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女
- UID
- 55744
- 积分
- 237
- 记录
- 1
- 好友
- 69
- 日志
- 0
- 魅力
- 0 点
- 相册
- 0
- 阅读权限
- 60
- 最后登录
- 2013-12-30
  
- 帖子
- 7143
- 精华
- 1
- CNB
- 3530
- 注册时间
- 2005-8-28
|
地名来历:绵阳
! ?2 T5 W' e$ G# |6 c' h5 |3 `
; h) a O1 t0 v, e# t1 D! s2 T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州郡治所和兵家必争之地,有“蜀道咽喉”、“剑门锁钥”之称。绵阳,古名“涪城”、“绵州”,从西晋怀帝时起,历来为郡、州治地。清代雍正五年(1727),升绵州为直隶州,领县增多,辖区扩大。1913年改绵州为绵阳县,取“绵山南面之城”意。
; ]$ E) J; ^: @! Z 地名来历:自贡1 ?7 g' B# ~. x. g# f7 E7 `+ r
% O8 B. Q; s# g4 n3 b 自贡市是自流井、贡井两地名的合称。据史籍记载,贡井本名公井或大公井,唐代在此设公井县。以后,公井县并人荣县。“公井”演化为“贡井”一说“公”、“贡”音近;一说大公井盐质洁白味佳,进贡朝廷,因此名“贡井”。) J9 D. \7 @6 z9 |7 y, z
6 o% [! F9 B5 K1 Y2 N7 Z0 c2 \) N2 c, c
自流井的名称,也起源于该地区古代盐井名。明朝富顺县人熊过在《南沙文集》中所提新开自流等井,是自流井名称的最早记载。史籍称“河岸有井,自流盐水,放曰自流。或曰有不见功之井,倏然涌出,非关人力,是以得名”。自流井一名,不仅作为一口盐井名,而且作为这一地区盐井群的称谓,并演化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称。9 k' N$ _! J7 D1 d0 A% R) c' B
' L, m* M/ i1 [7 F
自流井、贡井原分属富顺、荣县,但两地生产和经济上联系极为密切,逐渐融为一体,由于产盐多,税利厚,一直受到历代官府的重视。清雍正七年、八年分别在贡井、自流并设县丞。1911年11月,自贡地方临时议事会成立,要求设立独立的行政区域,拟命名为“新知县”,后未被批准。抗日战争爆发后,两湖、西北及西南七个省、区食盐要靠自贡盐场供应,为适应形势需要,1937年建立自贡特种警察局。1938年6月1日建立自贡市政筹备处。1939年9月1日,经批准正式宣布自贡市为省辖市。
8 g5 ]- o$ @; f- q, F1 t( ?) k0 t
|
|