入城平乱,旋即改组四川军政府,由尹昌衡、罗纶分任正副都督。12月22日,尹昌衡派兵逮捕赵尔丰,将其枭首示众。至此,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覆灭,辛亥革命在四川取得了胜利。
8 e' C+ n4 O6 t
+ M" ?7 r, q* \# B  重庆、成都先后独立,一度出现两个军政府并存的局面。为了统一军令政令,防止旧势力复辟,双方开始合并谈判,于1912年1月27日签订《合并草约》11条,旋经双方盖印生效。3月11日,新任四川都督府都督尹昌衡、副都督张培爵在成都就职,并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报告全川从兹统一。四川保路风潮和同志军大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曾高度评价四川人民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功绩。他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   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5 O: B- N3 d6 Y! t" O  V( U5 N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5#
发表于 2007-9-19 14:14:45 |只看该作者
从上古时众多民族在四川盆地融合为具有共同地域文化精神的巴蜀民族群体后,又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继续同化众多的民族,最终获得了文化心理的一致性,构成为一个以一定地缘、血缘和文化为纽带的群体,这就是四川人。那么,我们四川人的祖先是怎样走向盆地?是怎样从遥远的年代走向我们的呢?" j5 l+ X/ p1 Y7 z: B

7 t) c! L  P9 H1 D! K  且看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那是在巫山县大庙镇的一个洞穴里找到的古人类化石。据说,这时的“人”已可以直立,已走出“猿”的属类,开始走进人类的生活范畴。过去说中国在100万年前没有人类化石,因此,人类的祖先来自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扩散而来的。现在,如果巫山人是直立人的话,不仅四川人的始祖,而且说不定亚洲,乃至人类的始祖都可能是从这里踏入“人类演化的时光隧道”。
/ d- \) V; L. _5 V. X. Q% a$ X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10万年之前起,“智人”们便开始了分散性的文化创造。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10000年之前,史称旧石器时代。在这个阶段上,与陕西大荔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等相并列的,还有发现于四川资阳黄鳝溪的资阳人化石,它们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
/ O+ P7 f, }3 p, n- @
" n( _+ r& F" V  o+ d8 ]  距今5000~7000年,四川有广元营盘梁遗址、绵阳边堆山遗址、巫山大溪遗址、广汉三星堆文化一期、西昌礼州遗址,成都市、青衣江、岷江上游文化遗址等等。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为我们提供了先民们在盆地四周,从事以农业为主,兼及渔猎、采集、畜牧等经济活动的证据。  J& f- Z9 j, V, ~4 ]* W: @& g5 _
- C( }7 ~, n% ?5 d2 U9 u
  在距今4500年,在成都市新津县发现的宝墩文化遗址,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已有明显功能标志的聚落形态──“城”出现。紧随其后的,还有都江堰的芒城、郫县三道堰的古城、温江县的鱼凫城遗址。这些文化遗址表明,我们祖先的活动踪迹,已经进入成都平原周围,并且即将跨进文明社会的门槛。2 g7 G" x& w- T) L: A* d
5 v  ?8 M) k& O$ l! R
  在距今4700~3000年前,有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在那里高高耸立着坚固的城墙,城墙外掘有深深的壕沟。南城墙外的两个祭祀坑中,掩埋着数以千计的举世罕见的大型青铜器、黄金制品、玉石器。方圆2.6km2的城圈内,分布着密集的生活区、宫殿区和手工作坊,显示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这里建立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 V3 O4 J- j9 Z4 g3 D- }6 O

' N0 m+ S- D. j  与此同时,在成都十二桥遗址的第13层,出现了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在成都羊子山,一座高达10米的三级四层的供祭祀用的四方土台,也巍然屹立在平原之上。这一切表明,在距今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成都平原创造出一个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中心。9 {" _9 M! {! G6 X7 B. d8 p
- N9 D; z& m$ s0 Q" D
  在这个文明中心的基础之上,赫然耸立着一个可与中原夏商文明相媲美的古蜀王国。这个王国,初创于夏商之际,灭于[战国]晚期(公元前316年),前后相续1500~1600年之久。结合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这个王国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朝。
  c: W8 ?/ X3 d3 d( Y9 H* B9 u- C. g) g7 O) i5 q2 e
  在这个中心四周,还有早期蜀文明的其他几个来源和组成部分。这就是从新石器时代多元性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以岷江上游、绵阳边堆山、大渡河青衣江流域,以及川东三峡以至鄂西宜昌等地区为支点,所构成的广阔的空间构架。
' R& c/ S, T' Z. V( C$ s# F
5 `8 |  V3 i5 d# F! h0 y; |9 k2 U  从以上简要的轮廓中,我们大致梳理出四川人的祖先是怎样从遥远的时代,一步步地走向盆地,走向我们的。如果我们真要确认我们的祖先是谁,你能分辨出你是谁的传人吗?是巫山人,还是资阳人?是蚕丛、柏灌、鱼凫,还是杜宇、开明?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6#
发表于 2007-9-19 14:15:14 |只看该作者
四川历史典故之一--巴蜀神话和传说
4 m, v6 J0 \. A8 F7 ?( m! {* V5 m  K巴和蜀,指人也指地区,后来还指国家。其毗邻而居,交往频繁(其中包括战争),文化上相互影响、渗透。* P7 O0 V( A, |* S$ [) C. T
% ]# M# D2 m+ g5 C# [
  巴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廪君。据说巴人有五个姓氏,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又名难留山,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山上有赤、黑二穴,巴氏住赤穴,其余四姓住黑穴。他们决定选出一个首领,把五姓人统一起来,便于生存。怎么选法呢?先比赛投剑,谁能中穴,谁为首领。结果,巴人务相投中,其余不中;又比赛乘船,船是泥土做的,那四姓人坐上去都沉没了,唯独务相的船漂浮水面。大家决议立巴人之子务相为首领,号曰“廪君”。
" T3 S7 ]" V, p4 j7 i% J  e' u& j
/ T1 e& w9 ~; d$ l$ z  早期的巴人,以狩猎、捕鱼为主,和猛兽打交道,居石穴,以虎为图腾。他们的首领廪君,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不为声色所惑。当他带领部落经过盐阳的时候,当地的“神女”千方百计想把他留下,结为夫妻共同统治那个地区,他不为所动,射杀了爱他的神女,带领部落继续前进。廪君率领五姓人组成的部落,乘船历经艰险来到西南地区,以后,他们的子孙遍及川东、湖北西部及贵州东北一带,[春秋]时代建立以江州(今重庆)为中心的巴国。他和后来那个“割头保土”的巴蔓子,都是巴人的民族英雄,反映了巴人标悍好义的性格特征。
. z$ d$ |5 j( ^' d9 U
, {+ h- [" c$ Y. c- ^  神话中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蜀与“镯”通,即野蚕。蚕丛“目纵”,居岷山下的石穴里,蚕丛、柏砱、鱼凫三代都有数百岁,“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绩是“教民蚕桑”。从《蜀王本记》到今日川西民间口头故事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
3 x: }9 d/ o/ n3 A% `& g6 }9 |; P  ~" U$ t. }, z/ \
  鱼凫即鱼老鸹,本是一种捕鱼的水鸟,这是神话中蜀人祖先,部落的图腾,现温江县一带有不少关于鱼凫的故事和遗迹。
2 C; ?; h+ W( M+ B  D0 X6 U/ S( {7 O% }' l7 {
  蜀人对杜宇的故事最多、最美,传播也最广。史书上说:“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 @. B$ ]' E9 x/ C" p

2 D: e! S. u6 ?* [0 ?+ {  \  据说,杜宇是“从天而降”的,他的妻子则是从井中出来的。他的最大功绩是“教民务农”,以致他“仙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来临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种,以致啼出血来。( q* Q/ i0 _* Q' {' K

, s) M, x/ J( ?& a1 H1 m  蜀人的祖先,从“教民养蚕”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到“教民务农”的杜宇,治水的开明,都和农业生产有关。农业比较发达,妇女地位较高,男女之事也就颇多,于是“蜀王好色”。/ r2 t7 ?! O& K! h$ U' M

* b1 r) n6 J1 |0 W' {  传说蜀人最崇奉的祖先杜宇,当他的部下鳖灵带领人马去治水之际,他却和鳖灵的妻子私通,鳖灵归来,一种说法是他“自以为德行不如鳖灵”学尧之禅让,委国而去;另一种说法则是鳖灵用武力将他赶走,因此后人的诗中才有“蜀魂千年尚怨谁”,“似向春风诉国亡”这样的句子。《四川通志》有“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的说法。李商隐诗“望帝春心托杜鹃”也许暗示了这一点。
9 r) U$ ^0 j8 D( S  k( ~. p, B; t& b+ C1 b
  望帝化鹃的故事,除《蜀王本纪》中只有简短的记载,但在民间传说中却派生出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把他树成理想之君。有的说,他一心一意为了人民,也爱护人才,为了治水,请出鳖令来,并把王位让给了鳖令,但鳖令掌权后,一天天骄傲起来,不懂得体恤人民,百姓请出望帝来,去劝说鳖令。鳖令不但不听,还以为望帝要争权,带领人马打他。他只好回西山去,变成一只鸟儿,飞进宫去,成天高叫“民贵呀!民贵呀!”叫出血来,嘴都染红了(杜鹃鸟是红嘴)。鳖令被感动了,改正了错误。) v1 K' U1 I* G7 Y+ T. }, ]
另外一种说法:古时候,岷江上游的老龙王有一儿一女,儿子是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造成滔天洪水,妹妹龙女见了心里很难过,便趁夜到凌云山下开了一条百丈宽的缺口让水流走,哥哥发现了,把她关进山洞还派猛虎把守。这山脚下有一个年轻猎人杜宇,得了神仙赐给的龙头拐杖,决心为民除害,经过艰苦搏斗,治服了恶龙、猛虎,救出龙女,结为夫妻,一起劈山引水,消除水患,杜宇教男人种田,龙妹教女人养蚕,蜀民过上太平日子。
, p2 y1 |' d  q! f3 V( N
  V9 A8 |  m9 \  杜宇在治水中,得到鳖令的帮助,任鳖令为相,但鳖令是个有野心的人,他设计陷害杜宇,将其赶走,夺了王位,还想霸占龙妹。龙妹一心只盼杜宇归来,不接受鳖令。杜宇担心龙妹,化成一只鸟,飞到龙女的窗台上叫:“归信阳,归信阳,鳖灵真是黑心肠。”因杜宇出自信山之南,按古人说法即信阳。龙妹知道这是杜宇已经遭害了,悲痛欲绝,不久死了,也化成一只杜鹃。夫妻每日唱合:“春日忙,春日忙,快快播种好收粮。”
* L( Z7 P4 @8 {7 C+ M; N( X, n! W, B  S3 o0 G, Y
  取代杜宇之后开创“开明”王朝的鳖灵,据说是从楚国漂上来的一具死尸,到纹山下复活了。被杜宇任为相,以治水有功而得王位。8 _2 J  K, u6 X: @7 e

5 Z; N9 l' \# r% z, G  接着的开明王朝,又因好色而带来灭顶之灾的。传说武都地区有“山精”,变作女子,美貌无比,蜀国的女子都比不上她。蜀王把她接到成都,纳为妃子,她不习水土,病了,想回家了,蜀王想方设法要她快乐,不成,她死了,蜀王在城中筑了一座武担山埋葬她(是把她故乡的土,老远的运到成都),墓上还安了一面大石镜作纪念。这件事传到秦国,秦惠王知道蜀王好色,送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丁力士打通蜀道迎接五女,走到梓潼,碰见一头大蛇正钻入洞。一个力士紧紧抓住蛇尾,其他的人相助,轰的一声,山崩了,把五个力士和五个美女全都压在了山下。山分成五岭,山顶有平台,蜀王登台悼念,命名五妇冢;平台后人叫思妻台。老百姓都怀念五个力士,叫它五丁冢。秦王后来就派兵沿着五丁开的这条路灭了蜀国。" U# d( D" F' E( r

9 K8 B1 d# X  n. F" I4 ?8 S) c$ M  杜鹃的传说主要在蜀,而神女的传说在巴流传最广,最早记载在《山海经》中,宋王《高唐赋》、《神女赋》,李白《感兴八首》都写到她。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集》中有关神女传说之大成:神女瑶姬是西王母的小女儿,她率领十二个姐妹到人间游玩,帮助大禹治理洪水。把三册天书授大禹要他照书行事。她又带领姐妹与制造水害的十二条恶龙奋战,恶龙被斩首掉到地下,便成了十二座山峰,她也留在了巫山化作神女峰了。照巴人看来,神女是完美的女神,掺杂不得情爱一类故事的。宋王的《高唐赋》说她与楚王幽会,是一种亵渎。6 K) a/ Q6 D- A+ ^) ]
0 f1 I1 ?% s+ \
  这个时期,巴蜀之间的交往,巴蜀和外界的交往都多了起来,争斗自然也多。传说中便塑造了两个称得上“民族英雄”的形象。一个是巴国的巴蔓子,一个是蜀国的五丁力士。2 ]. a; @9 I& q9 ~5 f

/ b+ I0 {# Q+ \0 Z# d  巴蔓子的传说,《华阳国志》有记载,迄今川东一带仍广为流传,重庆七星岗莲花池的“将军坟”,忠县“土主庙”都是纪念他的。据说当年巴国遭蜀国的入侵,将军蔓子请楚国出兵援助,答应平定以后,将三城(其中包括忠县)割让给楚。事平,楚国使臣来要城,蔓子说,城不能给,带我的头去。“割头保土”就是“土主庙”的来历。每年农历三月四日,据说是蔓子割头的那一天,忠县百姓都要抬着蔓子夫妇的塑像游行,举办庙会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 u8 h2 q" G" e6 D       五丁的故事流行于川西各地,说法不一,大多与开通蜀道有关。一说“蜀王好财”,秦王送他五头能屙金子的牛,他派五丁力士去接回来,安置于现成都金牛坝;一说“蜀王好色”,秦王送他美女,他派五丁去接,由此打通蜀道,秦乘势从蜀道灭了蜀国。/ [& P2 C$ l2 O' G: L# r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7#
发表于 2007-9-19 14:15:44 |只看该作者
鸡公车又名叽咕车。交通运输工具。据说是诸葛亮所创的“木牛流马”。结构简单,形似鸡头,一般长4尺,前装木制单轮,轮缘裹以铁皮或硬质橡胶圈。轮上部装有凸形护轮板,可坐人载物,车身后部有支架,便于停放。有燕尾形手柄,车夫以两手持之前推。分宽架、窄架两种。宽架载重量可达500kg,窄架能载200kg左右。轻便灵活,制作简便。# U0 F  x& z7 x6 ^' d

6 e" z( H$ W3 i  广元市区内有150km的古栈道,是三国蜀相诸葛亮出师伐的必经主道。诸葛亮为解决在这“天梯石栈”道上人背畜驮的运输困难,研究制造了“木牛流马”以代运饷。[清代]《昭化县志》载:“木马山俗名大高山,在崐昭化八十里……孔明造木牛流马处”。这说明今广元市中区三堆境内大高山,是诸葛亮北伐制造木牛流马的场地之一。《三国志》亦有:“九年(231),亮复出伊山,以木牛运……。十二年(234),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说明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高伐魏时,为适应栈道所制造和使用的运输工具。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创造。因而广元人民传颂至今,也是理所当然。
" T3 p3 t9 j0 u7 |
% t8 O0 c; c) n' w  ?' H8 g; t. f# Q4 R, B  究竟木牛流马是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它和现在所使用的鸡公车有什么关系?这是乡人时有议论的话题,也是我国机械工程发明史上至今仍是一个有益的问题。
! q% L, i+ Y, Y) v; j+ w  n2 n% E% n  G" Y8 X! {
  《宋史》杨允恭传:“允恭因建议曰……莫若用诸葛木牛之制,以小车发卒,分铺运之,每一车四人挽之,旁设兵卫,另戈地其上,寇至,则聚四于中,合士卒之力御寇于外。”宋《事务纪原》小车一节说:“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盖巴蜀道阻,便于登陟故耳。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宋《陈后山集》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出”。稗清《河工器具图说》土车一则:“土四,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木牛,即今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根据上述史学、学者的著作,可以断定:所谓木牛流马,就是今日的双轮架车和独轮小车,广元人民乃至四川农村都将独轮小车叫鸡公车。这种独轮小车,经过一千七百多年一直在广元山区沿用下来。据1959年广元县农具改革办公室统计,全县的鸡公车近两千部。车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同崐1958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宋代]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上的独轮小车相似,都是一人在后面推,或加一人在前面拉,也有在前面用一头驴拉的。但现今鸡公车在结构上已改进成双轮,或三轮、四轮的,轮子有铁木结构的胶轮,或钢料结构的胶轮,由人力、畜力发展成机械动力推拉。要说由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是现代科学成果,还必须说,古代比人力背挑大过好几倍,而且灵便得多的木牛流马,更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创造。5 Z, Z5 s$ j' {4 W9 @6 D
8 d& `) O9 f6 H# J, p2 h6 e
  那么,木牛马究竟是否诸葛亮发明?《快史拾遗》蒲元传有:“蒲元造木牛流马,今人皆谓武侯所创。按蒲元别传,元牒杜佑《通典》说:“亮集督军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马。据此,则蒲元诸人实创之,非亮自创也”。广元大高是其制造点之一,山脚下便是著名鲁班峡栈道(遗迹尚存)。这可以作木牛流马的试用场地。: O! x7 @0 f, m1 b& R1 Z% Z
  `$ d1 z* y  d& T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8#
发表于 2007-9-19 16:16:29 |只看该作者
“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谓天府。”
/ J. l$ r4 Q% ?! U9 T四川,为我国之一省,位于长江流域西部上游。境内因有岷、沱、嘉陵与长江四大川,故而得名,即禹贡所称梁州之域。周时为巴、蜀诸国地,秦时为巴、蜀二郡,故别称蜀省,又称巴蜀。汉为益州郡,晋为梁、益二州。唐代置剑南、山南、黔中诸道;宋置四川路;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明置四川市政使司;清置四川省,民国仍之。其地东邻湖北、湖南,南连贵州、云南,西接西康,北界青海、甘肃、陕西。面积约三十万零三千余方公里。省会日成都市。全境俱属盆地地形,名四川盆地。又因盆地四周丘陵,多由红棕色砂岩所构成,风化土壤,亦多、属赭红色,故又有「红盆地」之称。; a7 E+ W+ U, h$ P: o
    省境北有岷山、摩天岭、米仓山;东北一有大巴山;东有巫山;南界云贵高原;西有邛崃山。其位于省内西南之峨眉山,高三千零三十五公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为着名之佛教与避暑胜地。盆地底部,约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二,略呈梯形,除南部因稍受褶曲,有低矮摺曲山脉以外,余多为宽广之谷地与和缓之丘陵地,中有成都平原,由岷、沱两江所冲积而成,面积约六千方公里。盆底地势南倾,长江由西南进入本省,流贯南部,破巫山而东入湖北,成三峡之险。三峡中之瞿塘峡,在奉节县东,为三峡之首;往东为巫峡,在巫山县东;更东为西陵峡,则在湖北省境内。三峡相连,长数百公里,重巖叠嶂,隐天蔽日,江石突立,水急滩多。中以瞿塘最险,巫峡最长。长江北岸之大支流,有发源于盆地西北山岳,而于宜宾注入长江之岷江;发源于甘肃,纳涪、渠两江而于重庆汇流之嘉陵江;以及界于岷江与嘉陵江中间较短之沱江。南岸支流则有黔江。
/ [9 F1 L$ f" a) z. t2 g! ]0 [1 f    四川位于北纬三十度附近,属华中  气候区  ,但年均温较华中各区为高。夏季,因地居内陆,为羣峯环绕,难得海洋调节,故相当闷热;冬季,因有秦岭与大巴山之双重屏障,北方寒流,不易侵入,亦颇温暖,霜雪少见。全年湿度均高。年雨量,川南沿江一带,约一千公厘以上;川北较少,约八百公厘左右。因为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长江四大川,故名。位于长江上游,东界湖北,南界贵州、云南,西界西康,北界陕西、甘肃,东南界湖南,西北界青海。面积三十万零三千三百一十八平方公里。省会成都市。因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防守,亦称为天府之国。简称为川。
! J0 a7 B$ m  b' o) x; f7 F* e距今2000年前的汉代文学家刘向在他的《战国策》中这样描述过四川。从此四川在中国独享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 v# f3 @6 v: H7 q; H
2亿多年前,四川隐居在海水下面,后因地壳运动,改变了东高西低的地势,海水流走,从此四川盆地变干。大约200多万年以前,这里有了人类活动。在秦统一之前,四川有巴、蜀两个独立的小国,故四川又称"巴蜀之地"。秦王朝统治四川后,为加强对原住民的统治,往巴蜀地区大批移民,到东汉时,四川人口达470万。公元初年,成都已是人口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诸葛亮为丞相,四川经济得到发展。至唐代后期,四川盐业鼎盛,经济繁荣,成为唐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宋朝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明朝时期,由于刀兵人祸和天灾,四川人口大量减少,以至"千里无人烟"。清朝统治后,由于四川自然条件好,粮食丰产,大批移民进入,四川成了"五方杂处"的移民省份。
0 _; x0 J5 k/ D* ]9 V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49#
发表于 2007-9-19 16:17:18 |只看该作者
天蝎回答:恩好的`第2个`OK!(第2天,歹徒一打开垃圾箱有个警察在里面,身后一排警车,蝎蝎在不远处和家人招手)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fabioyu  MM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7143
精华
1
CNB
3530
注册时间
2005-8-28
50#
发表于 2007-9-19 16:17:50 |只看该作者
经典战役 & Z3 t% z! Y% T- Y1 @8 l/ Q; f
甲A联赛揭幕战 四川全兴1-1辽宁队 + }. Q* J/ R' s5 U; P0 w
1994年4月17日,甲A联赛第一轮,四川全兴1-1辽宁队。' d1 f' ^/ {& c! `( b8 T
1994年4月17日,中国足球真正意义上开始了职业化的道路,甲A联赛的揭幕战在成都体育中心打响,由升班马四川全兴队迎战十冠王辽宁队。
" ]3 C  e5 M  Y6 o# t       这场赛前被认为一边倒的比赛却进行的一场精彩激烈,首次参加中国顶级联赛的四川全兴队在十冠王辽宁队面前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胆怯,细腻的技战术风格让人眼前一亮,队长魏群更是利用点球打进了甲A联赛的首粒进球,最终由少帅余东风率领的四川队顽强的与辽宁队战成1比1平。
5 ]- Q- i/ O) [- y$ G- M       也就是从这场比赛之后,球迷记住了魏群、马明宇等中国足坛新一代偶像的名字,成都体育中心的“黄色狂飚”更是在一夜之间刮到了大江南北,四川足球的大旗从此在中国足坛高高飘扬。+ K: ~; Y* o$ i. S1 n3 f, m
川青大战跌宕起伏 四川全兴3-2青岛海牛  @# S0 S. N/ ^5 R
1995年11月12日,甲A联赛第21轮,四川全兴3-2青岛海牛。
7 R3 l8 w9 }2 o4 y) c$ a6 N  甲A联赛1995赛季是四川全兴最难熬的一年,整个赛季全兴队都成绩平平,排名一度垫底。1995年11月12日,甲A联赛还剩最后两轮,四川全兴在主场迎来了青岛海牛队,这是一场双方为保级而争的生死战役。在积分榜上四川全兴队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在剩下的两场联赛中全胜才能完成艰难的保级任务,而对手青岛海牛则只需要一场平局即可顺利保级,著名的“成都保卫战”说法也从此由来。
* I9 _  Q& z2 N+ ]6 [       正因为这场比赛对川军而言,是场生死之战,破釜沉舟、没有退路,因此比赛开始阶段全兴队打得比较紧张,球员有些放不开手脚。上半场双方在沉闷的场面中0比0握手言和。下半场开始后,全兴队依旧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反倒是青岛队率先发力,一度以2比1领先四川,此事的全兴将士如梦初醒,在全场4万球迷的“雄起”声中奋起反击,最终姚夏的进球让四川全兴3-2成功逆转,成都体育中心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凭借这场关键比赛的胜利,四川全兴重新看到了在绝境中成功保级的希望。
& P5 B, `/ I5 O3 Q1 k9 r  c, _       “从大喜到大悲,从大悲到大喜,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骀荡起伏,扣人心弦”,这段精辟的概括完整的诠释了这场跌宕起伏的保级大战。
. P/ C# Y% J9 V, D* O* H成功保卫成都 四川全兴1-0八一队
" g- N6 h- f, B: E! A+ q. z4 a8 _  1995年11月19日,甲A联赛第22轮,四川全兴1-0八一队。
+ |! {1 l7 U# r0 `! d. U  尽管在第21轮艰难的以3比2战胜了青岛海牛,但四川全兴仍然需要在最后一轮主场与八一队的比赛中全取三分才能保证成功保级,俱乐部赛前喊出了著名的“保卫成都”口号,能容纳6万球迷的成都体育中心在比赛当天真正做到了座无虚席。
) ?$ ~  H, h8 g; ]       比赛的进程并不如想象的那样轻松,尽管八一队没有降级的压力,但是由于军旅球队的特殊身份,八一队球员对待比赛的态度还是非常认真。场面一直僵持了80多分钟,四川足球眼看将暂时告别甲A联赛的大舞台,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八一队门前,接队友的传中后高高跃起一记率头攻门攻破了国门江津的十指关,这位拯救四川足球的英雄就是高中锋翟飙。, ~8 l: E2 k  v7 t. n  {' g0 v
       6万四川球迷整齐的呐喊声瞬间响彻整个成都体育中心,在赛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久久不愿离去,与自己心中的英雄们共同庆祝这个历史性时刻,他们也亲眼见证了“黄色狂飚”抒写了四川足球历史上的一段新传奇。与此同时,另一个战场上的辽足和青岛的生死战输赢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两队双双降级,曾经在中国足坛不可一世的十冠王辽宁队第一次刻骨铭心的体味到职业足球的残酷性。
7 W1 |7 @5 `$ U; u, K
没有签名行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手机版|Archiver|国际米兰 ( 粤ICP备05005441号 )

GMT+8, 2024-6-5 21:36 , Processed in 0.05665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