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四、踩踏事件</B>
在空间有限,而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院、酒吧、狭窄的街道、楼梯等,遇有突发情况,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对此国内外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如麦加朝觐2004年2月踩踏事件造成500人死伤;2006年1月又死亡362人;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灯会的踩踏事件造成3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云集世界各国运动员、裁判员、媒体记者及观众,作为一名志愿者应该配合各部门维持好比赛场馆内外秩序,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发生。
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预防踩踏发生
▲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
▲要事前熟悉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
▲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志愿者有权利和义务组织安排在场人员有序疏散。
▲志愿者在指挥过程中,应尽量及时联系外援求助。
安全脱险
▲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
▲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
▲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B>五、化学恐怖伤害</B>
中国是联合国确定的开展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试点国之一。我国政府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十分重视,并有相应的部署。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出现,世界恐怖袭击事件逐年增多,因而我们也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化学事故特点
▲发生突然,救援困难
灾害性化学事故或化学恐怖事件的发生往往出乎意料,一旦发生,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引起爆炸、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致人死亡,给救援工作造成极大困难。
▲扩散迅速,受害广泛
化学恐怖事件发生后,有毒有害气体通过扩散污染空气、道路、水源和设施,在短短几分钟内可广泛扩散,在短时间可出现大批量有同样症状的伤病员。
▲污染环境,不易消除
化学恐怖事件发生后,由于化学毒性的作用可引起人体皮肤、组织糜烂,呼吸困难,惊厥、昏迷,并可以破坏生态环境,使生物死亡,树木枯萎,而且在短时间内不易清除。
化学恐怖伤害的防护
当发生化学恐怖事件时:
▲志愿者要立即指挥在场群众,有秩序地迅速向事故区上风方向疏散,同时拨打110电话。
▲爆炸性事故防护
①立即在短时间内利用就近地形、地物,采取正确的防护动作隐蔽。
②空旷地没有隐蔽物时,立即俯卧,脚朝向爆炸方向,脸朝下,双眼紧闭,双手交叉,额头枕在臂肘处,尽量不让皮肤裸露。
▲气体状事故防护
减少人体与毒物接触,戴上口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害物被吸入,在空气不流通处应防止缺氧和一氧化碳中毒。
▲液体状事故防护
皮肤、眼、鼻和口腔粘膜染毒时,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同时对受污染的衣物等进行清洗。
▲易燃品泄漏防护
常见的易燃品有汽油、原油、苯、酒精等,在其泄漏时或恐怖分子泼洒时,在现场应防止出现火花,以免引起火灾。
<B>六、中暑</B>
北京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是在8月份,此时的北京正是烈日炎炎或是湿热天,在比赛场馆,如果不做好防护极易发生中暑。
所谓中暑是在酷热环境下,人体无法散发体内过量的热而导致的体温上升。
中暑的表现
▲皮肤潮红、干燥、无汗
▲体温升高、可达摄氏40度以上
▲脉搏加快
▲神志不清甚至休克
中暑的现场救护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平躺,松解衣扣。
▲给患者饮用清凉饮料,如茶水、绿豆汤、淡盐开水等。症状严重者,切忌狂饮,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尽快进行物理降温,用凉水加少量酒精擦洗全身,头部可放置冰袋或冷水毛巾,也可用电风扇向其吹风以加速散热。
▲经过上述处理,如症状仍无改善时,志愿者应该迅速呼叫120或比赛场馆内的急救医生。
<B>七、皮肤晒伤后的救护</B>
方法一:冰敷
可用一些冰块,裹着薄毛巾敷于灼烧处降低局部皮肤的温度。
方法二:湿敷
用牛奶液(牛奶和水50∶1)或生理盐水(一茶匙盐溶于500ml水中)湿敷于患处,直至吸收变干就可以,水疱不必处理。
此外,在患处涂一点薄荷膏、清凉油等也可起到凉血清热的作用,暂时缓解灼烧感。
若是全身晒伤较为严重,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处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4 10:11: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